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霆震

- 姓名:罗霆震
- 别名:云麓仙人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罗霆震,元代龙兴路临川云山的一个隐士。据元代武当道士编刊的《玄天上帝启圣录》(载《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卷一所引“云麓仙人《磨针涧》诗”,其文字与《纪胜集》中“磨针涧”一诗相同,可知罗霆震又号“云麓仙人”。《纪胜集》写作于元代中期,因为该诗集中有《南岩改天乙真庆万寿宫》一诗;而南岩宫改天乙真庆万寿宫是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又据《纪胜集》中《承应仙游》一诗:“几捧天书雨露香,风霆握在掌中央。剑函退了仙魂往,尚想鞭鸾入帝乡”可知,作者是应邀来游武当的。元代统治者奉祀玄帝,作为玄武神修真飞升之地的武当山及其武当道教自然就受到元皇室的优宠。有元一代,武当山成为元朝皇帝“告天祝寿”的重要道场,成为与天师道本山———龙虎山齐名的道教圣地。加之武当山峰高壑深,林木茂密,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因此,声名远播,成为许多人向往的胜地。而且在元代,为了扩大武当道教的影响,武当道士还直接或通过玄教宗师邀请当时的著名文人学士为武当山撰碑作文。元代早期和中期的著名文人赵孟頫,虞集,揭傒斯等都曾应邀为武当山留下过笔墨。作为一名隐士,云游天下是理所当然之事,更何况是当代盛极一时的名山呢。因此,罗霆震虽然不在元代大家之列,他的名字只是跟《纪胜集》连在一起,但从《纪胜集》的思想与艺术成就来看,他无疑是元代中期的一名比较富于文学才华,有一定名声的文人隐士,被邀访山也在情理之中。
罗霆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诊家正眼
诊法著作。明李中梓撰。二卷。中梓有《内经知要》 已著录。李氏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主,兼采各家之说,参以己见,于崇祯十五年 (1642) 撰成此书。原刻本已散佚,后由其门人尤乘加以增补,收入《士材三书》 中。卷一四十七篇,主论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并择叙望、闻、问三诊。卷二两篇,以四言歌诀形式主论二十八种脉象,并对高阳生《脉诀》 进行辨误,末附 “脉法总论”。对王叔和、朱震亨、滑寿、李时珍等诸家脉学理论,予以研讨,并有发挥。对脉象描述生动形象,辨析精详,文字简要,颇为后世所重,流传较广。有康熙六年 (1667) 大盛堂刻本,光绪十三年 (1887) 上海江左书林刻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东厨司命灯仪
东厨司命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燃灯供奉东厨司命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及灶君夫人等灶神。内称灶君为一家之主,在天为七元之使者,上承帝命,下察人伦,言功录过,赏善罚恶。世人若触犯灶君,或有罪过,当设醮燃灯,供奉灶君,礼赞启告,祈求赦罪降福。
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
经名: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左玄真人等说宿命因缘。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说各种报应,劝人广种福田。
易精蕴大义
十二卷,元解蒙著。解缙《春雨堂集》称其书名《易经精义》,朱彝尊《经义考》称为《周易精蕴》。《永乐大典》称《易精蕴大义》,解、朱所记皆偶误。其书早佚,唯存《永乐大典》,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与晋卦的后四爻,其他都首尾完备。元解蒙(生卒年不详)撰。解蒙,字求我 (《江西通志》作字来我,因形近而误),吉水 (今属江西)人。天历元年 (1328)举人。与其兄解子尚 (字观我)以善《易》名于当时。该书于彖爻之下,采辑先儒之说,而末发明以己意,各以“蒙谓”二字别之。
易用
五卷,明陈祖念著。书前序称:“义理无穷,非言之能尽。故传注于汉,疏义于唐,议论于宋,日起而日变,而《易》之用则随时随事可以自察。是以君子居则观象玩辞, 动则观变玩占, 圣人所以言《易》者,如是而已。《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四库全书》本。此书不载六十四卦经文,但于每卦阐说其义;《系辞》以下诸传亦不录原文,唯各标明章目而诠释之。其说详论义理,间涉互体之说,务以切于人事为主,故名《易用》。《四库全书提要》指出:陈祖念之父陈第“于韵学为大有功,而所作《伏羲图赞》则支离穿凿,一无可取。祖念学不及其父,而说《易》乃胜其父。”
汴京残梦
《汴京残梦》是黄仁宇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历史小说,初版署名李尉昂。小说描写北宋徽宗年间,一名参与绘制《清明上河图》的画官的故事,通过这个人物勾连出《清明上河图》的复杂绘制过程。而徽宗时代的人物如蔡京、童贯,史实如运送花石纲、党争遗风、靖康之难等,则纷纷取得相对位置,次第落座。历史小说家的叙事发明,便是在这些历史事件与时间错落的相对位置间,展开布局。在其中,我们也可窥见作者的“大历史”的小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