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

海明威
  • 姓名:海明威
  • 全名: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 出生日期:1899年7月21日
  • 逝世日期:1961年7月2日
  • 民族族群: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区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到堪萨斯市《星报》当见习记者。1918年5月,作为美国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开赴前线。7月在意大利负伤,获得勋章。1919年初回国,担任一家杂志编辑。两年后,作为《多伦多明星日报》驻欧记者赴法国。在侨居巴黎的美国名作家斯泰因、庞德、菲茨杰拉德等人帮助和鼓励下,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923年第一部著作《三个短篇和十首诗》由巴黎一家非正式出版社出版。次年,《我们的时代》一书由巴黎另一家非正式出版社出版。1926年他的成名作、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出版,书中以低沉的情调和色彩缤纷的笔触描写战后“迷惘的一代”,成为该派作品的代表作家。他的新编短篇小说《没有女人的男人》于1927年问世,奠定了他作为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两年后,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与读者见面,并于1933年拍成电影。作品叙述他在意大利的战场经历,从批评战争宣传出发,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精神价值,表现了作者悲观失望的情绪。在艺术价值上,它显示了文体简练、情景交融、善用独白讽喻的“海明威风格”。20年代末,返回美国,先后居住在佛罗里达州基威斯特岛和古巴的哈瓦那郊区。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以记者身分前往报导战事,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叛军,支持共和政府,为影片《西班牙大地》撰写解说词(1937),发表剧本《第五纵队》(1938)。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回哈瓦那创作并发表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1941年,他偕夫人来中国报导抗日战争,会见过宋庆龄等人。1944年,作为《柯里尔》杂志记者赴欧报导欧洲战事。其间曾率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被指控违反记者不得参加战斗的日内瓦协定而受审,结果无罪释放,后获军方颁发的铜质勋章。1942年,《丧钟为谁而鸣》一书改编成为由名演员英格利·褒曼和贾利·古柏主演的电影《战地钟声》,蜚声世界。他的另外三部小说《麦康伯的爱情》、《我的老人》(改名为《内心》)和《有钱人和没钱人》(改名为《溃点》)分别于1947、1949和1950年拍成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返回古巴,发表《渡河入林》(1950)和《老人与海》(1952)两部中篇小说,后者于1953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1956年开始为《生活和展望》杂志撰稿。1957和1958年他的两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老人与海》先后拍成电影。古巴革命后,他于1959年与夫人迁回美国,定居于爱达荷州凯奇湖。晚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铁质代谢紊乱等多种病症,医治无效,精神忧郁。1961年7月因久病不愈而绝望,以双筒猎枪自杀。1985年,他的遗著,长篇小说《伊甸园》出版,该书描写20年代一个心理变态的三角恋爱故事,通过离奇曲折的情节展现了他自己的隐衷和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的书

读书分年日程

读书分年日程

元程端礼撰。凡三卷,《纲领》一卷。程氏有感于时人教育子弟读书时不懂方法、不讲程序、不得要领而编撰。《纲领》一卷提纲挈领地标出为人、修身、读书治学、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正文三卷,前二卷有“读书工程”之称,从8岁入学前开始,依次叙述读书学习的步骤、程序,每个阶段应阅读的书目及具体教授方法、学习要求,对批点经书的方法,也做了详尽明了的介绍。后“国子监以示郡邑校官,为学者式”(《元史·程端礼传》)。并列举了大量他所推荐的参考阅读书目和导读要点。实际上,该“读书工程”是当时在学士子的课程表,犹似今日的教学计划。第三卷收录王柏《正始之音》、朱熹《学校贡举私议》、《调息箴》及程氏自撰的《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其中《正始之音》是王柏在贾昌朝《群经音辨》、郑樵《六书略》等小学著作基础上钞编而成的关于声韵和六书的著作。程氏的老师史蒙卿曾把朱熹的读书方法概括为“读书六法”,即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系用力。程氏《读书分年日程》以此为宗旨。王重民认为,程氏《工程》“在与课程进度表相适应的各门功课的参考阅读书目单之外,还有更广泛的总书目。这种更广泛的总书目,就是清代龙启瑞的《经籍举要》、张之洞《书目答问》的先声了”(《中国目录学史》第3章第7节)。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本及《丛书集成》本等。

古今名医方论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喜读《内经》、《难经》 以及仲景之书。集古今名医方论,删繁择要,结合其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收录清以前历代名医之方及自订方一百三十余首。每方先载方名,次论主治,再介绍药物及服法,最后选有代表性的占今名医有关论述。

血匕首

血匕首

这是我的老友霍桑在早年时代,初试侦探学术时的纪录之一。
他这一次的尝试,虽也遭遇了不少曲折困惑,结果却到底是成功的;而且成绩的优异,不但使他在侦探界上奠定了不拔的基础,又引起了他服务人群的兴趣,使他获得了发挥他的聆音察理,窥幽抉微的天才的机会,终于在社会间建立了不朽的光荣。因为自从我将霍桑从事侦探的经验公开发表以后,在我国传统上不容讳言的司法界的黑暗面,多少给予一些刺激而逐渐地革新。

石匮书后集

石匮书后集

明末清初张岱撰。张岱,字宗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兵南下,入剡溪山著书。文笔清新,时杂诙谐。在其自撰墓志铭中有“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及“好精舍、好美婢……”12“好”等文字。作品多写山水景物。自明崇祯元年(1628)起,自行编著明史,取材截止于明熹宗末年,五易其稿,历时27年,勒定成书,名《石匮书》。清康熙初年,在友人谷应泰处看到崇祯朝邸报,又续成后集。《石匮书后集》全书63卷(其中8卷有目无书),有《烈皇帝本纪》、《烈皇后本纪》、《献愍太子本纪》三本纪、《烈二王世家》、《明末五王世家》、《戚畹世家》三世家及五十七列传。书中对袁崇焕、史可法、张煌言等抗清人物均立专传,并予以颂扬。同时,大力宣扬忠于明朝的人物和事迹。撰有“死义”、“殉难”等列传10余个,表现了对明朝无限怀念、眷恋的感情。但对农民起义军却极端仇视,诬蔑为“乱贼”、“逆贼”、“盗贼”,将李自成归入“盗贼列传”,即使如抗清名将李定国等也不为立传。由于是当代人写当代史,且采用部分少见资料,故此书对研究明末史实有一定参考价值。《石匮书后集》在清朝原为禁书,以钞本流传。乾隆二十年(1755)始有许景仁作序的初刻本。乾隆六十年有金烜再刻本。以后还有嘉庆二十五年朱文然刻本,兴德十四年陈锦刻本,1918年绍兴印刷局印本(此书线装一册,蔡元培作序)等。1959年中华书局用杭县叶景葵卷庵藏书重新排印出版。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

二卷。唐代释道宣撰。《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一书,道宣作于乾封二年(667)。总述祇树园中共有六十六院,大门之东,东门之西,自分七院。东门之东,自分九院。大门之西,分七院。西门之西,分六院。正中佛院之内,有十四所。绕佛院外为僧院,三方绕院。中院东门之左自分五院,开为七院。佛院之东自分六所。大院西巷门西,自分六院,寺大院四角内各一院。寺大院东,大路之左,为供僧院。通过此图经大体可了解古代印度一般寺院的建筑布局。现见载版本有天津刻经处根据日本续藏经而作的刻本。

成实论

成实论

梵名Satyasiddhi -s/a^stra 。凡十六卷。又作诚实论。诃梨跋摩(梵Harivarman )着,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间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成实宗之根本经典。‘成实’即‘成四谛之实’之意。论中说明宇宙各种现象之存在皆为无实体之假象,最后终归于空,修如是观可体解四谛之理,以八圣道灭除所有烦恼,最后到达涅槃。内容分发聚(序论)、苦谛聚、集谛聚、灭谛聚、道谛聚(以上为本论)等五聚,计二○二品。发聚共三十五品,先论述佛、法、僧三宝,后说造论之理由及四谛之法义,并列举佛教有关有相、无相等十种重要异说,以示明本论之立场。苦谛聚共五十九品,说明五受阴(五取蕴)之苦,并详叙色、识、想、受、行。集谛聚共四十六品,说明苦因与业、烦恼。灭谛聚共十四品,披沥本书独特之见解,即谓灭尽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可达于涅槃之境界。道谛聚共四十八品,说明灭苦而实现涅槃之方法,为禅定与智慧。其中,智乃空无我之真智,系灭烦恼后所得者;此外,复言及空与无我之实践。本论之立场取二世(过去及未来)无论、性本不净论、无我论等,且说人法二空;全书之教说不仅网罗部派佛教(小乘佛教)重要教理,亦含有大乘之见解;又多立于经量部之立场,以排斥说一切有部之解释。在佛教史上,被认为是由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过渡时期之重要著作。古来对本论究竟为大乘或小乘时有争论,如南朝梁代之三大法师站在般若、法华、涅槃诸经立场,判定本论为大乘论,嘉祥大师吉藏一派则断定本论为小乘论。南北朝时一度出现专讲此论之成实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