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轮

- 姓名:智慧轮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西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智慧轮,亦名“般若轮”。唐代密宗僧人。西域人。据《宋高僧传》卷三附传、圆珍《上决疑表》,住大兴善寺,师事遍觉。一说为不空再传弟子。大中九年(855),为日本圆珍授法,咸通二年(861),应圆珍之请.带去经轨并释疑八本。咸通六年,日本宗睿入唐,又为其授法,传付《最上乘瑜伽秘密三摩地修本尊悉地建立曼荼罗仪轨》一卷等。十二年,为迎法门寺真身舍利,造金函、银函各一。译有《心经》等,著有《明佛法眼根本碑》、《示教指归》二文。
智慧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迎头经
瞿秋白作品精选,瞿秋白是近代少有的才子,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的文章文笔清丽,写景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挚的感情,代表了散文新的风格,具有时代性、文艺性、政论性的特性,为中国以后的报告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
相鹤经
宋代李浮丘撰。该经为一篇文章,运用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之术谈鹤,其中指出:“鹤之上相,瘦头朱顶,露眼,黑睛,高鼻,短啄,䯓颊,耳,长颈,竦身,鸾膺,凤翼,雀舌,龟背,鳖腹,轩前,垂后,高颈,麄节,洪髀,纤指;此相之备者也。鸣则闻于天,飞则一举千里。鹤二年,落子毛,易黑点,三年产伏,复七年羽翮具;复七年飞薄云汉;复七年舞应节;复七年,昼夜十二时鸣中律;复十年不食生物,大毛落,茸毛生,乃洁白如雪,或纯黑,泥水不能污;复百六十年,雌雄相视而孕; 一千六百年,饮而不食,胎化产,鸾凤同为群;圣人在位,则与凤凰翔于甸。”文末有王安石熙宁十年正月一日附记:“此文李浮丘伯授王子晋。崔文子学道于子晋,得其文,藏嵩山石室,淮南公采药得之,遂传于代。”
保生要录
宋·蒲虔贯撰。序谓“松有千岁之固,雪无一时之坚。若植松于腐壤,不期月而必蛀,藏雪于深山,虽累月而不消。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化者延。物性既尔,人岂殊然?”盖以“顺其自然”为全书主旨。书分养神气、调肢体、论衣服、论饮食、论居处、论药食等六门,大多辑录前人有关导引及果谷养生的论述,主要是饮食起居的日常摄养和调气养神、导引按摩的自我锻炼,以及药物使用的综合调理等,内容较为广泛。作者曾以本书进呈御览,故所选较为慎重,多为中正平和之法,受到后世历代养生学家和医学家的普遍重视。蒲虔贯,一说五代时人,曾官司仪郎。载 《道藏》 第五百七十三册。
秘传断易鬼灵经
鬼灵经自大宋陵罗子所做,专论堪舆一道,其中之妙,灵应异常,非别书所能比也,世之论风水者,纷纷不一,然无秘诀,终难入道,为人开山点穴,焉能趋吉避凶,此书之奥,不究来龙去脉,砂水罗盘,只要见景生情,触机应变,一动一静,一草一木,皆可参详,知往查来,百无一失。未登山先知家道之盛衰,才进门便决丁财之旺弱,观新坟覆旧墓,视宅基审气色,纤毫不爽,正是妙法不多三五句,千金不与世人传,后有乡人张子,为人孝义合里咸知,惟家贫衣食无计,适遇师颇有缘,欲传之,苦不识字,遂口授之,不数日,一一通晓,后名重当世,成为巨富。
温病条辨
中医温病学著作。6卷。清吴瑭(1758~1836)著。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著名医学家。少习儒学,后因其父及侄儿相继因病而亡,于是专心从事医学工作。曾进京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有机会阅览明吴又可《温疫论》,大受启发,又研读前代名家之论,结合吴瑭本人的临证经验,参考叶天士在温病方面的论述,仿仲景《伤寒论》体例而作。文字简要,便于记诵。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铅印本。本书是清代温热派的名著。全书共6卷,首卷为原病篇,卷1为上焦篇,卷2为中焦篇,卷3为下焦篇,卷4为杂说,卷5为解产难,卷6为解儿难。书中所载方剂脚注炮制方法较少,但亦可看出作者善用生品、鲜品治疗温热病。
十地经论义记
凡十四卷(今存八卷)。又作十地义记、十地论疏。隋代慧远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乃注解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之作。本书初反覆说明十地经论所言之心意识,并以未见经文之阿梨耶识一语说明之。且谓阿梨耶识与心意识不同,阿梨耶识为真,心意识为妄,然若不以阿梨耶为第八识,则不得以赖耶缘起之八识论直接比拟真如缘起。至慧远作本书,以心意识(妄识)配前七识,而总第八真识、前七妄识为真如缘起论之大成。华严之六相圆融义虽亦据世亲之十地经论,实际系依用慧远之解释始得大成。其章疏有十地经论义记抄出二卷、十地义记心意识考略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