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兢

吴兢
  • 姓名:吴兢
  • 别名:字西斋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 出生日期:670
  • 逝世日期:749
  • 民族族群:

吴兢(670—749)唐史学家、文学家。字西斋。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少时就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周时,入史馆编国史,拜右拾遗。玄宗时,历任水部郎中、谏议大夫、卫尉少卿兼修文馆学士、太子左庶子,封为长垣县男爵。开元十七年,以书事不当贬为荆州司马,后累迁台(浙江临海)、洪(江西南昌)、饶(江西鄱阳)、蕲(湖北蕲春东北)四州刺史,迁相州(河北临漳西南)长史、封襄垣县子爵,天宅初改官名为邺郡太守,后任恒王李瑱傅。吴兢为人耿直,直言敢谏,修史能秉笔直书。初与刘知几等撰《武后实录》,所述张昌宗诱说张说陷害魏元忠事,直书不讳,后张说为相,屡请更改,予以拒绝。吴兢修史四十余年,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撰有《齐史》十卷、《梁史》十卷、《陈史》五卷、《周史》十卷、《隋史》二十卷、《唐春秋》三十卷、《唐书备阙记》十卷、《太宗勋史》一卷、《贞观政要》十卷、《睿宗实录》五卷、《中宗实录》二十卷,与刘知几等续成《高宗天后实录》三十卷,重修《则天皇后实录》二十卷,纪传体国史《唐书》一百一十卷,为《旧唐书》提供了史料。现仅存《贞观政要》十卷。其书分类编辑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房玄龄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及政治设施。其史书叙事简约,世称“良史”。所著尚有《乐府古题要解》,向为乐府诗研究者所重视,流传至今。另《全唐诗》收录其诗二首,《全唐文》收录其表疏十四篇。《旧唐书》均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禹贡会笺

禹贡会笺

地理文献考证。清徐文靖撰。十二卷。文靖字位山,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乾隆间举博学鸿词不第。官翰林院检讨。著有《周易拾遗》、 《竹书统笺》等。是书引蔡西山传而续之为笺。于乾隆十八年(1753)成书,约十万字。首列《禹贡》山水总目,以《水经》所载为主,附论于后;次分十八图,各系以说。所解先引蔡沈《书集传》,次为其各家之说,而断以己意。其论三江以南江、北江、中江为正,论九江在浔阳非洞庭筹条,皆不囿于蔡传之说。

南华真经章句余事

南华真经章句余事

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是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景元以江南古藏本,徐铉、葛湍 校天台山方瀛宫藏本,徐灵府校成玄英《解疏》中太一宫本,张 君房校文如海《正义》中太一宫本,张君房校郭象《注》中太一 宫本,张君房校散人刘得一《注》,江南李氏书库本和张潜夫《补 注》,校勘国子监景德四年印本,得349异字。九家今皆不存,本 书是宝贵的校勘资料。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云笈七签》卷119录。元始天尊劝人洞观无空。
 

武则天外史

武则天外史

武则天外史二集二十八回 存题“不奇生著”。二集,各有图四幅,无评。正文半叶十三行,行三十二字。无书坊与刊行年代。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演武则天事,未见。黄摩西《小说小话》谓: “颇有依据,笔亦姚冶,可与《隋炀艳史》相匹,非《浓情快史》、 《如意君传》、 《狄公案》等所能望其项背也。”作者不详。所提《浓情快史》为清代作品,此书可能亦出于清代。

古今长者录

古今长者录

八卷。明黄文炤撰。黄文炤,字季弢,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县)人。万历中诸生。全书共八卷,辑录自周、秦以迄明代忠厚长者之事,皆取其一节,共二百六十余节,末附别品六则。后附:王达撰《笔畴》、蒋永撰《读书简要》。此为清乾隆八年宁都曾洲西园校刊本,有清人彭士望评阅。于每人之事大至只取其中一节,所以关于其人品则不甚别择。书末附有《别品》六则,专辑看似浅薄而实际是厚道者之事。作者导俗之心甚善,但其书不免陷入芜杂。有明刊本。

大灯国师语录

大灯国师语录

凡三卷。全称龙宝开山特赐兴禅大灯高照正灯国师语录。又作大灯语录、大灯录。日本临济宗僧宗峰妙超(1282~1337)撰,性智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卷上、卷中辑录有大德寺语录、崇福寺语录、颂古、拈古、大灯国师行状等,卷下题名‘特赐兴禅大灯国师参详语要’二篇,内容包括雪窦语录中事、举古、勘辨、后录、雪峰和尚塔铭并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