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留良

- 姓名:吕留良
- 别名:光纶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崇德(今桐乡崇福镇)人
- 出生日期:1629
- 逝世日期:1683
- 民族族群:
吕留良(1629—1683),又名光纶(一作光轮),字庄生、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耻斋老人、南阳布衣、吕医山人、南阳村白衣人,崇德(今桐乡崇福镇)人。聪明过人,8岁能赋诗作文。时结社之风甚盛,崇祯十一年(1638),其兄吕原良创立澄社:十四年,孙子度又建征书社于崇福禅院。时吕留良仅13岁,以诗文入社,大得孙子度赞赏,并视为畏友。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渡江入浙,沿途肆意杀戮,惨案迭出。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吕留良散万金之家以结客,时其侄吕宣忠(长留良4岁)入太湖义师,图谋恢复。兵败后,宣忠入山为僧,因父病回家探视被捕。四年三月,从容就义于杭州。临刑,宣忠昂首先行,吕留良送之,两人谈笑如常,而无一语及家事。十年,吕留良易名光纶,应清廷科举考试,成县秀才,后深悔之。时陆雯若办书社于崇德,邀吕留良同选刻时文,经吕留良创导,远近百里间,名流携诗简文卷来会者数千人,为复社以来未有之盛事。十六年后,先后结识黄宗羲、黄宗炎、高斗魁、黄周星、高世泰等抗清志士。十八年,二兄茂良以其外务过多,荒废学业,强留于崇德西门内祖居友芳园之梅花阁教子侄辈读书。康熙二年(1663),黄宗羲应聘来梅花阁执教,吕留良与黄宗羲、黄宗炎、吴之振、吴自牧、高斗魁等相聚园内水生草堂,诗文唱和;又与吴之振、吴自牧共选《宋诗钞》,完成初集,为所选82位宋代诗人撰写小传。五年,浙江学使至嘉兴考核生员,吕留良拒不应试,被革除秀才。此后归隐崇德城郊南阳村东庄(今属桐乡市留良乡),创办天盖楼刻局,继续选刻时文出售,并提囊行医,以自隐晦,且自食其力。原先之诗朋文友大半散去,惟与张履祥、何商隐、张佩葱专攻程朱理学,创立南阳讲学堂,设馆授徒。八年,迎理学大儒张履祥至东庄,刊行朱子遗书语类。他把自己的民族意识,灌注在这些文章的评论中,并对朱熹的“夏夷之防”作公开宣传,对当时的士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远在两广的连州知州朱振荃立了他的牌位,设祠奉祀。连州学正王奇勋命县学生员祀敬。
康熙十七年(1679),清廷开博学鸿词科,以笼络明朝遗逸,浙江当局首荐吕留良,他誓死不受。 十九年,清廷征聘天下山林隐逸,嘉兴知府又荐举吕留良。他闻讯后吐血满地,卧病在床,即于枕上削去头发,披上袈裟,宣布出家为僧。取僧名为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于吴兴埭溪之妙山筑风雨庵隐居讲学,门人子弟甚众。二十二年病逝。临终前3日,还支撑着补辑《朱子近思录》及《知言集》。子侄劝他休息,他却说:“一息尚存,不敢不勉。”葬于识村祖茔(今桐乡市晚村乡识村东长坂桥之西)。著作有《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诗存》、《惭书》等;与吴之振、吴自牧合选《宋诗钞初集》,与张履祥合选《四书语类抄》;又有《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后人汇刻其时文评语数种若干卷;刻印其遗文墨迹若干卷。崇奉程朱理学,尤以朱学为归,认为“救正之道,必从朱子”,对陆王之学则大加抨击。藏书甚富,大多取自山阴祁氏澹生堂藏书,均贮于拜经楼。还通晓医道,弃诸生后曾悬壶济世近10年,“远近复争求之”。有《吕氏医贯》传世。
卒后46年,即雍正六年(1728),因湖南曾静案引发了吕留良文字狱案,震惊全国。被判毁墓开棺戮尸。时其子葆中(康熙四十五年进士、翰林院编修)已卒,亦株连戮尸;幼子毅中,斩首。亲戚门人被一一治罪,家产入官;著作均被禁毁。辛亥革命后,冤案昭雪,重建新墓。今桐乡市有留良、晚村两乡用其名号命名,并于崇福镇筑吕园以为纪念。
猜你喜欢的书
生命与希望之歌
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是拉丁美洲文学现代化发展中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拉丁美洲影响巨大,而且对于整个西班牙语诗歌的革新和进步,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他所代表的现代派的文学创作,也是西班牙语诗歌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是研究拉美文学整体成就必不可少的杰出人物。本书收录达里奥1905年出版的诗集《生命与希望之歌》,这是他最杰出的诗集,也是他从逃避主义向新世界主义转化的标志。
光绪彰武县乡土志
地方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宗源修,无序文。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内容简略。约四千二百字。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 山、 水、 道路、物产、商务十五目。是为彰武最早的志书,有参考价值。沈阳市图书馆藏呈送本。
顾误录
清王德晖、徐沅徽撰。德晖,字晓山。太原人。著有《曲律精华》。沅徵,字惺宇。北京人。于读书出宰之余辑成《顾误》一书。二人素称同调,咸丰元年(1815),相遇京师,各出手稿,互为参校,将二稿合编为《顾误录》。书名取自三国时期流传的“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内容分为四十章,主要谈律吕宫调及度曲方法。虽多摘录前人言论,但门类详备,赅赡精当,自成系统,对研究戏曲唱法有参考价值。它认为唱曲要合乎曲情,由熟而成巧,由巧而得神;就技法问题提出“度曲八法”,即:“审题、叫板、出字、做腔、收韵、换板、散板、擞声”;指出要克服“度曲十病”,即:“方音、犯韵、截字(一字无端截为两处)、破句、误收(收韵舛误)、不收(无收韵)、烂腔、包音(音包字,有声无辞)、尖团(尖团音不分)、阴阳(字音不审阴阳)”;强调“学曲六戒”,即:“不就所长”、“手口不应”、“贪多不纯”、“按谱自读”、“不求尽善”、“自命不凡”。书中《曲中厄难》一章,专门对“听曲者”即观众进行了研究,为丰富我国古代戏剧学理论做出了贡献,堪称讲述曲律知识和度曲方法的教科书。此书有咸丰元年北京篆云斋刻本,前有周棠序。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九集据以收入。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军事史书。清温达等奉敕撰。温达,姓费莫氏,满洲镶黄旗人。累官文华殿大学士,纂修政治典训,任总裁官。是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凡四十卷。所记皆康熙皇帝三次率军平定噶尔丹叛乱事:康熙十六年(1677年),厄鲁特·噶尔丹奉表入贡,康熙赐敕谕,与喀尔喀修好;后来噶尔丹投敌叛国。三十五年(1696年),玄烨亲率六师远征,九月再征塞北,次年二月再次出兵,及至十月,乃廓清大漠、威定边陲,得策妄阿拉布坦献噶尔丹之尸,完成清统一大业。书前载《御制纪略》一篇,书后附告成太学及勒石记功碑文。今存康熙四十七年刻本、1971年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略丛书》影印本。
荆园小语
《荆园小语》一书充满了智者对人生的细心体会,所点拨之处都是容易被人忽略却又不可忽视的细节,文辞细腻,发人深思,是人生处世的哲学与方法的经典汇集。
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全一卷。北宋法贤译。属密教延命法之经典。略称延寿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佛在菩提道场时,应金刚手菩萨之请,宣说延寿妙门陀罗尼,且金刚手、大梵天王、四天王等亦一一随喜宣说延寿之真言。又本经之同本异译有善法方便陀罗尼经(译者佚名)、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译者佚名)、护命法门神咒经(唐代菩提流志译)等,亦皆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