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文

- 姓名:周元文
- 别名:字洛书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辽左金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周元文,字洛书,生卒年月不详,辽左金州人,汉军正黄旗,身为监生的周元文,于1707年(康熙46年)从延平转调台湾知府。任内设义学,并再重修编订台湾府志,是为周志。1712年知府任满升任湖南辰浣靖道。除此,他亦于1710年间,代理台湾道。
周元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1898年的夏日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进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入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进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
南方纪行
《南方纪行》是日本著名作家佐藤春夫1920年造访中国后写作的游记,既是一本妙趣横生、动情动人的散文集,也是展现20世纪初中国南方风貌和研究中日交流的重要材料。《南方纪行》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后的“初次印象”,书中详细描写了民国初期厦门等地区的市井生活,南洋巨商的豪宅花园,爱国青年建造的新式学校,乃至陈炯明叛变前驻军漳州的详细情形,中日关系的日渐恶化等等。
李遐叔文集
四卷。唐李华 (约715—约774)撰。李华,字遐叔,赵郡赞皇 (今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天宝十一年(752)任监察御史,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又被擢为检校吏部员外郎。上元中召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大历初卒。李华善属文,与萧颖士交游甚密,文章齐名。倡导古文,反对骈文。其名篇《吊古战场文》为历代选家所推重。曾作《鲁山令元德秀墓碑》,颜真卿书,李阳冰为篆额,后人争相模写,传为“四绝碑”。著有 《李遐叔文集》。此集为李华殁后,由后人所辑。共四卷。卷一为赋、序、书、颂、赞,卷二为论、铭、传、碑,卷三为记、墓志铭、墓表、墓碣铭,卷四为文、诔、碑铭、杂著、诗。前有独孤及序。其诗富于辞采,文词绵丽,精采焕发,实可与古人相匹敌。萧颖士见其所著《含元殿赋》,以为在景福之上,灵光之下。《旧唐书》称“李华有文集十卷”。独孤及序则称“自监察御史以前十卷,号为前集。其后二十卷,有一百四十四篇赋、颂、诗、表等,为中集。”又称 “他日继于此而作者当为后集。”盖其时李华尚在,但卷数却不合。但《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均未著录,则说明南宋时原本已佚。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曾录有 《李遐叔文集》一种,系旧抄本,不分卷。有独狐及序,附深肃送序祭文,顾没祭文。此书有 《四库全书》本。
伤科大成
赴濂著,字竹泉,清朝京江(今江苏镇江)人。 此书成于1875年,本书为作者“积数十年精 力,博采群书”加以本人经验,撰著成编。全 书分12卷,首论先看穴道吉凶、看伤吉凶和死诊法。后分摸骨法、接骨法、端骨法、提骨法、 按摩法、推拿法、接骨入骱用手巧法,分别介绍 各种手法治疗骨折与脱骱的方法。最后论述 跌打引经用药法和应用诸方,全书载方45首。
薛刚反唐
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并斩于市。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李显,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全部传记。
因明入正理论疏抄略记
因明入正理论疏抄略记,一卷,唐智周撰,日本胤兼题记,又云因明论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