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汉璜

邹汉璜
  • 姓名:邹汉璜
  • 别名:字仲辰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邹汉璜,清代学者兼医家。字仲辰。新化人。著名学者邹文苏之子。经史百家、天文舆地、医术无不研究。医著有《痢论》一卷、《医书经论通解》20卷; 又汇刻医学丛书《邹氏纯懿庐集》 (1840),包括《素灵杂解》、《难经解》、《伤寒卒病论笺》、《伤寒翼》、《金匮要略解》、《寒疫论》、《千金方摘抄》、《疮疡》等8种。还有《山经类谱》、《干支论》、《卦气序解》等天文、地理、博物学著作多种及养生书《丹论》1卷。

邹汉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大瑟尔

大瑟尔

本书是凯鲁亚克后期的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杜洛兹是一位作家,是“垮掉的一代”所崇拜的偶像。他受邀去加利福利亚的海滨胜地大瑟尔度假,希望能亲近大自然并远离那些狂热的崇拜者。可事与愿违,他看到的大自然让他有压迫感,他甚至幻想海浪拍击堤岸的声音是对他种种罪恶的抨击。酗酒过度的杜洛兹在经历一番疯狂的风流韵事之后,精神几近崩溃,这也使他对垮掉派的理想落败进行痛苦的反思。

七政推步

七政推步

明贝琳在成化年间担任钦天监监副时所整理修订旧作而成。据贝琳在序中称,其书原本为洪武十八年(1385)自远方携来,彼时有历官元统将之译为汉算。但其后《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本书乃《明史·历志》中所称之《回回历》,元代传入中国。洪武十五年由翰林李狲、吴伯宗及回回大师马沙亦黑等人译成汉文。据该书中所引恒星观测数据推算,贝琳所据原本约成书于十四世纪中叶。全书共七卷。第一卷为释名及历经。第二至第七卷为历表及星表。释名中称不动的月,即太阳月;动的月,即太阴月。太阳月名及七曜日的本音名都从古波斯语音译。历经中的各项计算都采用古希腊托勒密小轮系统学说。卷六的星表,有二百七十七颗恒星的中西名称、黄道坐标及星等,是中国典籍中第一份中西恒星星名对照表。

太清元道真经

太清元道真经

又名《太上元道真经》。原不题撰人。据编首序文及后跋称:此经乃太上老君所说,唐元和戊戌岁(818)南统樊大君以此经传孟谪仙,孟又传王虚无。可见此经当为中唐道士所作。原经一卷,《通志‧艺文略》有著录。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正一部。经文言清静内修以求长生成仙之道。上卷解说「元道」之义。宣称:「元道者,太上老君之无上道也。」「如坚筋补髓,固护五脏,清利泥丸,安住丹灵,六不妄入,三不妄出,纤浊尽去,真气倘佯,腾太虚,蔚玉清,上为真君者,皆此道也。」据此可知,所谓元道即道教内修形神以求长生升仙之道。经文中卷言修习元道之法:其要旨在安静和柔。不移本性,常守虚无自然,使元炁不散,思虑一致,如此则可长生久视。卷下言修习元道者所宜戒慎之事。如戒喜怒哀惧过度,戒寒热过差,起居失节,言语散杂,思虑烦躁等等。凡不合安静中和之旨,损伤精神元气之事,皆直戒慎之。全书大旨符合老子清静无为之说,文字亦清通简明。

裴航

裴航

唐代传奇小说。裴铡撰。原为《传奇》中的一篇。《太平广记》卷50采入,《唐人小说》亦作为《传奇》中代表作选入。周楞伽辑注《裴铡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有注释。故事叙落第秀才裴航见同船樊夫人乃国色,甚欲亲近。夫人态度冷谈,然而却赠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预示未来。后裴航至蓝桥驿,口渴求浆,得见绩麻老妪及其女云英。裴航向云英求婚,老妪约定必须百日内纳玉杵臼为聘。裴航多方求购,倾其所有购得玉杵臼,如期送到。云英又提出命裴航捣药百日。裴航完全照办,夜间见玉免帮助捣药,意志更坚。结成姻缘后方知所遇皆仙人,樊夫人乃云英之姊,裴航也因此成仙。小说宣扬仙女度世的道家说法,但客观上塑造了一个不计功名、门第,对爱情执着追求的秀才裴航的形象。后来蓝桥遇仙、玉免捣药都成了著名典故。小说戏曲受其影响写同一故事的有宋话本《裴航遇云英》(见《绿窗新话》),元人庾吉甫杂剧《裴航遇云英》,明人龙膺《蓝桥记》传奇,杨之炯合裴航与崔护故事作《玉杵记》传奇,清人黄兆森《裴航遇仙》杂剧。

节孝语录

节孝语录

一卷。北宋徐积撰。徐积字仲车,山阳人。进士。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历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于监中岳庙,政和六年(1116)赐谥孝处士。是书,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文献通考》载一卷,与今本合。其中“说经”条,如释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谓“偏”当作“遍”,言开遍而复合。据考证“偏”读为“遍”,原二字通用。其释“春秋壬申、御廪灾、乙亥、尝。”谓说者皆言先言御廪灾,是火灾之余而尝,志不敬。其实曾子问,言天子诸侯之祀,遇日食、火灾、丧服,则皆废祀。今御廪灾则尝可废,而不废,是为不敬,何必谓火灾之余而尝。今考曾子问曰,当祭而日食太庙火,乃废祭 其他火灾不废。徐积概言火灾则废,反斥《公羊》、《榖梁》二传,殊失经意。他若以 《论语》 “三嗅” 为“三叹”,谓《春秋》“西狩获麟重书僭狩非礼,不重书获麟,”也是牵强附会。至于商论古人推扬雄而讥贾谊,至以陈平为秦汉以来第一人,很公平,而误解《礼记》“葬欲速朽”以近世用厚棺为非,尤为大错。然徐积笃于躬行,粹于儒术,所言皆中正和平,无宋代刻核古人之习。大致皆论事论人,无空议性命之说,近千古之儒家。

仁王经疏

仁王经疏

仁王经疏,四卷,宋净源撰集并序,内题注仁王护国般若经,有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