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承㸁

- 姓名:祁承㸁
- 别名:字尔光,号夷度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阴(今绍兴)人
- 出生日期:1563
- 逝世日期:1628
- 民族族群:
祁承㸁[hàn](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称旷翁、密士老人,山阴(今绍兴)人。明藏书家,万历甲辰(1604)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出身于官宦书香门第,少时喜读书,养成嗜书的癖好。结婚后,把妻子的陪嫁品拿去调换书籍。不幸遭火灾,半年所购,片楮不存。丝毫没有动摇爱书之情和收藏图书的决心,每闻有不曾读过的书,总是千方百计地找来阅读,并抄成副本保存。曾抄录了古今经、史、子、集各类图书中同科举考试有关的资料,汇编成一部书,共1000卷。做官后,每到一地都访求图书。20年时间里,聚书达10万余卷。在绍兴梅里建有旷园,内有藏书的“淡生堂”,游息的“旷亭”,读书的“东书堂”。“淡生堂”藏书颇富,在江东首屈一指。为保存图书,订有《淡生堂藏书约》,编了《淡生堂藏书目》14卷,收书9000多种,10万余卷,在目录学史上很有影响。
《淡生堂藏书目》收书内容很有特色。不以宋椠之版为贵,而以实用为先。多收为一般人所不重视的地方文献和俗文学,“凡涉国朝典故者,不特小史宜收,即有街谈巷议,亦尽录”。收录府志94种,县志320种,另有小说、戏曲多种。收书注重类别,强调学术源流,多藏抄本,且校勘精良,全祖望称:“其所抄书,多人所未见,校勘精核,纸墨洁净。”鉴别有方,提出了“审轻重,辨真伪,复名实,权缓急,而别品类”的鉴别标准。
著有《淡生堂集》、《两浙著作考》等43种,239卷,还辑有《国朝征信丛录》,编有《淡生堂明人集部目录》等。其著作在清初视为禁书,流传很少,属于目录学著作的,仅存《淡生堂藏书约》和《淡生堂明人集部目录》。
祁承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西班牙小景
作者阿左林是西班牙文学史上所谓“1898派”的代表作家。1898年,西班牙在与美国的战争中惨败,年轻的一代开始寻求救国图强的道路。先是经历了激进主义,清算封建残余;后又转向民族主义,追寻“西班牙的灵魂”。阿左林的作品主要是用清淡而简洁的语言,描绘西班牙的风物画和人物画,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疏淡中略带忧郁,落笔不多,却耐人寻味。本书汇编迄今能收集到的所有戴译阿左林小品,包括从《古今》、《风雨谈》等就报刊中钩沉的轶文,让隐没多年的佳作以完整的面貌重新问世。
亚尔培·萨伐龙
年轻有为的律师亚尔培·萨伐龙帮助勃尚松僧侣会打赢了官司,在勃尚松扬名。花花公子特·苏拉为了金钱而追求特·华德维夫妇的女儿洛萨莉,洛萨莉却倾心于萨伐龙。萨伐龙发表的小说中记叙了自己(小说中化名为洛道夫)与流亡的意大利公主法朗采斯加相识相恋的故事。法朗采斯加少时就嫁给了65岁的老公爵,虽对萨伐龙有情,却不愿逃避婚姻的责任。萨伐龙一边努力奋斗出人头地,一边耐心“等着从时间手里”得到法朗采斯加。洛萨莉知道萨伐龙心有所属后伤心又嫉妒,她偷看了两人的来往信件,还以假造信件的方式挑拨二人关系。最终,老公爵去世后,法朗采斯加另嫁他人,萨伐龙也心灰意冷进入了修道院。
墨史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为一部集古来精于制墨者事迹的书。上卷,主要记载魏、晋、刘宋、唐各代著名制墨家事迹。于魏记韦诞一人,于晋记张金一人,于刘宋记张永一人,于唐记李阳冰、祖敏以下十九人。中卷,主要记载宋代制墨家的事迹。记宋代柴珣、陈朗以下一百三十余人。下卷,除记宋代制墨家外,于金记刘法、杨文秀二人,又记载了高丽、契丹、西域之墨,并载有杂记二十五则,均为墨之典故。是书搜罗精全,记载广博,并时有辨析考证,言之有据。如其论奚廷珪非李廷珪一条,作者旁证博引,从世家、子嗣、姓名、居地论证奚、李为二人,不过名字偶同罢了,较有说服力。现存知不斋本三卷、项药师刊本、刘泖生据厉樊榭钞本过录三卷、《敏求记》 载此书也作三卷、《四库全书》本等。
十戒功过格
题孚佑上帝纯阳吕祖天师示定,有吕纯阳〈序〉及柳守元题词。柳守元有《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收入《道藏辑要》张集,似为清初人。十戒,指一戒杀、二戒盗、三戒淫、四戒恶口、五戒两舌、六戒绮语、七戒妄语、八戒贪、九戒嗔、十戒痴。每戒下分若干种过、若干种功,要求人对照功过格自省自警。为清代流传劝善书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收入《道藏辑要》张集、《藏外道书》戒律善书类。
华严经传记
凡五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华严经纂灵记、华严传之记、华严传记、华严经传、华严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华严经之部类、传译、讲解、讽诵等有关人物之事迹。全书共分部类、隐显、传译、支流、论释、讲解、讽诵、转读、书写、杂述等十门。最后之杂述则列举与本经有关之杂着十数部,并举作者其他著作。本书即为华严经流传初期至撰者当时史实之集记。书未撰毕,法藏即示寂,门人慧苑、惠英等续成,正德元年(1711)印行。
维摩经玄疏
凡六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又称维摩经略玄、维摩经玄义、净名玄义、净名玄疏、净名玄。本疏系以天台宗释经之定规‘五重玄义’来注释鸠摩罗什所译维摩经之玄旨,可视为维摩经概论之作。全书援引经论颇多,有华严、法华、涅槃、摩诃般若、地持、清净法行等经,及大智度论、十地经论、摄大乘论等。系智顗大师于隋开皇十五年(595)受晋王广之请,撰述于金陵。本书与同为智顗所著之维摩经文疏共称天台宗维摩经注疏之双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