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晏殊
  • 姓名:晏殊
  • 别名:字同叔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991年
  • 逝世日期:1055年2月27日
  • 民族族群: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宋代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7岁知为文章,乡里号为神童。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次年迁太常寺奉礼郎。历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著作佐郎、昇王府记宝参军、左正言,直史馆。累迁至太子左庶子兼判太常寺。宋真宗卒,晏殊建言太后垂帘听政,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转刑部侍郎。天圣五年(1027)因论事忤太后旨,出为南京留守。次年召为御史中丞,累迁至参知政事、尚书左丞。明道二年(1033)太后卒,以礼部尚书知亳州,徙陈州。庆历三年(1043)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次年九月出知颍州,徙陈、许2州及河南府,累封至临淄公。一生重视识别和汲引人才。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卒,谥元献。


晏殊为北宋前期重要词家。其词多写士大夫宴游嘉会的欢乐、良时易逝的闲愁和男女相思离别之情。[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清平乐](金风细细)等为其代表作。艺术上受南唐李煜、冯延已影响较多,而又有自己的特色。风格雍容闲雅、圆融平静,伤感之中透出深沉的思致和旷达的襟怀。写男女恋情,每以温婉含蓄之语出之,有别于柳永的纤佻。工于造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玉楼春〕)等,均备极妙丽。王灼称其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碧鸡漫志》)但某些祝颂词及无病呻吟之作,也历来为人所诟病。其诗超过万首,今仅存100多首。风格接近西昆派,但“抒情寓物,词多旷达”(《郡斋读书志》卷4)。名句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自谓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气象”(吴处厚《青箱杂记》)。著述甚富,今存《类要》76卷,《珠玉词》3卷、清人辑《晏元献遗文》1卷。夏承焘编有《二晏年谱》(《唐宋词人年谱》本)。

猜你喜欢的书

安南志略

安南志略

元黎崱(字景高,号东山、静乐)撰。20卷。主要记述古代交州地区的社会、政治、民族、地理、物产、风俗、文化和越南丁、黎、李、陈4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及与中国宋朝、元朝的往来,辑录有西汉至元朝至元年间历代中国封建王朝给南越王赵陀和丁、黎、李、陈四朝的诏书,处理有关交州问题的奏章和唐派驻交州的刺史、太守、都护的政绩等。该书体例仿中国方志,所记史实,与《元史·安南列传》多有异同,叙述详赡,为研究古代越南的历史、地理和中越关系史的重要参考书。崱为安南爱州(今越南清化)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战败归附元朝,居中国50余年,晚年搜集、整理历代古籍和民间有关越南的文献、材料以及自己见闻,于元统元年(1333)撰成是书。今卷首“地理图”已佚,卷二十“名公题詠安南志”亦仅有标题,实存19卷。该书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介绍。

太上灵宝天尊说延寿妙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延寿妙经

灵宝延寿天尊劝人诵经斋醮,以请注算、记名、落死、上生等神王保护安宁。

春风回梦记

春风回梦记

小说描写旧家少爷陆惊寰与卖唱女如莲之间的爱情悲剧。如莲为能与陆惊寰结婚,决定先下海到妓院为母亲赚取养老费,再同惊寰结婚。惊寰为尊父命迎娶一位传统女性,但他心里真正爱着的人是如莲。新婚之夜,惊寰来到妓院与如莲幽会,被惊寰表哥若愚发现。为了让惊寰放弃如莲,若愚弄出几条计策让如莲远离惊寰,但若愚却不晓得,他所伤害的如莲,却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如莲决定成全惊寰,决定远离他。后来,惊寰得知如莲的一片苦心,决定迎娶她做妻子,但为时已晚,如莲竟因思念惊寰而死。不久,惊寰的妻子也因病故去。伤心欲绝的惊寰只得给如莲和自己的妻子合出了一场大殡……

滦京杂咏

滦京杂咏

元诗别集。杨允孚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为1卷本。较常见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为2卷。两种版本仅卷数不同,内容完全一致,即收入108首七言绝句。所谓的滦京,指元代上都,因有滦河流经,故名。本集咏赴上都的路途见闻、元朝皇室在上都的避暑行幸之典以及诗人的有关回忆。部分诗下有小注,应为作者所加。卷首无序。卷末有罗大已写于明初的后跋,罗璟写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的题记。顾嗣立辑《元诗选》,曾将其中100首编入初集。杨允孚以布衣之士自江南来到京师,曾任元顺帝宫中尚食供奉之官,集中所收,都是有亲身体会之作,系在明初时回忆往事写以消愁。集中较多新警之句,如“故乡不是无秋雨,听过匡庐始怆神”,“不比江南花事早,家家儿女解伤春”,被鲍廷博称为“尤极风韵”。而且诗及小注涉及的史实,多有可补史书未载之处。本集体裁源于王建《宫词》;借诗句表现故宫黍离之感,则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用意相同。作者杨允孚,字和吉,吉水(今属江西)人。本集又名《滦京百咏》。

玉堂嘉话

玉堂嘉话

八卷,元王恽撰。此书记他34年中两入翰林所见所闻的有关词馆制度的故事,凡文章得失、典制沿革、掌故遗文等,皆加以汇录。书中记载当时制诰特别详细,可以考见元朝制度。如船落致祭文、太常新乐祭文之类,都不见其他书记载。又如,记唐张九龄、李林甫告身之式;记平宋所得法书古画名目;宋聘后六礼;金科举之法;以及论宣谕制诰之别;据柳公权跋,知唐时已有《广韵》;辨米芾之称南宫,以赠官太常;记秦桧家庙之制;摘颜真卿书《出师表》之伪;谓《金史·天文志》出于太史张中顺;与张德辉述塞北之程、刘郁述西域之事等,皆足以资考证。论宋、辽、金三史当各自成书,辽金不当为载纪,尤为平允。该书对于研究古代文馆制度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原收入王恽所著《秋涧先生大全文集》中,又有《墨海金壶》、《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清人王仁俊又辑《佚文》一卷,收入《经籍佚文》中。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宋从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