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顿

- 姓名:林顿
- 全名:拉尔夫·林顿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 出生日期:1893年2月27日
- 逝世日期:1953年12月24日
- 民族族群:
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1893年2月27日-1953年12月24日),美国人种学家和人类学家,1893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1953年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New Haven)去世。他是把心理学和人种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
R·林顿起初对考古学极感兴趣,他曾先后于1912年至1917年在新墨西哥,1915年在新泽西州,1916年在伊利诺斯州,1919年在科罗拉多州,1920至1921年在马奎斯(Marquises)岛参加了实地考察。1922年林顿任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人种学助理馆长,1928年任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在1922至1937年的这个时间里,林顿参加了多次人种学考察的远征。他到过马达加斯加,并曾对那里的贝齐寮人(Betsileos)和塔纳拉(Tanalas)人进行研究;1928年他还到过南非,1934年在俄克拉荷马(Oklahoma)时对科曼奇(Comanches)人也很感兴趣。从1937年到1946年他曾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在那里接替了弗朗兹·博厄斯的职位,后来又去纽约耶鲁大学执教直至去世。
林顿批判地继承了A·卡丁纳(1891年出生)的关于基本性格的概念。他通过引进“社会身分”或者勿宁说“身分的性格”补充了基本性格这一概念。卡丁纳认为社会身分及其在基本性格里所起的作用是必要的心理分析机制,而林顿却认为比这种说法更重要。从一诞生时起就有一些身分加在我们身上:如阶级的或种姓的身分,男的或女的身分等等。还有一些是我们能取得的身分,如职业、选择社会集团等等,因为这些至少部分地依赖我们的主动性。我们的态度首先是受所属的阶级制约的,并且差不多在童年过后就形成了。林顿在他的作品《人的研究》里对某些概念做了解释,他指出“共相”是社会里全部健康的成年人所共有的;“专长”则是社会中特定的、公认的范畴里的成员所独有的;至于“抉择”是指允许个人在一定的情况下,就一定的目的而言进行某种选择。(……)但问题还在于头等的或次等的文化因素,“塑造”包含有强制的与有效的辩证法,而典型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
林顿是将心理学和人种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的作品都与玛格丽特·米德(1901—1978)和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在大约1930年创立的心理人类学有联系。在林顿的著作中首先应提出的有:《人的研究》(1936年,这本人类学的经典作品曾被Yvette Delsault 于1963年译成法文,由Paris,Ed.de Minuit出版,并附林顿的著作目录)。此外,他的作品还有:《个性的文化基础》(1945年版,1959年A.Lyotard译成法文,Paris,Dunod出版),《文化和精神错乱》(1956年,遗作,斯普林菲尔德,Charles C.Thomas出版)。
林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鸽翼
长篇小说。詹姆斯著。作于1902年。家境平凡的凯特·克罗依与记者莫顿·丹什是一对经济拮据的英国恋人,两人情投意合,却因囊中羞涩无法结婚。一次凯特偶然结识了富有的美国女继承人米莉·蒂尔,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米莉来到英国后,其巨大的财富吸引了形形色色之人来到她身边,有人真心诚意,有人图谋不轨,年轻的米莉见识到了古老欧洲的复杂人心。不久,米莉身患绝症,临终前得知了凯特的计划:她试图让莫顿接近米莉,骗取她的财产。最终米莉给莫顿留下一笔巨款后撒手人寰,凯特与莫顿是否能够如愿获得财富、过上向往的生活呢?
孟郊集
孟郊诗集。宋次道重编。先时世传汴吴镂本五卷,一百二十四篇;周安惠本十卷,三百三十一篇;别本五卷,三百四十篇;蜀人蹇濬用退之赠郊句纂成《咸池集》二卷,一百八十篇。自余不为编帙,杂录之,家家自异。次道总拾遗逸,擿去重复,若体制不类者,得五百十一篇,而十联句不与焉,一赞二书附于后,郊集于是始有完书。
通玄秘术
通玄秘术,唐人[[沈知言]撰。原本三卷,今《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书前有作者所撰序文,自称于太和初年(827)遇道士马自然。授以秘诀及药方;咸通五年(864)春又于淮南遇故人荥阳郑公,授以「神丹诸家秘要」,遂编成此书。书中集录二十余种丸散丹药之方。包括郑氏三生丹、青花丹、太阳流珠丹、黄庭丹、华盖丹、紫金丹、黄英丹、阴伏紫金丹、太阳紫粉丹、胜金丹、绮金丹、下元走马丹、走马四神丹、阴伏下元丹、延生保命丹、抵圣固阳丹、下元补骨丹、御仙丹、羊肾丹、辟暑丹、辟寒丹、掷果丹、鹿茸散、冷饮子等。诸丹方皆备载用药份量、制作方法及服用功效。其中部分丹药用于制伏五金八石,点变造化,而多数用于治病养生。书中又有造花露粉、炼花粉、酿仙醴等仙方。据称服用仙醴可致颜如桃李、皓发变青,「一年神会通悟,二年可为地仙,三年云升可致也」。
史佚书
一卷。周尹佚 (生卒年不详)撰。佚又作逸,周太史,故又称史佚。《通志·氏族略》 云:“少昊之子封于尹域,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故或谓尹佚。即少昊之裔也。”班固认为佚是成康之臣,贾逵认为是周文王时人,杜预认为是武王太史。可能佚在周文、武王时任太史,成康时仍在世。《汉书·艺文志》墨家类注有《尹佚》二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皆不著录。清人马国翰从《左传》、《国语》、《逸周书》、《说苑》、《淮南子》诸书辑为一卷。清孙诒让认为马国翰仅录 《左传》、《逸周书》所载史佚语及遗事数条,“无由定其为二卷之佚也。”又据《吕氏春秋》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又,有人将佚与太公、周、召列为四圣,言可为法,故《汉书·艺文志》以佚为墨家之首。该书现存的主要版本是清马国翰辑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部经在这个般若时里边说的。论到五时八教,这属于别教,是般若时;第四般若时,也就是第四时。在这个四教里边,属于别教。佛说的般若部,有六百多卷。这《金刚经》,是六百多卷里边其中的一卷。 讲起般若部,这个《般若经》非常重要。怎么显出它的重要呢?佛说这个般若部的时候,用了二十年;二十年说般若,在这二十年说了六百卷的《般若经》。最后,佛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这个《般若经》,将来大兴于震旦;震旦就是中国。
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附东晋录,为此女说眼鼻口耳声步不净而证果,摩登伽经第一品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