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徵

- 姓名:柳诒徵
- 别名:字翼谋,号劬堂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镇江市人
- 出生日期:1880年2月5日
- 逝世日期:1956年2月3日
- 民族族群:
柳诒徵(1880年2月5日—1956年2月3日),文史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字翼谋,号劬堂。镇江市人。自幼丧父,随母寄居外公鲍氏家,读经史,攻《尔雅》、《说文》,习篆隶分书。17岁考中秀才,自此课徒谋生。31岁中优贡。1901年经陈庆年介绍到南京江楚编译局任分纂,1903年随同缪荃荪等东渡日本考察教育,1905年秋改任中等商业学堂教员兼江南高等学堂教习。1908年受聘于两江师范学堂。1911年回镇江担任临时县议会副议长及镇江中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历任北京明德大学堂历史教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员,河海工程学校国文教员,东北大学、北京女子大学教授。1927年就任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职,其中曾兼任《江苏省通志》编纂委员、国史馆纂修。1948年当选为前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退休。建国后,寓居上海,受陈毅之聘为上海市文管会委员。早年热爱教育事业,两次赴日本考察,学习办学经验,与宗嘉禄等人在南京创办思益小学,茅以升、宗白华等曾受业其门。任图书馆馆长达20年,抗日战争期间,为保护祖国文化典籍费尽心力,终使国学图书馆的藏书(含八千卷楼藏书)得以保存至今。他注重收集藏书,整理版本目录,编定《国学图书馆总目》44卷、《图书馆年刊》10册、《版本略说》1册以及《国学图书馆小史》、《国学图书馆概况》等。建国后不顾年老体衰,为恢复镇江绍宗藏书楼多方征集图书,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一生清廉正直,办事认真负责,治学勤奋,仅学术论文发表于《史学杂志》、《学衡》、《国风》等刊物的就达百余篇。早年编写的《历代史略》,是新体例史学教科书的第一部著作,是当时风行的新式课本。代表作《中国文化史》上中下三编,条理旧闻,分题纂述,并对前代史学名家及其著述,提出了创见,被钟山书局、正中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几度印行,是研究祖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参考读物。1942年撰成的《国史要义》亦为我国史学义例的传世之作。对地方志编纂甚为关注,曾参加编写《江苏通志》,对镇江县志、山水志的编纂,亦多有考订、指导之功。
柳诒徵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作家尼 ·阿 ·奥斯特洛夫 斯 基 (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著。中译本由梅益据纽约国际出版社1937年阿历斯·布朗的英译本转译,据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4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本校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出版,1983年重印。奥斯特洛夫斯基出身于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十月革命胜利后,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4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曾任共青团的区委和地委书记。1927年全身瘫痪,开始以顽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荣获苏联政府授予的列宁勋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脊椎硬化这种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创作的,1934年出版。小说描写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历程。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成功地塑造了在暴风雨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战士的典型——保尔·柯察金。小说以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战斗成长的光辉历程,令人信服地证明:钢铁——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是在同敌人和困难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小说出版后,立即超越国界,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百城烟水
区域志。清徐崧、张大纯辑。九卷。崧有《大兴徐氏三种》已著录。大纯字文一,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徐氏好游览,出必囊书载笔,以所录见闻,辑而成篇,未终而卒,托其好友大纯续之,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加编辑,补缀完书。记事止于康熙十九年,约三十万字。冠尤侗、大纯二序。正文以苏州府之吴、长洲、吴江、常熟、崑山、嘉定、太仓、崇明八政区为序,各为一卷。每卷首载历史沿革、筑城始末,占地面积,城门城楼。然后胪列名胜古迹,历代名人有关诗词,颇仿《方舆胜览》体例,以词藻为尚,不以考证为重,但所考内容颇富史料价值。凡苏州地区各城镇及其城乡名胜、古迹、园林、山谷、湖溪,均详载其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水陆交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等。可考历代生态演变、经济兴衰。地形地貌、水陆物产、地方经济,一目了然。堪称清代重要城市志。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翠轩刻本,1979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据此影印本。
子家子
一卷。宋家颐 (生卒年不详)撰。颐字养正,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卫湜《礼记集说》曾引其语,可见颐为研经之士。是书为赵希弁 《读书附志》所著录,又载 《永乐大典》中。书中内容为语录之类,虽颇明白,而大率皆习见之语。后人疑此书非家颐自撰,如为自撰,不应自称 “子家子”,也可能为其门人所题。该书有 《诸子汇函》本。
仪礼白话文
亦称《礼》或《士礼》,作为儒家经典,也称为 《礼经》,成书约在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人主张为孔子所撰。全书17篇,现今通行本、即郑玄所注本的篇次是: 《士冠礼》第一,叙贵族子弟在20岁所举行的加冠典礼; 《士昏礼》第二,叙贵族结婚的礼仪; 《士相见礼》第三,叙贵族之间相见、送礼或回拜的礼节;《乡饮酒礼》第四,叙乡里定期举行的以敬老为中心的酒会仪式;《乡射礼》第五,叙乡里定期举行的射箭比赛的仪节; 《燕礼》第六,叙诸侯与大臣们举行酒会的礼节; 《大射礼》第七,叙国君主持射箭比赛的具体仪节; 《聘礼》第八,叙大臣出国的礼节; 《觐礼》第十,叙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 《丧服》第十一,叙人们对死去的亲友,根据亲疏远近而在丧服和服期上有种种差别的制度;《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这两篇叙贵族从死到葬的仪节;《士虞礼》第十四,叙贵族埋葬父母后,回家所举行的安魂礼;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叙贵族定期有家庙中祭祀祖祢的礼节;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这两篇叙述大夫一级的贵族在家庙中祭祀祖祢的礼节。此为仪礼白话文。
通天逸叟高禅师语录
1卷,清 行高说,明德重梓,超原行略(依驹本印)。序一序二序三上堂小参机缘偈行状。
灌洗佛形像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与《浴像功德经》同。而圣坚所译,云四月八日。宜如佛初生时,以香水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