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祚

- 姓名:薛凤祚
- 别名:字仪甫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益都金岭镇(今淄博)人
- 出生日期:1599
- 逝世日期:1680
- 民族族群:
薛凤祚[zuò](1599-1680) ,清代历算学、经学家。字仪甫,益都金岭镇(今淄博)人。其父近洙,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授中书舍人。值魏忠贤乱政,辞官归,遂隐居不出,以孝行介节为乡里所重。凤祚是明诸生,孝友,承其家学。曾师事鹿忠节及孙奇峰,著《圣学心传》,发明“认理寻乐”之旨,《四书说》宗孙奇峰《四书近指》之旨。又“病世之宗姚江者,内心性而外学问,无致用之实”(《清儒学案·夏峰学案》)学问无所不究,而尤长于天文历算。初学于魏文魁,主持旧法。顺治中,学西学,在江宁见到波兰人穆尼阁,尽学其知,译其《天步真原》中《论交食》一卷。梅文鼎为之订正,独行于世。其历法专推日月交食,绘有弧三角图三,其一有北极出地,有日距赤道,有时刻而求高弧;其二有日距天顶正午黄道,有黄道与子午圈相交之角,而求黄道高弧交角;其三有黄道高弧交角,有高下差而求东西南北之差;书末绘日食食分一图。后又与汤若望游学,所学日精。自著《算学会通》,其中正集12卷,考验28卷,致用16卷;考验部中论交食一卷,又称《天学会通》,梅文鼎为之订正,而行于世。其历法之算,简捷精密,以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天正冬至为元,以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三分五十一秒五微为岁实,黄赤道交度有加减,恒星岁行五十二秒。凤祚精研西法,虽学穆尼阁,但不墨守穆氏之学。同时吴江的王晓庵,亦治天文历法,故有“南王北薛”之称。凤祚贯通中西,不愧为一代历算学家。另著有《两河清汇考》八卷,详究黄河、运河之道,载河湖泉水数目,黄河职官夫役道里之数及历代至清初治河成绩,援据古今,疏证明确。还著有《车书图考》1卷,《气化迁流》8卷,皆切于世用。
〔正 史〕
薛凤祚,字仪甫,淄川①人。少习算,从魏文魁游,主持旧法。顺治中,与法人穆尼阁②谈算,始改从西学,尽传其术,因著《算学会通正集》十二卷,《考验》二十八卷,《致用》十六卷。其曰对数比例者,乃西算以假数求真数之便法也;曰中法四线,以西法六十分为度,不便以十进位,改从古法,以百分为度,所列止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故曰四线。其推步诸书:曰太阳太阴诸行法原,曰木火土三星经行法原,曰交食法原,曰历年甲子,曰求岁实,曰五星高行,曰交食表,曰经星中星,曰西域回回术,曰西域表,曰今西法选要,曰今法表,皆会中、西以立法。以顺治十二年乙未天正冬至为元③,诸应皆从以起算,以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三分五十七秒五微为岁实④,黄、赤道交度有加减,恒星岁行五十二秒,与《天步真原》法同,梅文鼎谓其书详于法,而无快论以发其趣,盖其时新法初行,中、西文字辗转相通,故词旨未能尽畅。然贯通其中、西要,不愧为一代畴人之功首云。
凤祚定岁实秒数为五十七,与奈端⑤合,与穆尼阁以为四十五秒者不同,则其学非墨守穆氏可知。或讥其谨守穆尼阁成法,依数推衍,非笃论也。
《清史稿·薛凤祚传》卷五○六
[注 释]
①淄川:县名。治所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②法人穆尼阁:穆尼阁为波兰传教士。③以顺治十二年乙未天正冬至为元:即以顺治十二年(乙未年)的冬至(在公元1656年1月18日前后)这一天为计算起点。天正(zheng),指冬至。④岁实:一年的实际长度,即回归年长度。⑤奈端:即牛顿(Isaac Newton)的异译。
[相关史料]
薛凤祚,字仪甫,淄川人也。少从魏文魁游,主持旧法。顺治中,与西洋人穆尼阁谈算,始改从西学,尽传其术。……故词旨未能尽畅也。
论曰:国初算学名家,南王①北薛并称,然王非薛之所能及也。晓庵贯通中西之术,而又频年实测,得之目验,故于汤、罗②新法诸书,能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仪甫谨守穆尼阁成法,依数推衍,随人步趋而已,未能有深得也。
清·阮元《畴人传》卷三六
[注 释]
①南王:指王锡阐王晓庵。②汤、罗:分别指德意志传教士汤若望和意大利传教士罗雅谷。
猜你喜欢的书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简称《切韵指南》。等韵学著作。一卷。元刘鉴撰。成书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刘鉴,字士明,自署关中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自序说“仆于暇日,因其旧制,以成十六通摄。作检韵之法,析繁补隙,详分门类,并私述玄关六段,总括诸门,尽其蕴奥,名之曰《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与韩氏《五音集韵》互为体用。诸韵字音,皆由此韵出也。”可见此书是参照《五音集韵》的声韵系统而作。《切韵指南》分十六摄,以摄统韵注明内外转
墨庄漫录
笔记。南宋张邦基撰。十卷。邦基字子贤,高邮(今属江苏)人。邦基事迹不详,生活于宣和至绍兴年间,所居曰墨庄,因取为书名。内容多记杂事,士大夫轶闻,或评述诗文。书前有自序,称其性喜藏书,常榜其寓所名为“墨庄”,因而取作书名。书中多记士林轶事,间及考证与诗文评述。其中考证唐宋人诗的文字异同、典故出处,多有可取。《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杂家类。明高儒《百川书志》入小说家类。常见有《四部丛刊三编》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德隅斋画品
中国画品评著作。北宋李廌著。一卷。成于元符元年(1098)。主要版本有《说郛》本、《詹氏画苑补益》本、《宝颜堂秘笈》本、《百川学海》本、《丛书集成》本、《涵芬楼秘笈》本、《画品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画学集成》本等。主要记宗室赵令畤官襄阳,行橐中所藏唐五代以及北宋名画二十二件,如萧衍、范琼、孙位、张南本、赵公祐、勾龙爽、厉归真、徐熙、郭忠恕、石恪、赵昌、李公麟、包鼎等。
唐宋词格律
词律专著。龙榆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版。收150余调,分平韵、仄韵、平仄韵转换、平仄韵通叶、平仄韵错叶等五格。每一词牌都说明产生来历和演变情况,附有“定格”、“变格”。并标明句读、平仄和韵位。间或指出适宜表达何种情感及其中某些特定的句法和字声。每一词格附有一至数首词做范例,供参考比较。书后附张珍怀据《词林正韵》分部改用佩文韵标目的《词韵简编》。是书可帮助读者较全面地理解唐宋词的体制,并可作唐宋词选本阅读。《诗词曲格律》 文体学读物。陈锋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该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词谱、词韵等格律常识,是供初学者用的通俗读物。
现果随录
凡四卷。清代戒显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系记述撰者所见所闻之因缘故事。共一○三则。内容大多为明末清初湖州、杭州、抚州等江南地方僧俗间之善恶果报故事。书中特别强调念佛功德,此外有关净土往生之思想亦极浓厚。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二十卷,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特明提婆破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