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瑴

- 姓名:孙瑴
- 别名:字子双,又称双甫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湖南华容人
- 出生日期:1585年
- 逝世日期:1643年
- 民族族群:
孙瑴(1585年—1643年),字子双,又称双甫,自号贲居士。湖南华容人。父孙羽侯,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刑科给事中;兄孙榖,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副都御史,巡抚辽东;父子兄弟,并有文名。孙瑴终身为学著述,著有《古微书》四种(一删微、二阙微、三焚微、四线微)、《贲园诗文稿》、《洛书纬》、《河图纬》、《孝经纬》、《论语纬》、《诗纬》、《乐纬》、《礼纬》、《易纬》《春秋纬》、《尚书纬》、《录运期谶》、《甄曜度谶》、《礼含文嘉》等大量著作(现存国家图书馆的就多达数十部、八百多种)。
孙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羽庭集
元代诗文别集。6卷。刘仁本撰。刘仁本诗文集久已散佚,仅《永乐大典》各卷收入了刘仁本《亦玄集》、《羽庭诗集》之中的作品。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重辑出刘仁本诗文若干篇,编为6卷,统名为《羽庭诗集》。卷首有宋无逸序,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刘仁本自序。刘仁本自序应为《亦玄集》而作。另外,贡师泰、朱右等人都为《羽庭集》写过序,但未收入《四库全书》本《羽庭集》。卷1为四言诗、五七言古诗,卷2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3为七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五七言排律、五七言绝句,卷5为序,卷6为记、题跋、传。总的来说,刘仁本的诗比文成就大,而诗又以七言为工。他学问淹雅,所作清隽绝俗,不染尘氛。由于其集久佚,一直未受到应有的评价。他在四明时与廼贤、盛熙明唱和颇多,当时元朝国运已衰,他却能以风雅为尚,似乎决然不为时事耽忧。他的记、序诸篇所涉及的内容多有史传所不载,亦可以补史阙。
果堂集
诗文别集。清沈彤(1688—1752)撰。十二卷。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后收入《果堂全集》。又《四库全书》本。阮元收入《皇清经解》者仅1卷,只收关于经义诸条。沈彤(1688—1752),字冠云,清吴江(今江苏)人。师事何焯,而淹贯群籍,精于考据,实出何焯上。当时全祖望、惠栋,都极叹服。著有《周官禄田考》、《三经小义》等。本书12卷,以阐发经义为主,如《周官颁田异同说》、《五沟异同说》、《井田军赋说》、《释周官地征》等篇,《四库提要》称其“皆援据典核,考证精密”。又如《释骨》1篇,《四库全书总目》单独收入子部医家存目,《提要》称其“考证皆极精核,非惟正名物之舛,并可以纠针砭之谬。”后来学者如孙星衍作《释人》,任大椿作《释缯》,洪亮吉作《释舟》等,都导源于沈氏《释骨》。沈氏治学,不存门户之见,既长于名物训诂,也不废宋人理学,本书《述先师仪封张公训》一篇,可以窥见其志趣。沈氏平生于礼学用力最勤,曾与修《三礼》,因而本书中关于《周官》典制、《仪礼》丧服的考证,最为精到。总之,本书对古代典章制度、名物训诂及医学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简称《皇经》或《玉皇经》。道教持诵经典。三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据近人考证,该经很可能出于宋代。元邱长春已有“五品皇经”之语。又有隋唐道士所作者说。该经属持诵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其体例,据陈樱宁《皇经》一文说:“大致模仿释典,在隋代佛教中有一部《佛本行集经》,这大概就是《玉皇经》所以叫《本行集经》的由来。”全书分为三卷五章,即“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第二”、“洞玄灵宝玉皇功德品第三”、“天真护持品第四”、“洞玄灵宝报应神验品第五”等五个章节。经卷前有托名天枢上相张良序,经后有张良奏陈表文。前序云:“《玉皇本行经》者,至真真体,上圣圣机,寓真一之妙,于记述之余,示解脱之门;于赞扬之际,辞意互摄,理事交参,味之者神洽太和,诵之者心离诸漏。神功妙用,广博难量,冲义灵机,包罗无外。”又言持诵此经,要笃诚察悟,明其密奥。“苟或诵持万遍,譊譊不究真一之旨,六根泛泛不投解脱之机,是皆未可以仰酬天尊说经之劳,不知玉帝护经之绩。若口诵心存,如处玉光之内,神交意晤,如游宝苑之中。谛观分身合身之神通,静想应化应物之妙用,则湛然无累,卓尔有凭,则平步天空,列名圣籍”。正文主要内容叙述玉皇的来历和正告读经的善男信女们要重视这一神圣的经典。如在明其功用时说:若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闻是经者,亡衰之相,永得灭除,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能闻是经者,即得人夭长寿之乐身,或灭度及得脱壳尸解之道;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经者,则安处天宫,争战之苦各得休息;诸地狱道一切众生能闻是经者,则离地狱苦,得净土乐等。在叙述玉皇至高的法力时说:玉皇至尊至贵,法力无边,能使日月潜形,五岳移位,“上圣奉之以致神,高尊掌之以致真,五岳从之以得灵,天子得之以治国”。另外,第二章中还有不少的符和咒。最后提出了一些持诵灵验的事例。该经收录在《道藏》洞真部本文类。《道藏》本即是最早的传本,《道藏辑要》箕集亦收《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三卷。此外,还有一些明代以来后人伪托的乩注本,流传于民间。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此书言施符镇宅之术。书中引《上元经》。谓汉文帝访三愚之宅,垂问主人如何能安居凶宅。主人答称:曾有二位书生传授七十二道镇宅灵符,「镇宅十年大富贵,二十年子孙昌盛,三十年必有白衣天子入宅」,文帝遂敕令奉行此符,传于天下。书中列举璇玑八卦之图,以及厌鬼辟邪之镇宅灵符七十二枚,并述每月神降之日,供养科仪及忌食物品。是为道教召神禁劾之术。
博物院的秘密
有许多朋友,常常捉住了我,要我说故事。
在我遇见那个红领带的朋友时,我便捉住了他,要他为我说些故事,以便转述给我的朋友们听。
他是一个奇异的人物,生平最多奇异的经历。他常常把他的奇异的经历告诉我。
雪关禅师语录
十三卷,明智訚说,成峦等录,开诇编。卷一,住博山语录,卷二,住鼓山语录,住虎跑语录,卷三,住妙行语录,住瀛山语录(附各刹法语),卷四,答问,禅淨发隐,归云夜话示禅人,卷五,拈古,卷六,拈颂,颂古,卷七,禅镜语(附禅镜偈),卷八,文赋,记序,题跋,疏说,卷九,启,尺牍,卷十,尺牍,卷十一,偈,卷十二,偈颂,赞诗,卷十三,诗歌,杂著,塔铭,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