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箸超

- 姓名:蒋箸超
- 别名:字子旌,号抱玄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约1881
- 逝世日期:约1937
- 民族族群:
蒋箸超(约1881一约1937)字子旌,号抱玄。浙江绍兴人。幼从何黼庭、胡枚臣、陈炳煦读,且学书法。及长,离家谋食,历游沈阳、金陵、杭州等地。1912年至上海,应聘为《民权报》编辑,与徐枕亚、徐天啸、吴双热、何海鸣、戴季陶等人同事。并在该报发表长篇小说《蝶花劫》(与徐吁公合作),文名初显。该报因抨击袁世凯政府而被迫停刊后,与该报社部分同事另组民权出版部,并于1914年4月创办《民权素》月刊,任主编。同年又与刘铁冷等人创办《小说丛报》月刊,并参与编辑事务。同年初由陈匪石、胡朴安介绍,加入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民权素》于1916年4月停刊,共出十七期。取其精华,辑为《民权素汇编》五册。此后供职于上海会文堂书局,郁郁不得志,作品亦渐趋稀少。抗战前夕去世。其著作除上述者外,尚有长篇小说《琵琶泪》、《绿凤钗》、《白骨散》,短篇小说集《箸超丛刊》,杂著《听雨楼随笔》、《蔽庐非诗话》、《听雨楼日记》(遭火灾被焚)、《蔽庐日月》、《古今小说评林》(与张冥飞等合作)等。生平事迹见郑逸梅《南社丛谈·蒋箸超》等。
蒋箸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毅斋诗文集
八卷。《附录》 一卷。明王洪撰。王洪,字希范,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洪武三十年(1397)举进士。授行人,寻擢吏科给事中。以荐入翰林,由检讨历官修撰、侍讲。为《永乐大典》副总裁官。《明史·文苑传》附载林鸿传中。称成祖尝命王洪为文,王洪逡巡不应诏。为同列所排,不复进用。而是集有刘公潜所作挽诗序,及莫琚后跋,乃言王洪预修国史,会大臣欲载其家瑞异入日历中,王洪持不可。至闻于成祖前,坐谪礼部主事,卒于官。曾棨挽王洪诗所称玉堂分职见孤忠,亦指是事。此集即莫琚所编。杂文皆朴雅。骈体亦工。诗尤具有唐格,而不似林鸿、高棅之钩摹。其序文及序书二篇,立论具见根柢。其序胡俨诗集称“至元、天历间,赵、虞、范、揭各鸣一时之盛。及其衰时,学者以粗豪为壮,以尖新为奇。语言纤薄,音律怗滞。”所论元末之弊,切为中肯。王洪之所见,高出当日甚远,虽名位不昌,亦为明初年作者之代表。王偁预修《永乐大典》,时极以才学自负,却独推让同官王洪,可见王洪文章之影响。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异域图志
《异域图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后有明广信府知府金铣序,谓宋亦有应天府,疑是宋书。然书中载明初封元梁王子於耽罗,则为明人所作无疑。其书摭拾诸史及诸小说而成,颇多疏舛。如占城役属於安南,乃云安南为“占城役属”,殊不足据。其他叙述,亦太寥寥。
本草衍句
《本草衍句》,清·黄光霁编著的一部本草类中医著作,成书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全书一卷。首载十八反、十九畏、引经报使及高士宗用药大略等内容,次收药二百六十六种,分草、木(附果)、石、谷、菜(附虫介)、兽(附人)等部。每药撰韵语数句,末附简注及单方。
史可法遗书
遗书,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凤阳总督马士英联合操江提督刘孔昭、镇将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人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年号宏光,史称弘光帝,这是南明一朝的开始。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初,清兵大将多铎分兵南下,势如破竹,直至扬州。史可法镇守扬州,而刘泽清、刘良佐贪生怕死之辈则问讯就率军逃走。 四月十八日,南明降将李成栋率先抵达并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檄各镇兵,无一至者。"十九日清将多铎赶到,送给史可法五封劝降信,史可法未看一眼便付之一炬,誓死与扬州城共存亡。二十一日,总兵李栖凤、建军高歧凤也率领自己的军营投降,扬州城的实力更加微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史可法写下了五封遗书。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义疏
湛山倓虚大师述,夫佛法本旨,毫无别事,唯了生死而已。然生死本无,乃众生妄自计度为生死也。若生死果是真实,虽释迦及诸佛亦不能了。何以故。以真则不妄,实则不虚。既不虚妄,何能破除得了。是因本无生死,妄自执着。但能破此执着之性,而生死即了。故我佛唯自能破执情,名曰了脱生死。又以善巧方便导众生,亦了此生死也。
唯识分量决
唯识分量决一卷 日本 善珠 撰,卷首有唯识分量决感得记。原本醍醐寺及神光寺藏古抄本。唯识份量决者。秋篠先德善珠僧正所撰。释唯识论中。四分及比量义。实为斯学秘键也。然流布已绝故。学者咸谓逸亡不传焉。以为憾久。但松室私记间间引文。仅窥其一班耳。然予曾获半珠。而未能完璧。今也善缘。得见全宝。欢喜曷堪。聊记缘由以述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