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偁

- 姓名:王偁
- 别名:字孟扬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370
- 逝世日期:1415年
- 民族族群:
王偁(1370~1415年),明代诗文作家。字孟扬。其先东阿人,宋理宗宝庆(1225—1227)中没于西夏,元赐姓唐兀氏,被视为西域色目人,其父翰,于元末被荐为潮州路总管,因战乱道途梗阻,泛海至闽,留永福山中,遂为闽人。明初,有诏征翰,翰自引决死。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偁中举,乞归养母。母去世,庐墓六年。成祖永乐元年(1403),诏修《永乐大典》,聘偁至京,待以殊礼,众皆属目。自陈愿退处学校,遂授国史院检讨,充《永乐大典》副总裁。英国公张辅征交阯,偁以故官参谋其军事。在交阯与解缙交好,缙为人谗毁被逮,偁坐缙党,亦下狱死。偁生长于闽。其诗受闽中学唐风气的影响,为“闽中十子”之一。偁诗以题赠酬酢及行旅之作为多,内容较为单薄。闽中诗人标榜盛唐,而作品风格却近于大历、贞元。如偁《送沙子进赴禄州别驾》诗“客舍酒初香,都门柳色黄。一官仍别驾,万里赴炎荒。江路猿声早,山城榕叶凉。远人劳抚字,且勿厌殊方”,如顾起纶所言,“并是司空、皇甫之馀”(《国雅品》)。其随意而作的小诗,则往往写得意味深长,如《题米老山水》:“海岳庵前觅旧踪,苍茫云树米南宫。别来几片青山影,都付寒鸥一笛风。”偁亦工书法,王兆雲《词林人物考》称其“书法遒妙”。有《虚舟集》五卷。《明史》卷二八六有传。
王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傲慢与偏见
英国女作家奥斯丁(1775—1817)的长篇小说。描写小乡绅班纳特先生几个女儿的恋爱、婚姻故事。班纳特财产不多, 5个女儿都未出嫁。他太太急于为女儿攀亲,却反而把事情弄糟。次女伊丽莎白活泼、端庄,为豪门少爷达西所爱。达西傲慢自负,引起她的反感。加之她又听信了谗言,形成偏见,便拒绝了达西的求婚。达西后变得谦和有礼,谗言也得到澄清;他还促成了伊丽莎白的大姐的婚事,并出巨资帮助她私奔的妹妹完婚,挽回了她家的名誉。伊丽莎白消除了自己的偏见,与达西结成美满姻缘。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衬托出19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的闭塞和保守。作品的主旨在于反对为金钱而婚嫁,也反对轻浮从事,强调感情对缔结理想婚姻的重要性。
读易余言
明崔铣撰。五卷。《崔洹野集》本。此书卷一《上经卦略》,卷二《下经卦略》,卷三《大象说》,卷四《系辞辑》,卷五《说卦训》。其说以程颐《周易程氏传》为主,兼采王弼、吴澄之说,与朱熹《周易本义》颇有异同。《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书“大旨舍象数而阐义理,故谓陈抟所传图象皆衍术数,与《易》无干。诸儒卦变之说亦支离无取。其《上经卦略》、《下经卦略》、《大象说》皆但标卦名,不载经文;《系辞辑》、《说卦训》则备录传文,盖书非一时所著,故体例偶殊。且经有卦名,而《系辞》、《说卦》则无章名,其势亦不能不异也。惟删《说卦》广象八章,而别以蔡清之说增损之;又《序卦》、《杂卦》、《文言》三传一概从删,则未免改经之嫌。要其笃实近理,固不失为洛、闽之传矣。朱彝尊《经义考》载铣《读易余言》五卷,又载铣《易大象说》一卷。考此书第三卷即《大象说》,彝尊以其别本单行,遂析为二,偶未考也。今附著于此,不更复出也。”
商界现形记
长篇小说。天赘生作。1911年上海商业会社出版。上海商界的周子言,人称周三。一日他找好友王八议事,刚好王八有事外出赴约,周三便与王八的相好黑牡丹调情苟合。其后周邀崇茂钱庄的大少爷陈少鹤去群玉坊,陈在酒醉之时,决定出五千元娶林女谢秋元为妾。此事遭钱庄的方端伯阻拦,账房杜筱岑乘机拍马,开出三万元银票,陈少鹤提升杜为挡手。周三获悉一载煤油外轮遭遇风暴失事,便诱惑陈出资合伙囤积煤油。不久传来消息,崇茂钱庄大客户成大商号倒闭,钱庄损失银子八万多两。钱庄跑街去找仁实公司协理马扁人打听消息,马原是穷人,唆使其妻与昔日情人私通,被任命为厘金卡司事。他与旧友祁茂承筹办仁实公司,祁请上海名流牛楚公出面招股。仁实公司广为招股,号称资金日丰。一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定发行钞票。马扁人、祁茂承、牛楚公欲引诱来沪客人华艮心入股,但华艮心不但不入股,而且马上离开上海。华一走,仁实公司陷入困境。
广州四先生诗
诗总集。佚名辑。四卷。所辑乃明初广州黄哲、李德、王佐、赵介四人诗。黄哲字庸之。因荐拜翰林待制,侍懿文太子读书。曾官东阿知县、东平通判。坐法死。有《雪蓬集》。李德字仲修,洪武中应荐授洛阳长史,官至义宁知县。有《易庵集》。王佐字彦举。洪武初征至京师,授给事中。有《听雨轩集》、《瀛州集》等皆未传,仅存诗一卷。赵介字伯贞,明初闭户读书,不求仕进。屡荐皆辞免,坐累逮赴京师,卒于南昌舟中。有《临清集》。四人与同郡孙蕡同号“南园五先生”。四先生著作多已散佚,此集为后人重辑之本。有二万一千余字。正文含《雪篷诗选》一卷,收古乐府、诗歌近六十首,绝句八首;《易菴诗选》一卷,含乐府、诗、绝句近五十首;《听雨诗选》一卷,有各体诗十四首;《临清诗选》一卷,含诗等六首。其中黄哲、李德之诗各有特色,俱可自成一家,而王佐之诗稍逊。赵介之诗所选只六首,不足以见所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哲之五言古体,祖述齐梁。德之七言长篇,胎息温李。……惟佐气骨稍卑,未能骖驾。”然此四先生与孙蕡为粤东诗派之开先,故此书颇具史料及文学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十年都门竹枝词
无名氏著,同治三年抄本,据亲身临见记述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史事,笔法朴实,颇具史料价值。 无名氏原序称:“十年秋,夷匪由海口窜入京师,上及王大臣巡幸避暑山庄,军民震动,以致都城迁徙一空。苦予病穷无计,困坐愁城,有健翮之志,不能奋飞。”于是吟有此词,谦称之曰:“无乃言近粗鄙,韵多浮泛,真令读者喷饭,此不过花晨月夕,自破愁魔,以鸣不平之志耳。”然而正是由于“病穷无计”,不能迁徙避祸,得亲历兵火,因致所作《竹枝词》能够真切描绘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前后北京地区“君移臣徙”,“将走兵逃”,“无边白骨葬黄沙”的历史画面。 无名氏《十年都门竹枝词》以韵次为序,又有“引”、“首起”、“尾束”等,共计五十一首.
观涛奇禅师语录
6卷,清 大奇说 兴舒等编。收住显孝等禅寺语录、拈古、颂古、法语、诗偈、赞、佛事。铭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