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瑞亭

麻瑞亭
  • 姓名:麻瑞亭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山东安丘
  • 出生日期:1903
  • 逝世日期:1997
  • 民族族群:

麻瑞亭(1903-1997),男,汉族,山东省安丘县人。1903年生于山东安丘。弱冠之年,卒遭时疫,病至危笃。幸得黄元御四传弟子舅祖李鼎臣精心救治,方得脱险。由此拜舅祖为师,弃文习医。清代黄元御的五代传人,业医60多年,对黄氏医术精研而有深功,并旁纳诸先之精蕴,融汇于其医术之中,学验俱丰,医术精湛,特色鲜明。


1931年,麻瑞亭随父迁居西安。1937年参加陕西省中医师考试,名冠榜首,乃悬壶于西安市东新街,历时10余载,迎来西安解放。


1955年报名应选到西安市中医医院工作,历任中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西安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暨内科分会主任委员等职。1963年至1987年,当选为西安市暨陕西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编著《医林五十年》,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1983年至1987年,完成国家卫生部下达的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任务,领衔点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170多万字巨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出版发行,1991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暨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丛书奖。1991年至1992年,为来自全国22个省、市基层和农村的121名学员传秘讲学,通过拜师会仪式收为门徒,堪称桃李满天下。


麻瑞亭于1987年退休,谢绝省、市多家医疗单位高薪聘请,仍坚持在西安市中医医院专家门诊部应诊、带教。1992年,麻瑞亭步入90高龄,方正式退休,颐养天年,1997逝世,享年95岁。


著有《医林五十年》、《麻瑞亭医案医话》、《麻瑞亭治验集》等。

麻瑞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意大利风光

意大利风光

狄更斯一生中就写过两部游记,即《游美札记》和本书《意大利风光》。 一八四四年,狄更斯从辛苦的小说写作中抽身出来,带领家人赴法国和意大利旅游度假,本来打算休息几个月时间,实际上在意大利待了将近一年。他们游览了意大利那些最著名的景点:热那亚、罗马、那不勒斯(当时维苏威火山仍在闷燃)、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在他的游记当中,狄更斯描绘了一个具有巨大反差的国度:宏伟的建筑与城市的凋敝,在古代的遗迹旁边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令他大感兴趣的是意大利那丰富多彩的街市生活,尤其是罗马狂欢节上的着装、易装以及勃勃生机。 意大利之行也是狄更斯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一环,他在意大利写下了圣诞故事之二、中篇小说《古教堂的钟声》,而且从《双城记》《小杜丽》等长篇名著中也可以明显看出他从法国-意大利之行中获得的素材。《意大利风光》这部游记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作家思想与创作的有用材料,颇值得一读。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德国19世纪后半叶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尼采的最负盛名的著作,中译本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全书近26万字,分为4个部分。书中作者以富有诗意的散文和格言,抒发了他的权力意志哲学。这部分假托古代波斯的圣者查拉斯图拉,向他的门徒和人民传布所谓“超人哲学”。作者在书中大声疾呼“上帝死了”,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主张以一种新的哲学,新的价值标准把人从旧哲学、旧基督教道德的愚弄中拯救出来。在尼采看来,人类进化的理想是发展更优更强的个人——超人;而且也只有超人才能推动历史进程,才能使人类摆脱退化、毁灭的命运。超人要由优良的家世和优生的配育来产生,他有理智而且高傲,他的行为超出善恶之外,可以为所欲为;超人傲视一切,鄙视人民,远离民众。他认为人民群众是“奴隶”、“畜群”,因而把道德也分为“老爷道德”和“奴隶道德”。尼采鼓吹超人无情地消灭精神上的弱者,鼓吹肆无忌惮、漠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兽性侵略,他的学说充当了极端反动的资产阶级的理论化身,为希特勒分子广泛利用。总的说来,这部书在法国哲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享有很高评价。尼采本人对此也十分自负,他说:“纵然把个个伟大心灵的精力和优点集合起来,也不能创作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一篇。”

茅盾讲中国神话

茅盾讲中国神话

茅盾先生20世纪20年代研究力作,是在解读中国神话领域内一次大胆的探险,可看作是讲中国神话的“开荒”之作。神话反映了现代文明民族在原始时代探求宇宙秘密的野心,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文学与文化的灵感源泉。中国神话之丰富美丽,不亚于希腊、北欧,可惜散逸过半,仅存零星。茅盾先生借鉴西方人类学观点,对中国神话进行了细致精微的分析考证,在分析过程中又以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来比照中国神话,厘清了中国神话系统的诸多基础问题。试图捡拾那些散逸在历史长河中的神话断片,还原一幅华夏文明川流不息的神话长图。书中很多观点具有开创之功,如“蚩尤其实是巨人族”“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就是巨人族与神之战争”“夸父与夸娥合一论”等,至今沿用。近百年过去了,茅盾先生对神话的研究与创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至今读者与研究者无法忽视的里程碑作品。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一百八十卷。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与《大清会典》同时告成。《会典》原本,以则例散附各条下,盖沿历代之旧体。至是乃各为编录,使一具政令之大纲,一备沿革之细目,互相经纬,条理益明。考《周礼》为一代之典制,而六官所职,其文颇略。其见於诸书者,如都城之广狭,《左传》称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逸周书·作雒解》称大县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城方王城九之一。其文相合,当为周之旧典,而《周礼》无之。又太子生之礼,《左传》称接以太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礼记·内则》所载,文虽稍详其事并同。当亦为周之旧典,而《周礼》亦无之。知《周礼》举其要,而度数节次之详,则故府别有其记载,与六典相辅。又《左传》载王以巩伯宴而私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知当日王室之礼,或改於旧,必籍而记之,以为故事。其书虽不传,其文则旁见侧出,散在古籍者,尚灼然可考也。然则《会典》之外,别为《则例》,正三代之古义矣。其间随时损益之迹,悉出圣人之化裁。盖帝王创制显庸,有百世不变之大经,《诗》所谓“不愆不亡,率由旧章”是也;有因事制宜之大用,《记》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也。即政典之因革,以仰窥皇心之运量,精一执中,具昭於是。岂徒备掌故而已哉。

麟台故事

麟台故事

宋程俱撰。五卷,首一卷。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历官吴江县主簿、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辞章典雅,诗文有风骨。著有《北山小集》等。此编约当绍兴元年(1151)成书。作者绍兴元年任秘书省少卿时,采摭三馆旧闻、简册所载,而成此书。分官联、选任、书籍、国史等十二篇,所记北宋一代翰林故实,最为详备。此书明代已佚,清乾隆中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出。有《说郛》本、《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十万卷楼丛书》本。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简称《大日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大日经七支念诵法》。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密教胎藏法仪轨,说《大日经》之七支修行法。见载于《金藏》及明清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