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霖

随霖
  • 姓名:随霖
  • 别名:字万宁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随霖,清医家。字万宁。原籍山东,后定居南京。三世业医。得祖传,尤精脉诊,善识温病。其时有“羊毛瘟”流行,以此证乃伏气瘟病,不多见,易误诊误治,故撰《羊毛瘟证论》(1795年)。治疗则宗《医宗金鉴》外科之羊毛疔治法,于温病学说有所发明。

随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蠛蠓集

蠛蠓集

五卷。明卢楠撰。卢楠,字少楩,一字次楩,又字子木,浚县(今属河南省)人。以赀为国学生,博闻强识,恃才傲物,忤县令,被诬论死,幸谢榛为之鸣冤,始得平反。著有《蠛蠓集》,又有传奇《想当然》一本。是集为卢楠所自编,以后虽多次翻刻,但编次内容基本上未变,凡五卷。其中杂文二卷,赋一卷,诗二卷。初由冯清、梁相于嘉靖二十二年 (1543年)刊刻。前有作者自序。万历三年 (1575年) 窦宝泉翻刻之,前面增有万历二年 (1574年) 张佳胤序、万历三年 (1575年)穆文熙序等。万历三十年 (1602年)张自忠又重刻此集,并增有张自忠序。据自序称“蠛蠓者,醯鸡也,取其洁于自奉,介以自守。且又系狱事,类蠛蠓之厄燕吭罹蛛网,振其音而暗暗者,故以名集。”今观是集,其诗才气横放,词情回荡,并无拘挛局促之态,即使是近体诗,亦写得自然、圆润,陈子龙《明诗选》称其诗“排荡自春,有越石清刚之气”。其亦能文,但成就不如其诗。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滹南遗老集

滹南遗老集

一作《滹南集》。文集。金王若虚撰。四十五卷。若虚字从之,号慵夫,藁城(今属河北)人。承安进士,历官左司谏、延州刺史,入为翰林直学士。金亡,微服归里,不复为官,自称滹南遗老。著有《慵夫集》等。死后六年(1248)由藁城令董彦明编辑此集,含《五经》辨惑二卷,《论语》辨惑五卷,《孟子》辨惑一卷,《史记》辨惑十一卷,诸史辨惑二卷,《新唐书》辨三卷,君事实辨二卷,臣事实辨三卷,议论辨惑一卷,著述辨惑一卷,杂辨一卷,谬误杂辨一卷,文辨四卷,诗话三卷,杂文五卷。凡所读书都有自己见解,发现问题一一予以辨证,五经四书、史籍文论均有辨惑与质疑。其中文辨宗苏轼而于韩愈等人间有指谪,诗话尊杜甫而贬黄庭坚诸家。观点虽不无偏颇,但金元间文学巨子当以若虚学识居首。文辨多讲修辞、写作方法等,颇切实用。论文崇尚真实、自然,强调文章风格及其体式,有的见解十分有益。对前人批评有的放矢,不虚美,不苛责,不避圣人、尊者,堪为后人师法。有《四部丛刊》、《畿辅丛书》、《九金人集》本。

十四朝文学要略

十四朝文学要略

研究著作。刘永济著。二卷。为作者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所作讲义。自上古编至隋代而止,故名。卷首“叙论”,通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旨趣。卷一“上古至秦”分论“古代茫昧难征”、“孔子删述之影响”、“诗经为后世感化文学之祖”、“春秋时诗学之盛”、“纵横家为诗教之流变”、“论著文之肇兴”、“诸子文学之影响”、“战代文学风气有三大宗主”、“楚辞为赋家之祖”、“嬴秦统一与文学”。卷二“汉至隋”分论“辞赋蔚蒸之因缘”、“两京赋体之流别及其作家之比较”、“赋家之旁衍”、“汉乐府三家之消长”、“两京当诗体穷变之会”、“史体之大成及马班之同异”、“篇体变古之殊尚”、“魏晋之际著文之盛况”、“六朝诗学之流变”、“南北风谣特盛及乐声流徙之影响”。书后附《〈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清乐曲目表》、《文体孳乳分合简表》。征引繁富,阐论精到。四十年代初曾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根据作者校订增补本校勘出版。

明道杂志

明道杂志

笔记。或作《张太史明道杂志》1卷。宋张耒著。书中多记著者当时见闻及朝野文人轶事,涉及苏轼、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晁补之、沈括、刘贡父等文学家多人。又多谈论诗文,或评论唐人及时人诗歌短长,或研讨诗歌技巧,并录有不少时人诗作。又作者曾多次至黄州,故书中记黄州之风物民俗者亦不少。此书《宋史·艺文志》不载,书前亦无序言,唯书末有黄州守陈升庆元庚申(1200)识语,称“其间记黄事尤详,因刻板道院”,则此书宋时已有刻本。《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著录明嘉靖覆宋本。今传有一卷及正续二卷本两种,然内容无异。前者有《续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唐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后者有《学海类编》本。

杜诗详注

杜诗详注

唐诗别集。原书24卷,通行本25卷。杜甫撰;清人仇兆鳌注。又名《杜少陵集详注》。仇兆鳌字沧柱,晚号知几子,淅江鄞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自宋至清,注杜诗者号称千家,此书是作者在汇集各家的基础上,几经修改增补,前后用了20多年时间。作者在序中说:“臣于是集,矻矻穷年,先挈领提纲以疏其脉络,复广搜博征,以讨其典故,汰旧注之楦酿丛脞,辩新说之穿凿支离。夫亦据孔孟之论诗者以解杜,而非敢凭臆见为揣测也。”因此它的注释体例是,先于每首诗各分段解释文义,而后征引典故,注释非常详尽。书前有自序和新、旧《唐书》杜甫传,年谱,凡例。书后又附录逸诗、文,历代铭、序、记,诸家咏杜、论杜等,收集资料颇为丰富。此书堪称历代注杜诗的总结,为研究杜诗者提供了不少方便。其缺点则是注解失之烦琐冗沓,加之观点陈腐,因而有时解诗穿凿附会,迂腐无聊;所引典故,摭拾类书,未加检寻,不乏错舛。“然援据繁富,而无千家注杜伪撰故实之陋习,核其大局,可资考证者为多。”(《四库全书总目》)所以《四库全书》于众多清人注杜中只选此书收录。由于仇氏曾将此书进呈康熙皇帝,因此现存有恭楷缮写进呈本。刻本有康熙武林三余堂刻本和芸生堂刻本。1921年扫叶山房出翻印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排印本,收入《国学基本丛书简编》和《万有文库》。1955年上海古籍刊行社据《万有文库》本纸型重印。1979年中华书局对原书作了重大整理校正,标点排印。书后附校勘记及篇目索引。

传习录译解

传习录译解

明王守仁的讲学语录、信札集,由门人徐 爱、钱德洪等辑成。上、中、下三卷。上、下卷为与门人论 学问答的语录。中卷为书札,有《答顾东桥书》、《答罗整 庵少宰书》等。全书以问答形式,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