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承㸁

祁承㸁
  • 姓名:祁承㸁
  • 别名:字尔光,号夷度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阴(今绍兴)人
  • 出生日期:1563
  • 逝世日期:1628
  • 民族族群:

祁承㸁[hàn](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称旷翁、密士老人,山阴(今绍兴)人。明藏书家,万历甲辰(1604)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出身于官宦书香门第,少时喜读书,养成嗜书的癖好。结婚后,把妻子的陪嫁品拿去调换书籍。不幸遭火灾,半年所购,片楮不存。丝毫没有动摇爱书之情和收藏图书的决心,每闻有不曾读过的书,总是千方百计地找来阅读,并抄成副本保存。曾抄录了古今经、史、子、集各类图书中同科举考试有关的资料,汇编成一部书,共1000卷。做官后,每到一地都访求图书。20年时间里,聚书达10万余卷。在绍兴梅里建有旷园,内有藏书的“淡生堂”,游息的“旷亭”,读书的“东书堂”。“淡生堂”藏书颇富,在江东首屈一指。为保存图书,订有《淡生堂藏书约》,编了《淡生堂藏书目》14卷,收书9000多种,10万余卷,在目录学史上很有影响。


《淡生堂藏书目》收书内容很有特色。不以宋椠之版为贵,而以实用为先。多收为一般人所不重视的地方文献和俗文学,“凡涉国朝典故者,不特小史宜收,即有街谈巷议,亦尽录”。收录府志94种,县志320种,另有小说、戏曲多种。收书注重类别,强调学术源流,多藏抄本,且校勘精良,全祖望称:“其所抄书,多人所未见,校勘精核,纸墨洁净。”鉴别有方,提出了“审轻重,辨真伪,复名实,权缓急,而别品类”的鉴别标准。


著有《淡生堂集》、《两浙著作考》等43种,239卷,还辑有《国朝征信丛录》,编有《淡生堂明人集部目录》等。其著作在清初视为禁书,流传很少,属于目录学著作的,仅存《淡生堂藏书约》和《淡生堂明人集部目录》。

祁承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一得集

一得集

医案。清释心禅撰。三卷。心禅,南海普陀山僧人。侨居杭州多年,以医名于时。此书撰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约三万余言。卷上载医论十七篇,首论庸医误人之害,主张临证必先读医书,提出德以治身,药以治病等观点。次论治喉症宜分三大纲,治小儿用药宜轻,补药不宜轻服,方药、针灸、按摩、薄贴、薰蒸各有所宜等临证治疗法则。所论多为读书或临证心得,立论明确,文辞晓畅。卷中、下共载医案八十则,不分门类。包括虚喘暴脱、暑毒发颐、风热咳喘、湿温夹疟、肠痈、偏枯、结毒烂喉、霍乱、产后血厥等数十种证治,以外感、内伤杂病为多。每案叙述症、因、脉、治,简要清晰,重点突出,辨证确切,间附按语。心禅尤精于脉诊,注重辨证施治,每以成方化裁。除内服汤药外,尚有针灸、外治等多种疗法。有光绪十六年(1890)永禅室精刻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明神宗宝训

明神宗宝训

明神宗朱翊钧语录汇编。叶向高、温体仁等编纂。天启元年(1621)敕修,崇祯初成书。二十六卷。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皇明宝训》,附入残存十二页。

水镜回天录

水镜回天录

上宣下化老和尚著述。众生习善,耳提面命,三诲五教,犹不奉行。若遇恶缘,念念增长,无教自通,迷途知返者鲜矣。故譬如水中之月,镜里之花,有影而无形,此正所谓不可希望之希望,不可成就之成就;故名之曰“水镜回天”云尔。

 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

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

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1卷,北周 阇那耶舍译。编号零九九二。

观音义疏

观音义疏

凡二卷。隋代天台智顗述,门人灌顶记。又称普门品疏、别行义疏、观音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内容解释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文句。初设时节、标人、敬仪、正问等四问,而答以口机感应、意机感应、身机感应等,明示观音树王之冥益;次就身、口、意等三业设问,而以别答、总答、劝供养等作答,明示普门珠王之显益。书中巧用四教、三观之教法,以破斥他师、旧解等诸说,于观世音信仰阐明其理论与观行,为后世解释普门品之指南。又本书与观音玄义一书皆举扬天台之性恶法门。此外,宋代知礼就本书而作观音义疏记四卷。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与虚空藏菩萨经同本异译。而有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