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汉

汤汉
  • 姓名:汤汉
  • 别名:字伯纪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东北)人
  • 出生日期:1202
  • 逝世日期:1272
  • 民族族群:

汤汉(1202—1272),字伯纪,号东涧,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东北)人。与兄干、巾、中皆知名当时。以江东提刑赵汝腾荐,充象山书院堂长。淳祐四年进士,授上饶县主簿,改信州教授兼象山书院山长。十二年,差充史馆校勘,改国史实录院校勘。宝祐二年,授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校书郎,升秘书郎。出为福建提举,召为礼部郎官兼太子侍读。景定初,为福建运判,改知宁国府,迁提举江西常平兼知吉州。移江东运判、知隆兴府。召为尚左郎官兼太子侍读,兼玉牒所检讨官。四年,迁太府少卿兼太子谕德,改秘书少监,擢太常少卿。五年,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改知隆兴府。度宗即位,迁起居郎兼侍读,兼权中书舍人,权兵部侍郎。出知宁国府,召为刑部侍郎兼侍读,咸淳四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改知太平州,权工部尚书兼侍读。五年,提举玉隆万寿宫兼象山书院山长。七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八年卒,年七十一,谥文清。汤汉在当时有盛名,赵汝腾称其负奇材游诸公间,柴望敬其行,真德秀取其学,赵汝谈奇其文(《题妙绝古今》)。刘克庄称“竹溪(林希逸)、东涧二贤,余挚友也,翰墨精妙,觉我形秽”(《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跋颜权县福清诗卷》)。有文集六十卷,已佚。今存所编《妙绝古今》四卷,有《四库全书》本。选录文章七十九首,以为当时忍耻事雔,容奸乱政之鉴戒,“去取之间,篇篇具有深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又有《陶靖节先生诗注》四卷,今存宋刻本。《全宋诗》卷三二七一录其诗十首。文收入《全宋文》卷七九二四。事迹见《宋史》卷四三八本传,参《宋史·度宗纪》、《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汤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黑色帷帘

黑色帷帘

黑色悬念小说代表作。故事源于脑后重重的一击,男主人公回到家里仿佛已隔绝数个世纪。他依稀觉得自己曾被人陷害成为一起谋杀案的疑犯。伴随洗净嫌疑的点点回忆,过去的生活片段像梦魇一样在脑里出现。他极度害怕自己就是真正的凶手,由此陷入十分绝望的境地。但随着记忆的寻回,故事的真相也一点点水落石出。

半途之屋

半途之屋

一个雨后的周末夜晚,来自费城的年轻律师吉尔·安吉尔驱车前往特伦顿郊区一处人迹罕至的破旧木屋与妹夫见面,却在屋内发现了倒卧在血泊中、身受重伤的妹夫,他临终前说出凶手是个戴着面纱的女人。侦探作家埃勒里·奎因受托调查凶案,竟然发现死者是个拥有双重身份的重婚者,他一方面是纽约富豪的独生女洁西卡的丈夫,过着奢华的生活;另一个身份是个四处兜售廉价首饰的推销商,与年轻貌美的妻子露西住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子里。警方调查结果,发现死者投保了一百万美金的巨额人寿险,而且在遇害前不久才将受益人由洁西卡变更为露西,接着又发现露西的车子在命案当晚撞坏在离现场不远的地方,车上还有一条黑色面纱。一切证据都指向凶手就是露西,露西因此被捕待审,吉尔与艾勒里都认为凶手另有其人。

得心集医案

得心集医案

医案。清谢星焕撰。六卷。星焕有《谢映庐医案》 已著录。本书系谢氏遗著,经其次子谢杏园搜集整理,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分伤寒、中风、头痛、虚寒、内伤、痿证、痫厥、便秘、癃闭、吐泻、风火、痰饮、疟症、肿胀、冲逆、诸痛、淋浊、杂症、产后、痉厥、霍乱等二十一门,每门附列杏园治验效方数则。各案皆先立标题,次述证治,后列方药,纲目清楚,条理分明,辨证准确,文雅辞畅,颇为后人赞赏。有清咸丰十一年 (1861) 浒湾延寿堂刻本,一九三六年《珍本医书集成》本。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

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

一卷。作者署名“七弦河上钓叟”,真实姓名不详。是书卷尾有作者自叙。记事起自道光十三年(1833年),与英国议和,许兵费银两千一百万元,定和约五年而一易始,至咸丰九年 (1859年),叶名琛在孟喀喇大里恩寺地方花园楼上病死止。重点记述咸丰七年(1657年)英军入侵广州城始末。是书取材以华廷杰《触藩始末》为主,辅以永嘉张志瑛记述,及自己在广州期间,亲身经历之事,加以增删改易,“诸说同者,可信也;此或诋之,彼有恕词也,亦可信也。其他猥鄙、诽讪、怨愤之语尽删之”。此书对叶名琛颇多微辞,认为他“心仇夷而无术以制夷,以为夷无如我何”,终至“辱身以辱国,且至荡摇边疆,而无能善其后”。对事实的叙述,尚称公允。有“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 本行世。

长阿含大本经讲话与游行经直译

长阿含大本经讲话与游行经直译

『阿含经」在佛教的藏经里,应该是一部最为有价值的经典。学佛的目的,在于学佛的为人,而『阿含经』即为和佛陀有着直接关系的典籍。佛陀降世,度化众生的一切事迹,均在『阿含经』里面,是一切经典的母胎、根干!

寄禅和尚行述

寄禅和尚行述

师讳敬安,字寄禅,本湖南湘潭黄氏子,父曰宣杏,母胡太君,奉观音大士甚虔,梦兰而生师,时前清咸丰元年十二月三日也。方髫龄时,即屏弃腥味,随母拜月,喜闻人谈仙佛事。七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师方就塾师受《论语》,未卒业,家贫,与弟子成俱废读,为田家牧牛;然常携书自课。同治七年春,驱牛出郊,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而大哭,遂投湘阴法华寺,从东林师祝发,时师年十八。未几,徙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