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

朱松
  • 姓名:朱松
  • 别名:字乔年,号韦斋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097
  • 逝世日期:1143
  • 民族族群:

朱松(1097一1143)南宋学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字乔年,号韦斋,朱熹父。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历政和、尤溪尉,监泉州石井镇。绍兴四年,召试馆职,中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著作佐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司勋、吏部郎等。反对秦桧议和。出知饶州,未上,卒。松好学,师事罗从彦,以传二程之学,他注重实践,主张学以致用。他说:“夫仕而忘学,如农夫快一朝之饱而释终身之耕,殍于沟中,可立而俟。然则仕而志学,犹饱而念耕,亦不足道也!”(《宋元学案·豫章学案》)他推崇《大学》、《中庸》,认为只有“《中庸》出于孔氏家学。《大学》一篇,乃入道之门,其道以为欲明明德于天下,在致知格物以正心诚意而已”。然“其说与今世士大夫之学大不相近,盖此学之废久矣!”(同上)他认为自从周道衰废,杨朱、墨子虽得罪于圣人,但仍是学仁义之学者,只是失之而已。至于申不害、韩非、张仪、苏秦之学盛行,士大夫才开始真正“决裂圣人之藩墙,以阿流俗之所好”(同上),其后直至汉文、景以至于今,盛而未衰。所以他大声疾呼,士大夫应“以斯文为己任,起而唱之”,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以德为车,而志气御之,则朝发轫乎仁义之途,而夕将入大学之门,以躏中庸之庭也”。(同上)他推崇二程及司马光之学,认为二程之学推本子思、孟轲,以《中庸》为宗,司马光之学则考正经史,深于治道,尊德教,贱功利,奖名节。这两家学说,“皆卓然有功于圣人之门”(同上)。政治上,他认为“父子主恩,君臣主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而今日之士,溺于俗学,不明君臣大义,因此处于成败之间,则常有苟生自恕之心,而闇于舍生取义之节,致使在伦理思想方面,他感慨“三纲沦坠,而有国家者无所恃以为安”。因此应“鉴既往之失,深以明人伦、励名节为先务”。(同上)黄宗羲评价他说:“豫章(罗从彦)称韦斋才高而智明,其刚不屈于俗,故朱子之学虽传自延平,而其立朝气概,刚毅绝俗,则依然父之风也。”松与李侗、邓启、胡宪、刘勉之、刘子翚等友善。将卒,嘱子朱熹往受学焉,终成一代大儒,为两宋理学集大成者。著有《韦斋集》12卷。

朱松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是海克尔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海克尔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关于生命产生与演化的一系列命题,既有哲学的思辨、对终极命题的探讨,又充分结合了生物学、解剖学的实证及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理论,从而建构起一套独具特色的体系。《生命的奇迹》由著名文史学家、校勘学家刘文典于20世纪初年译出,本书的译出和刊行,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鲁迅、陈独秀、马君武在内的众多人物都曾对其有较高的评价。

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

本书以书信体形式写成,其中也夹杂了日记、回忆录、会议记录、军事传单等,借罗马众人之笔描绘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生。奥古斯都本名屋大维,是恺撒的外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养子和继承人。这个男孩纤瘦的身影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条路来——他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由。36岁时,屋大维获得尊号“奥古斯都”。奥古斯都全力维护着罗马的秩序与和平,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女称作“我的小罗马”。凭着对这二者的爱,他在权谋倾轧的罗马世界中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中国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潘光旦研究中国传统家族的专著。1937年成书,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从家谱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入手,即以明清两朝嘉兴地区的望族为研究对象,讨论嘉兴人才辈出与其地有名望的家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望族在氏族通婚、存续时间等方面的特点。 该书的主体部分由3类图表构成,①作者从《嘉兴府志》《嘉禾征献录》以及大量嘉兴及其邻郡家谱、乡会试硃卷、年谱中钩稽出的嘉兴91个望族的血系分布图,并从4个方面叙述了这些望族的情况:氏族的由来;氏族的世数、人数等;与他族发生婚姻关系的次数;关于该族盛衰兴替的论证。②以第一类图为基础绘制的一张嘉兴望族之间血缘网络图,呈现出这些望族之间存在的婚姻关系。③这91个望族世泽流衍(世代相承的久远程度)情况的统计表。通过这些史料的整理和组织,作者认为嘉兴望族之间的血缘网是产生嘉兴人才的重要来源,这一论断的得出反映了潘光旦的优生学思想,即择优的婚姻选择有利于优良的才智、心理性情和特殊才能的遗传。 本书的研究方法在当时颇具开创性,即运用统计、图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传统望族的氏族结构、通婚状况、存续时间进行量化分析,从而直观地呈现出望族的形态和特征,是社会科学方法在历史研究中运用的典范。

十七史蒙求

十七史蒙求

《十七史蒙求》是宋代王令编纂的一部历史类蒙学教材,其编纂特点是在突出育人功能的同时,又在传播历史知识和培养史学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十七史蒙求》仿照李翰《蒙求》的形式,采用四言韵语,上下两句对偶,生动地介绍了许多历史典故,富有教育意义。如:“宋璟第一,李广无双。燕许手笔,李杜文章。”“石苞当相,卫青封侯。误点作蝇,落笔画牛。”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

洞玄灵宝丹水飞术运度小劫妙经

元始天尊述大小劫运,劝人诵经、建斋、炼丹以飞升。《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著录此经。经中有太上大道君,礼请中有涂炭叩头仪式,又有嘉平二十三年之纪年。曹魏、前赵、南凉嘉平年号皆无二十三年,可能数字有误。总之,疑该经出自六朝。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

凡十卷。明代如卺集。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系节略宋代普济所编之五灯会元而成。因五灯会元卷册浩繁难读,机缘峻险,如壁立万仞,致上根之人咋舌,下根之人无所措,故唯取其显明简直,编成此书,俾使人人皆得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