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

吴儆
  • 姓名:吴儆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休宁(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125
  • 逝世日期:1183
  • 民族族群:

吴儆[jǐng](1125~1183),宋文学家。原名吴偁,字恭父(陈亮《送吴恭父知县序》),避秀邸讳改今名,字益恭,号竹洲先生,休宁(今属安徽)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明州鄞县尉。乾道二年,知安仁县。淳熙初,通判邕州,秩满入对,擢知州事,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与朱熹、张栻、吕祖谦等道学家相友善,张栻称其“忠义果断,缓急可仗”。以亲老乞祠,得主管台州崇道观。七年,起知泰州,转朝散郎致仕。十年卒,年五十九,宋理宗宝祐中,追谥文肃。工诗文,程珌谓其词章“峭直而纡馀,严洁而平澹,质而不俚,华而非雕”(《竹洲集序》)。《四库全书总目》亦称其诗文“意境劖削,于陈师道为近,虽深厚不逮而模范略同,盖以元祐诸人为法者”(卷一五九)。其《上蒋枢密书》论战和守之俱非,《与汪楚材书》论伊川之徒皆有卓识,《宰相论》论宰相之才,均为其文章风范之代表。诗如“未说因风翻柳絮,须看和月上梅花”(《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人家深蔽树,野水阔浮空”(《弋阳道中》),“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亦自清新喜人,而豪迈之气自不可遏,与东坡诗风相近(吕午《兰皋诗集跋》)。词作不多,以抒写宦情淡薄、归隐情趣、湖光山水最为真切,词风学苏轼,而较为平实简淡。《满庭芳》(水满池塘)、《浣溪沙》(十里青山泝碧流),描绘江南风光,清丁丙以为“置之白石集中亦无以辨”(《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著有《竹洲文集》二十卷,今存明弘治六年吴雷亨刊本、明万历七年吴瀛刊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二十九首。《全宋诗》卷二一二九至二一三○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四九六三收有其文。事迹见程卓《竹洲先生吴公行状》(明万历刊本《吴文肃公文集》附录)、《宋史翼》卷一四。

吴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死后

死后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警方在追查一件子虚乌有的凶杀案时,却发现了一件意外死亡的真相,并成功阻止了另外一件正在实施中的罪行。

通鉴地理通释

通鉴地理通释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南宋王应麟(1223—1296)撰。十四卷。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治今浙江宁波)人。淳祐进士。历官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等。博洽多闻,宋代著名学者,于史地考证尤精。著有《通鉴地理考》等。成书于宋亡之次年(1280)。有明崇祯中毛晋刻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主要依据《资治通鉴》所载地名。考订了历代州城、都邑、各国形势、唐代河湟十一州、后晋十六州。所考古今地理,并不仅限于《通鉴》中的地名。征引浩博,考核详明。对山川险要、战守利害的叙述更为突出。

火莲经

火莲经

火莲经(又名淮南王王行火莲经),一卷,汉 刘安 撰。见存《藏》外外丹书集成。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原不题撰人。从内容看,当系元代武当山道士所撰。八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书中第一卷记述玄帝(真武)降生及修道成真故事。谓玄帝乃先天始炁所化,黄帝时托生为净乐国大子,生而神明。后放弃王位,遇紫元君授以无极上道,至均州太和山(即武当山)修炼,功成飞升后,奉上帝之命降妖伏魔。第二至八卷主要记述宋代真武灵应故事,谓宋太祖于瀛州建北极七元四圣祠,真武感降,助宋朝统一天下;又称真武下降,辅佐狄青平定西番南蛮;宋仁宗于内庭建真武祠堂等等。从中可见宋代崇奉真武神之事实。又本书中对宋元时武当山之玄帝神迹及宫观祠庙亦有所记述。

尉迟恭单鞭夺槊

尉迟恭单鞭夺槊

元杂剧剧本。简名《单鞭夺槊》。无名氏撰。又作尚仲贤或关汉卿撰,皆无据。末本。尉迟恭,字敬德,为隋末刘武周手下勇将,惯用竹节水磨鞭,有万夫不当之勇;被唐元帅李世民率徐世勣等围在介休城。世民爱其勇,欲招降之。敬德谓,唯主公刘武周死后方降。世勣等用反间计杀死武周,传首敬德。敬德出降。世民为取敬德牌印回京。世民弟三将军李元吉,曾在赤瓜峪被敬德打过一鞭,怀恨在心。敬德今降,欲报一鞭之仇。趁元帅不在,诬敬德欲反,下入牢中,世勣赶回元帅,放出敬德。元吉畏罪,谎称敬德已走,自己持槊赶上,敬德举鞭便打,被自己夺鞭擒回。敬德谓,我可骑马空拳,让三将军持槊来赶,试能擒否。演武场中,元吉欲擒敬德,3次均被敬德夺槊而坠马。洛阳单雄信领兵欲犯,世民领世勋等往讨。值世民等观察洛阳城池际,单雄信出,追赶世民至榆科园。世勣为救世民,死拽雄信袍褂不放,雄信念世勣故人,不忍杀害,割袍断义。正危急时,敬德赶到,一鞭将单雄信打伤,夺其枣木槊,救出世民。此剧事出《唐书》尉迟恭本传。正末前为李世民,后为探子。为迁就四折一楔子的体制,第四折徐世勣又教探子将敬德救主事复述一遍,是为蛇足。今京剧《御果园》内容与此相同。“御果”为“榆科”之误。现存主要版本有:《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钞校本,《元曲选》本。

庄严菩提心经

庄严菩提心经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菩提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为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与元魏吉迦夜所译之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之意趣相同。内容系解说菩提心行,明示十波罗蜜、十地,及各地所属之三摩地、地相所得之陀罗尼等;卷末并一一阐明十波罗蜜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