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绵淮

- 姓名:田绵淮
- 别名:字伯沺,号汉远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商丘
- 出生日期:1810年
- 逝世日期:1878年
- 民族族群:
田绵淮(1810年-1878年),字伯沺,号汉远,别号寒劲子,清代归德府商丘县谷熟镇柳河集(今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铁东站管委会陈集村)人,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卒于光绪四年(1878年),享年68岁,系归德田氏十七世祖,清末医学家。他出身于耕读之家,虽然家庭生活贫苦,但是勤奋求学、焚膏继晷,深入研习《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中医经典,体悟医道,终得医学奥旨。他经过不懈地潜心苦学、研习,硬是凭借“妙手”治愈了自己的顽疾,很快便声名远播,成为一位自学成才的医家。从此,“问症者接踵于门,延医者连车于道”。田绵淮晚年精著《援生四书》四卷,在咸丰三年(1853年),“在病中手集成书”,完成初稿;后于1854年至1873年,经过精心修订,最终完成全书,并经“宗愚弟”田裕堂校对刊印。援生四书,内容丰富,劝导善行,强化健身《援生四书》包括《延命金丹》《护身宝镜》《本草省常》《医方拾锦》,共四卷。
田绵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特利斯当与伊瑟
作者是[法] 贝迪耶,译者是罗新璋。《特利斯当与伊瑟》是法国中世纪骑士文学中一部不朽的杰作。作品讲述了一个生相爱、死相随的动人故事。特利斯当是中世纪的传奇人物,为国王去异域求金发公主为后,返航途中,与金发伊瑟一起误饮了药酒,便突发一种奔腾放肆、势不可御的激情。作品以骑士的冒险经历开头,主要表现特利斯当对王后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和不避风险的追求。骑士这种“风雅之爱”,开创了对女性的诗意的崇拜。文章家施康强称:翻译这本书,相应要求译者使用一种现代汉语有别的白话,造成时间上的距离感;译者的这一努力是成功的。
中国庭园记
叶广度著《中国庭园记》,始于1929年自日本考察归来,刊布于1932年底。作为一部首次系统介绍中国庭园美学的小书,他并未按中国庭园演进的轨迹论述,也并非立意为世人提供营造现代庭园的图文范本,缘起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的重心在于梳理王侯、士绅的庭院、别墅对“国民”的意义。在更为宏阔的境地,试图为中国的庭园美学得出其简约规范,亦即可广为人知的通俗建筑学的意匠标准。写有“孤亭天地大,陇上一声钟”妙句的叶先生,写下的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庭园美学的小书,虽是学术之作,读来却古意森森,满纸烟霞。他最简约地概括出中国庭院美学的十字规范:清淡、优雅、静秀、冷逸、超洁,真是精当之至。但八十年来其人其书却少有人知,惜哉!
石头记索隐
古典小说《红楼梦》研究专著。蔡元培著。原载《小说月报》1916年1至6月7卷1—6期。商务印书馆1917年9月出版铅印本。1922年第6版时,增自序《对于胡适之红楼梦考证之商榷》一文。至1930年已经印行第10版。是当时流行的影响较大的旧红学索隐派的代表作。作者明确地把《红楼梦》称为“政治小说”。他之所以要搞《红楼梦》的“索隐”,目的是为了宣传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想,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六书缘起
印学论著,一卷,清孙光祖著。孙光祖, 字翼龙, 江苏昆山人。幼孤力学, 工书善写生, 尤长篆刻, 所作为时所重。著有 《六书缘起》、《古今印制》、《篆印发微》。是编论述古代书体之演变,间论印章文字,多所微言。全篇计二十三则,约成书于清雍正初期,道光二十年(一八四○)收入顾湘辑《篆学琐著》。
西南联大国史课
本书主题为“国史课”。中国通史为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必修课。本书以时间为轴,由远及近,收录张荫麟、陈寅恪、吴晗、雷海宗四位教授的代表著作,以多个维度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如汉代的经济政策、唐代的政治制度、明教与明朝的关系,等等,全面展现各位先生博采众长的学术成果,以及西南联大兼容并包的氛围。
楞严经选译
本书经文原文选自金陵刻经处清同治八年(公元一八六九年)刊本,并进行了标点。本书的白话译文,遵从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忠实于原文,尽可能体现经文原旨;一是尽力做到口语化,让一般读者能看懂、理解。但做到这两点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佛教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理论体系,有它许多特定的概念和表述方法,如果完全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会失去佛教理论的特色,如佛教的一些重要概念,“色”、“法”、“五阴”、“涅槃”等,是不能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