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凤

张鸣凤
  • 姓名:张鸣凤
  • 别名:字羽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代始安(今广西临桂)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鸣凤,字羽王,明代始安(今广西临桂)人,因世居漓山(今桂林象鼻山)西南麓云峰寺附近,故晚年自号“漓山人”。有子名揆,字端孟,万历壬午(1582年)举人。有孙名夷伯,隐居于高尚(今广西兴安县高尚镇),人罕识其姓名。


张鸣凤自幼年始,即聪慧过人,文才不乏,其友人吴明卿(吴国伦)于《桂林张司理羽王》一诗中曾有云:“羽王发西粤,弱冠称绣虎。负气一何奇,凌厉向千古。”与张鸣凤同时的金陵人周晖在著作《金陵琐事》卷四“读《汉书》”条下又有“谢与槐公(谢少南)督学广西,喜临桂童生张鸣凤文笔奇古,因进而训之曰:‘吾子不患不成名,患胸中无全书耳。’乃取两《汉书》亲为之句读,令五日进院一背,虽出巡亦携之行,与槐公转官,两《汉书》已完矣。”幼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使张鸣凤在学习生涯上颇为顺利。成年后,张鸣凤师从王宗沐先生学习漕运方面知识(《羽王先生集》卷一有《约诸同年漓山祠为王新甫先生发丧》)。王宗沐,字新甫,号敬所,追谥襄,浙江临海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累官至漕运总督,刑部左侍郎,著有《海运志》、《海运洋考》、《漕抚奏议》、《敬所文集》等。


嘉靖壬子(嘉靖三十一年1522年)年,张鸣凤举于乡试,自此走向仕宦之途。但其仕途却坎坷难行,屡经磨难,历尽艰辛,几遭贬谪,“我命不□,受辱不少。出自单门,屡遭群小。西迁巴蜀,南放江□。脱彼虎口,抗此鲸湾。怀璧是罪,窃鈇迩疑。”(《短歌行与仲羡作》)张鸣凤从政期间正值明代中后期,时权奸严嵩父子当权,吏治黑暗。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严嵩父子入主内阁,自此把擅朝政二十余年。“嵩既入内阁,窃弄威柄,内外百执事有所建白,俱先白嵩许诺,然后上闻。”嵩“子为侍郎,孙为锦衣中书,宾客满朝班,亲姻尽朱紫”,且又“募朝士为干儿义子,至三十余辈”,以致“天下藩臬诸司岁时问谴动以千计”。于时朝廷内外官员黜迁进退,都由严嵩一手决定,朝士百官都得党附严家,骨鲠正直之臣员,稍有逆其意,即被贬谪在外,或罹遭杀害,后七子中的王世贞、李攀龙、吴国伦等也因事前后遭贬外放。在此政治环境之下,与吴国伦、王世贞等素有交往的张鸣凤在官场上亦免不了饱受不平。其宦海的沉浮,友人沈明臣《张羽王书来兼寄所著浮萍集又因得其谪蜀信作》一诗的序言中有一概述“由雷州司理改黎平,由黎平谪六安判官,由六安转参浙帅,由浙帅檄修漕河书于淮,书成倅苏州,由苏州转京兆,未到官被劾下狱,乃今谪利州卫经历。”根据这一记述,张鸣凤在壬子中举后,不久任雷州(今广东雷州市)司理,后改黎平(今贵州黎平县),后由黎平贬谪六安(今安徽六安市)为判官(瑶石山人黎民表有《送羽王移六安》),后又迁应天(今南京,当时为明朝的南都)通判(此间娶周碧山十四岁女周洁为妾),后再转为京兆,但官未到就被弹劾下狱(在狱中有《狱中杂咏》,见《羽王先生集》卷一),后又谪判兴国(今湖北阳新,吴国伦有《故人张羽王自京兆谪判吾州八月适至相见悲喜殆不胜情赋此慰之》),后再谪利州卫(今四川广元市利州县。卫,明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欧大任有《送张羽王利州参军》),最后改为王府官(王官为贬官),遂携妾周洁弃官归桂林老家(沈明臣有《闻张羽王调为王官,乃投簪还桂林,为赋一绝》)。自此,居漓山之下以山水为乐,“避客著书”,依读书著述终其天年。“翱翔京洛间,耻与世儒伍。往往出新篇,郁郁芳兰吐。微官历坎坷,置踵无安土。每叹钟子期,无时可重睹”(吴国伦《桂林张司理羽王》),“十载七徙官,青杉转成敝。徒令五彩翰,零落偏荒裔”(王世贞《张京兆鸣凤》),张鸣凤一生的悲凉友人吴国伦与王世贞的诗中都分别有深触感发。

张鸣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财产·法律与政府

财产·法律与政府

弗雷德里克·巴斯夏(1801—1850),十九世纪法国的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作者坚持自由市场的基本原理,肯定自由贸易,对种种试图限制自由市场运转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书中还包括了巴斯夏对法律、博爱、公正、掠夺、贸易差额、社会主义等广泛内容的理解。这本文选是写给普通公众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地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的原理。

上帝之灯

上帝之灯

冷冽的一月天,埃勒里接到好友来电,前往处理一桩不寻常的遗产分配案。当晚晚宴结束,隔天一觉醒来,原本从窗外看出去的那栋神秘的黑屋,徒留一块雪白的大地,上头的建筑就这么消失了……《上帝之灯》一案成为埃勒里·奎因参与过的冒险中最不同凡响的一个,但也是足以显示他睿智的一个。

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

藏书史著作。丁申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丁氏嘉惠堂自刻本,1957年12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丁氏原刻本排印。武林为杭州别称,起于宋代。丁申(?—1880),字竹舟,浙江杭州人,与其弟丁丙有“双丁”之名。咸同间,“双丁”见文澜阁《四库全书》零落满地,深夜潜身诣阁,从灰焚中尽力抢救,并出资补钞,文澜阁书得以恢复原貌。家有八千卷楼,为晚清四大藏书家之一。又于乡贤著作悉心搜求,合编《国朝杭郡诗三辑》100卷,为杭郡一大地方文献。本书共3卷,卷首、卷末各1卷。卷首记文澜阁始末,卷上为杭州宋至清代官家藏书、刻书、采书及地方进书概况,并载当地藏置的版刻目录。卷中、卷下列杭州历代藏书故实,起于三国时吴国范平,止于清代朱学勤,共68家。卷末载侨居杭州的藏书家周密、鲍廷博等6家,并附释道经版,上乘院、灵隐经藏、吴山火德庙道藏4条。杭州自宋代已为文化中心,至清代藏书、刻书风气更盛。本书保存了杭州地区文献史料,对研究目录、版本及文化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女儿经

女儿经

对妇女进行封建道德教育的通俗读物。约刊行于明代。经过不断增删,在民间广为流传。著者不详。主要版本有明赵南星(1555~1636)加注刊印的《女儿经》、清同治年间贺瑞麟订正的《女儿经》、《改良女儿经》,以及清光绪年间屯溪聚文堂校印的《女儿经》等。其中尤以《改良女儿经》流行最广,直到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还多次翻印。《女儿经》和《改良女儿经》一样,竭力宣扬儒家的妇女道德观,“男尊女卑”和“三纲五常”。《女儿经》虽版本众多,但内容大致相同。均由“大纲”、 “细目”、 “合总”、“广义”四部分组成。

葬经翼

葬经翼

缪希雍,明代著名风水师,中医家,所著的《葬经翼》对我国风水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该书收录了《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堪舆部》中,是我国是大风水名著之一。其中翼,有翅膀之意,同时又有辅佐、帮助的意思,即帮助学习理解《葬经》。《葬经》又名《葬书》,作者为东晋郭璞,风水一词,即出自本书。该书不仅论述了风水及其重要性,还介绍了相地的具体方法,为我国风水文化之宗。而缪希雍撰写的《葬经翼》将郭璞的《葬经》作为蓝本。将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医学诊断流程四步骤收纳和移植到传统风水理论中,进一步地提升和完善了我国的风水理论体系。在《葬经翼》中有段话十分著名:“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翼州者,太行之正,中条之干也。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因此关中,被人们公认为是天下的脊梁,中原的龙头,这也成为历代帝皇定都长安和历史学家的重要理论参考依据之一。《葬经翼》共分为十二篇,其分别为原势、察形、怪穴、怪病、峡论、分龙、四兽砂水、明堂、余气、水口、望气和葬旨,在学习和了解《葬经》时可同时阅读《葬经翼》,其对《葬经》的解读着实精炼。

野猪林

野猪林

《水浒传》人物,千奇百态——野猪林里,花和尚鲁智深智救林冲;乌龙院内,及时雨宋江怒杀阎婆惜。高阳将《水浒传》中两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了独具特色与韵味的改写,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环环相扣,文字流畅精妙,节奏张弛有度。鲁智深、林冲、宋江……一众水浒英雄,在高阳的笔下,以更加生动鲜活、饱满深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