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洽

张洽
  • 姓名:张洽
  • 别名:字元德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清江(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161
  • 逝世日期:1227
  • 民族族群:

张洽(1161-1227),南宋学者。清江(今属江西)人,字元德。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旨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尝以《管子》“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为穷理之要。授松滋尉,历知永新县、秘书郎、著作佐郎、直秘阁等。白鹿书院废弛,乃应江东提刑袁甫之邀,而任白鹿书院院长。学兴,辞去,张洽是朱熹的主要门人。“自少用力于敬,故以‘主一’名斋”。(《宋元学案·仓州诸儒学案》)《宋史·张洽传》说他“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居闲不言朝廷事。或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则喜见颜色。所交皆名大,如吕祖俭、黄榦、赵崇宪……皆敬慕之。”于弘扬朱熹学说起了重要作用,在理学发展史上有一定影响。著有《五运元纪》一卷、《古今章王纪》十卷及《春秋集注》、《春秋集传》、《左化蒙求》、《续通鉴长编事略》、《历代郡县地理沿革表》、文集等。明洪武中,以其《春秋集注》“与胡安国传同立学官”。(《四库全书总目》)

张洽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

简称《洗冤录》又称《宋提刑洗冤集录》。5卷。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中国宋代宋慈著。最早版本是宋淳祐七年(1247)宋慈的自刻本。后经多次印版发行,后人对之进行了补充,注释,现有最古本是元刻本。宋慈(1186—1249),字惠文,福建建阳人,曾任广东、湖南等省提点刑狱官。本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宋代以前的法医学著作成就。内容有检复总说、验尸、四季的尸体变化、自缢、溺死、杀伤、火死、汤泼死、服毒以及其他各种伤死共53项。对犯罪、犯罪侦查和伤害赔偿、论述也较详尽。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本站也有《洗冤集录译注》,可以搜索查找!

备倭记

备倭记

明代卜大同撰。全书共2卷。上卷分制置、方画、将领、士卒、烽堠、险要、战舸、边储8篇;下卷分奏牍、策议2篇。作者卜大同,字吉夫,秀水(今嘉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曾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布政司参议、福建巡海副使。此书即其在福建任事讲求备倭之术而作。

幼科折衷

幼科折衷

儿科著作。2卷。明秦昌遇(景明)编集。刊年不详。作者认为幼科诸书之治法非偏寒偏热之误,便有喜补、喜泻之殊,遂力求折衷,并以为书。卷首述小儿食物宜忌、初生护养、入门审候歌、三关脉纹主病歌;次论急慢惊风、疳积等常见病证治40余种,并载医学杂论数篇,叙述小儿初生诸疾、脉法、五脏相胜之邪、五脏虚实所主、五脏补泻、运气等内容。书中所论病证,每篇均分总括、脉法、方药、论述等内容,总括录前人四句歌诀概述本病,脉法以王叔和《脉经》之说为主,方药多取自古代名医名著,论述又以《内经》要旨为提纲,摘引历代名医学说,间附己意予以阐论。眉目清晰,述理简明。现存清抄本及其复印本。

还金述

还金述

还金述,唐末五代道士陶植撰。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陶植撰《还金术》一卷,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神部众术类。《云笈七签》卷七十亦收录。书分上、中、下三篇,假阴阳五行原理以言还丹之道。大旨谓五行相生相克为阴阳之用,「以其相生相杀,迭盛迭衰,合天地四时而成实万物」。炼丹之道亦不离万物生成造化之理,故曰五行具,阴阳用,万物生,还丹就。书中又称炼丹所用砂汞生于铅,如人之情性禀于元气。砂汞、情性与龙虎、金水、乾坤、牝牡相应,皆同出异名,「二事者本乎一物也」。此一物即是铅、即是元气。故曰:「铅中之有砂汞,犹人之有情性」;「是以砂汞者,铅之情性;元气者,人之根本」。以金制汞而成还丹,犹如推情合性,修性合真而复其本初。可知此书假内丹术语而言外丹之道。

炙毂子诗格

炙毂子诗格

唐代诗论著作。1卷。王叡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王叡为晚唐人。在晚唐、五代的各种“诗格”中,本书所出较早,且较少芜杂琐碎之病。书中内容,先“论章句所起”,举例诗以证三、四、五、六、七、八、九言诗的肇端;次标诗的体式,共列三韵、连珠、侧声、六言、三五七言、一篇血脉条贯、玄律、背律、计调、双关、模写景象含蓄、两句一意、句病、句内叠韵等14体,每体均引诗为例,并附有简短解释。本书以初学写诗者为对象,理论价值不高。有《格致丛书》等本。

亲征录

亲征录

《亲征录》一卷,一作《辛巳亲征录》,南宋周必大撰。是书即选自其中的杂著类,记自绍兴三十一年十月至绍兴三十二年六月间朝廷军政大事,由于事皆周氏亲历,故史料价值颇高。本整理本即以《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