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辻哲郎

- 姓名:和辻哲郎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兵库县神崎郡
- 出生日期:1889年3月1日
- 逝世日期:1960年12月26日
- 民族族群:
和辻哲郎(わつじ てつろう、1889年3月1日-1960年12月26日)日本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伦理学家、文化史学家。力图把东方道德精神同西方伦理思想结合起来的现代日本思想家的杰出代表。生于兵库县神崎郡一个农村医生的家庭。191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1920~1949年先后任东洋大学、京都帝国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的教授。他曾经是日本学士院院士、日本伦理学会会长。1955年荣获日本文化勋章。在他诞辰百年的时候,姬路市举办了和辻哲郎文化奖,他的从弟和辻村树是京都市长,女儿京子嫁给了社会学者尾高邦雄。后转而研究日本古代文化的精神和日本佛教,著有论述日本文化各个不同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他又扩大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而探讨早期的印度佛教及其后来的发展情况。但是,他的主要著作是属伦理学范畴的。和辻的伦理学说被称为“和辻伦理学”,它得到天皇专制主义者的赞扬,同时受到进步学者的批判。和辻的主要著作还有:《日本精神史研究》(1926)、《作为人学的伦理学》(1934)、《风土(人学的考察)》(1935)、《伦理学》(3卷,1937~1949)、《日本伦理思想史》(2卷,1952)等。
和辻哲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台海使槎录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信、气候、水程、海船、城堡、武备、商贩、进贡等二十二目。卷五至七为番俗六考,卷八为番俗杂记。作者采集旧书结合亲身见闻以成此书,对台湾海岛之山川、风土、民俗、物产、气候、攻守险隘、海道情形以及各民族情况。
帛书相马经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相马经》,从它的文体类似赋,以及文中提到的南山、汉水、江水这些情况来考察,大约是战国晚期楚国人的著作。全书有三篇,(其中第三篇即是第一篇的解释),没有书名与篇目,共计为5200字。主要写的是对马的目、睫、眉、骨等部位的相法,当是出于抄录者的爱好,只抄录了这部书的相骨部分。例如第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勿相其余。”又例如第三篇解释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周草与其耳,与其;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耆(鳍)与鬐(脊)。”这说明了作者的相马,不仅注意眼睛,而且还注意到头、肩、耳、盹、膺、鬐、脊等等部位。这部书,将良马分成一般良马,国马(或称“国保”即“国宝”)和天下马(或称“天下保”,即“天下宝”)三等。这与《庄子·天下篇》所说的相马有“四马”和“天下之马”之别,是一致的。第一篇还讲到“伯乐所相君子之马”,说明作者所论述的是以伯乐的相马理论为基础的。还说“吾请言其解”,说明作者的意图,是要进一步阐述伯乐的相马法。第二篇在详细叙述马目的相法之后,根据相马法中的一些话,引出了十五个连贯的答问。例如说:“法曰:眼大盈大走、小盈小走,大盈而不走何也?”又例如说:“能为变者良也,能变而不良者何也?”这又说明作者针对原来相马法上的结论,而提出的疑问,以便作进一步的解释。作者在十五个相连贯的答问中,从马的盈满程度、眼的光泽、眼的活动能力、睫毛和眼外肌的功能等等,说明与马是否善走的关系;还把马的驱体和目力能否适应环境变化,归因于“起居”(生活条件)是否相宜和“通利”(消化代谢)是否正常。这部著作中,有许多术语不容易理解,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仅就上述我们已经理解的部分,便可以看出到了战国时代的相马术已相当的细密了。
古今医案按选
医案。清俞震辑,王士雄选。四卷。震有《古今医案按》已著录。士雄有《温热经纬》已著录。士雄认为“俞氏所辑,虽不如续案之网罗繁富,而所附近案暨按语颇可补魏氏之未逮”,遂选其优善者,分类编辑,成书于咸丰三年(1853)。载案按病证分为八十六门,多为内科杂病验案。每案依原貌录出,仍附俞氏按语,后附王氏评按。王按以简捷语言阐明案中辨证之理,或评论方药,指出其精华与不足。咸丰五年,杨照藜又加评语,逐案评析,周详细致。足资临证参考。有光绪三十年(1904)刊本,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青霞医案
医案。清沈登阶撰。一卷。登阶字青霞,号青芝,濑江 (在今广西) 人。年届八旬时,将平生诊治疑难证治验案编辑成帙,成于光绪十八年 (1892)。约万余言。载秋燥伤阴、温毒内陷、温病、惊风、膈证、乳癖、疳积、产后病、梅核气、中风、痹痛等各科证治。所载各案均详叙其连续复诊的历次方案,间附按语。温病一案,从驱热到救阴诊治三十九次,演变复杂,方药屡易。论治多宗张仲景、喻嘉言。有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 《珍本医书集成》 本。
摄生要录
养生学著作。1卷。明·沈仕著。约刊于1481年。本书为综合性的养生著作。共分喜乐、视听、疑恐、谈笑、津唾、起居、行立、坐卧、洗沐、栉发、大小腑、衣、食、四时、旦暮等21题。每题皆摘录《淮南子》、《内经》、《养生书》等原文及彭祖等人原句。所录文献现已大部亡佚,本书在保存古代文献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现存《说郛养书六种》本。
西方合论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谛门、称性门、往生门、见网门、修持门、释异门。又智旭尝评点此书,收之于净土十要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