杨循吉

- 姓名:杨循吉
- 别名:字君谦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456
- 逝世日期:1544
- 民族族群:
杨循吉(1456—1544)明文学家、藏书家。字君谦,一作君卿,号雁村居士。又号南峰,世称南峰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好读书,每有心得,手舞足蹈,不能自禁。弱冠即登成化甲辰进士科,授礼部主事,旋即致仕。杨循吉少年时即名扬吴中,曾与祝允明以文才并称“杨祝”。后因病辞官,结庐于支硎山下,以读书著述为事。武宗驻跸南京,召他作《打虎曲》,又作乐府,小令等,不授官而祝他为俳优,他以此为耻辱,不久辞归。嘉靖中,曾献《九庙颂》和《华阳求嗣斋仪》,晚岁寂寞冷落,更洁身自好。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十九岁。
文学上对于诗的创作,在《朱应辰诗序》文中王张:“予观诗不以格律体裁为论,惟求直吐胸怀,实叙景象,妇人小子皆晓所谓者,然后定为好诗。其他饾饤攒簇,拘拘拾古人涕唾者。亦木偶之假线索以举动者,吾无取焉。大抵景物不穷,人事随变,位置迁易,在在成状,古人岂能道尽不复可置语?清篇新句,目中竞列,特患吟哦不到耳!”他的这种主张始终指导着他的创作实践,所作诗歌多取材于身边琐事,描写自己生活中的感受,自然朴素,直抒胸臆;但题材狭窄,很少触及社会现实。散文注意篇章结构的安排和语言文字的简洁。
他又极喜藏书,家境富裕,以巨资购书。晚年虽赤贫,所藏书竟达10余万卷。1488年(弘治元年)建“雁荡村舍”,藏书楼名为“卧读斋”,自称藏书“小者虽未备,大者亦略全”,终日在楼中读经史。其诗“沈疾已在躬,嗜书犹不废。每闻有奇籍,多方必罗致。手录兼贸人,恒辍衣食费”正是他一生藏书的生动写照。他还是提倡抄书者之一。闻某人家有异本,必购求缮写。
其著作颇丰,诗文自定为《松筹堂集》十二卷。会粹诸类书,曰《奚囊手镜》,最为赅博。还著有《吴中往哲记》、《吴中故语》、《蓬窗吴记》、《吴邑志》、《金山志》、《松筹记》、《倚玉集》、《蓬窗别录》”、“《南峰乐府》一卷、《都下赠僧诗》一卷、《菊花百咏》一卷、《斋中拙吟》一卷、《灯窗末艺》一卷、《攒眉集》一卷”,所纂辽金二史,镌板已成,《宋纪》未竟。尤重方志纂修,除《吴邑志》之外,还编纂《长洲志》、《苏州府志纂修识略》,并为山东纂修《宁海州志》、《章丘县志》。
猜你喜欢的书
可庵遗稿
诗文集,朝鲜金龟柱撰,三十七卷加续集四卷。金龟柱,朝鲜王朝后期外戚、大臣。字汝范,号可庵、聋哑子,本贯庆州,朝鲜英祖继妃贞纯王后之兄。在英祖后期官至工曹参判。曾攻击过思悼世子李愃,并作为南党领袖与洪凤汉为首的北党对立,后因上疏请诛洪凤汉而被罢官。
炙膏肓腧穴法
又名《膏肓灸法》。针灸著作。宋庄绰编。不分卷。绰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建炎中官朝奉郎、前江南道都总管同干公事。兼通医学,尤善针灸。撰有《脉语要略》等。又考证医经异同,参酌诸家学说,于建炎元年(1128)辑成此书。首载孙真人《千金方》、王惟一《明堂铜人灸经》中有关膏肓腧穴的论述,次论量同身寸法、正坐伸臂法、揣顦骨定穴高下法、定穴相去远近法、至灸讫补养法等,共十篇。约四千余言。专论膏肓腧穴的部位、主治、定穴、取穴,及石用之、叶潘、潘琪、僧仲闻等不同流派的取穴法,附以图示。论述多参考《千金方》,简明扼要,是现存较早的介绍膏盲腧穴专著。元至大四年(1311) 窦桂芳收入 《针灸四书》。有一九八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温热逢源
温病类著作。清柳宝诒撰。三卷。宝诒字孙,号冠群,江苏江阴人。为人和厚好学,能文工书,尤长于医,擅治温热。苏、常一带,妇孺皆知。柳氏学验俱富,编撰有《柳选四家医案》、《惜余医话》、《素问说意》等书。因谓温病诊治之难,乃远绍经旨、典籍,旁摭前贤所论,参以己见,撰成此书。上卷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 中关于伏气化温之条文,博引各家精论,结合个人见解,详为注释。中卷选录吴又可《瘟疫论》、周禹载《温热暑疫全书》、蒋问斋《伏邪篇》、张石顽 《伤寒绪论》 中有关温热之条文,逐条评点,商榷辨正。下卷为作者对温热病理论的阐发,重点讨论伏气温病,其间附以验案以证其说。全书以伏气温病为中心,对其因、机、证、治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力倡邪伏少阴,独具只眼。论理精辟,辨证明晰,发展了伏气温病理论,是温病学重要文献。评论前人,时有武断之嫌,将吴又可所论之瘟疫亦视为伏气温病,是瑜中之瑕。此书原系未刊稿,后收编于《三三医书》 中,一九二四年刊行。另有一九五九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五卷。章冲撰。章冲,字茂深,湖州吴兴 (今属浙江省)人,祖籍建州浦城 (今属福建省)。章祐曾孙,叶梦得之婿。官朝散大夫,孝宗淳熙 (1174—1189年) 中尝知台州。叶梦得精于《春秋》之学,章冲亦究心于《左传》,以《左传》“事不传义,每载一事,或先经以发其端,或后经以终其旨。有越二三君数十年而后备近者,亦或十数年有一人而数事相关,有一事而先后若异。臣君之名字有数语之间而称谓不同,间见错出,常病其不属。”(书序)为使其“大小之事”,“一览尽见”,遂“捃摭惟迁,各从其类”,抄录《左传》而成《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全书大体依《左传》每年之中所记史事分类标题,并用 《左传》十二公纪年为序。年下共系三百五十七目,有一年之下一目者,亦有一年之中多至七目者。其中,也有少数年份的史事未录。总的来说,《左传》原文叙事较详,则此书即立有类目,犹如提要。其书“掇其英精,会其离析,各备其事之本末”,以及立目细碎,都表现出与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的异趣。该书刊于孝宗淳熙乙巳(1185),晚袁枢十年,显示着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始跃居史坛的趋势。传本有《四库全书》本、《通志堂解经》本,后者多附录一卷。
敏树禅师语录
十卷,清如相说,道崇编,道领录,孙顺序,陈新甲序,有行实。南岳下第三十五世,嗣破山明。依驹本印。卷首收序;卷一收住四川垫江县百丈禅院语录;卷二收住湖广施州卫万寿禅寺语录;卷三收住四川彭水县太平禅寺语录、住贵州石阝+千府三昧禅院语录;卷四收住四川遵义府海龙山古龙禅院语录、复住万县慈云禅院语录、住贵州大兴禅寺语录;卷五收小参、普说、茶话;卷六收开示、机缘、法语、付偈(原目为联芳);卷七收颂古;卷八收示偈、杂著;卷九收杂著、赞、疏;卷十收书问、行实。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
无能胜幡王如来庄严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于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佛在忉利天宫,帝释与修罗战败,请问于佛:佛为说咒,书此陀罗尼置旌旗上,一切怨敌,无能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