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 姓名:张华
- 别名:字茂先
- 性别:男
- 朝代:西晋
- 出生地: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
- 出生日期:公元231
- 逝世日期:299年
- 民族族群:
张华(公元231—299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少时孤贫,自为牧羊。勤奋好学,博通经籍。初为太常博士,任佐著作郎。晋受禅,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张华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知,力主伐吴,多有建树。惠帝即位,为太子少傅,名重一时,以德望被杨骏忌,不与朝政。骏诛后,被贾后所用,拜右光禄大夫,累中书监,封壮武郡公。赵王伦、孙秀废贾后,华被杀。著有《女史箴》、《博物志》等。
〔正史〕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华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乡人刘放亦奇其才,以女妻①焉。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少自修谨。造次②必以礼度。勇于赴义,笃于周急③。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陈留阮籍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由是声名始著。
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④,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朝议表奏,多见施用,遂即真。晋受禅,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
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能诸掌。武帝尝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帝甚异之,时人比之子产。
初,帝潜⑤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其后,祜疾笃,帝遣华诣祜,问以伐吴之计,语在祜传。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运漕,决定庙算⑥。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贾充等奏诛华以谢天下。帝曰:“此是吾意,华但与吾同耳。”时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华独坚执,以为必克。及吴灭,诏曰:“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傅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
华名重一世,众所推服。晋史及仪礼宪章并属于华,多所损益⑦,当时诏诰皆所草定,声誉益盛,有台辅之望焉。而荀勖自以大族,恃帝恩深,憎疾之,每伺间隙,欲出华外镇。会帝问华:“谁可托寄后事者?”对曰:“明德至亲,莫如齐王攸。”既非上意所在,微为忤旨,间言遂行⑧。乃出华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抚纳新旧,戎夏怀之。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遣使朝献。于是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
朝议欲征华入相,又欲进号仪同。初,华毁征士冯恢于帝,紞即恢之弟也,深有宠于帝。紞尝侍帝,从容论魏、晋事,因曰:“臣窃谓钟会之衅,颇由太祖。”帝变色曰:“卿何言邪⑨!”紞免冠谢曰:“臣愚冗瞽言,罪应万死。然臣微意,犹有可申。”帝曰:“何以言之?”紞曰:“臣以为善御者必识六辔盈缩之势⑩,善政者必审官方控带之宜(11),故仲由以兼人被抑,冉求以退弱被进,汉高八王以宠过夷灭,光武诸将由抑损克终。非上有仁暴之殊,下有愚智之异,盖抑扬与夺使之然耳。钟会才见有限,而太祖夸奖太过,嘉其谋猷,盛其名器,居以重势,委以大兵,故使会自谓算无遗策(12),功在不赏,辀张跋扈,遂构凶逆耳。向令太祖录其小能,节以大礼,抑之以权势,纳之以轨则,则乱心无由而生,乱事无由而成矣。”帝曰:“然”紞稽首曰:“陛下既已然微臣之言,宜思坚冰之渐,无使如会之徒复致覆丧。”帝曰:“当今岂有如会若乎?”曰:“东方朔有言‘谈何容易’。《易》曰‘臣不密则失身’。”帝乃屏左右,曰:“卿极言之。”紞曰:“陛下谋谟之臣,著大功于天下,海内莫不闻知,据方镇、总戎马之任者,皆在陛下圣虑矣。”帝默然。顷之,征华为太常。以太庙屋栋折,免官。遂终帝之世,以列侯朝见。
惠帝即位,以华为太子少傅,与王戎、裴楷、和峤俱以德望为杨骏所忌,皆不与朝政。及骏诛后,将废皇太后,会群臣于朝堂,议者皆承望风旨(13),以为“《春秋》绝文姜,今太后自绝于宗庙,亦宜废黜”。惟华议以为“夫妇之道,父不能得之于子,子不能得之于父,皇太后非得罪于先帝者也。今党其所亲,为不母于圣世,宜依汉废赵太后为孝成后故事,贬太后之号,还称武皇后,居异宫,以全贵终之恩。”不从,遂废太后为庶人。
楚王玮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卫瓘等,内外兵扰,朝廷大恐,计无所出。华白帝以“玮矫诏擅害二公,将士仓卒,谓是国家意,故从之耳。今可遣驺虞幡使外军解严,理必风靡。”上从之,玮兵果败。及玮诛,华以首谋有功,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章紫绶。固辞开府。
贾谧与后共谋,以华庶族,儒雅有筹略,进无逼上之嫌,退为众望所依,欲倚以朝纲,访以政事。疑而未决,以问裴頠,頠素重华,深赞其事。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闇主虐后(14)之朝,而海内晏然,华之功也。华惧后族之盛,作《女史箴》以为讽。贾后虽凶妒,而知敬重华。久之,论前后忠勋,进封壮武郡公。华十余让,中诏敦譬,乃受。数年,代下邳王晃为司空,领著作。
及贾后谋废太子,左卫率刘卞甚为所信遇,每会宴,卞必预焉。屡见贾谧骄傲,太子恨之,形于言色,谧亦不能平。卞以贾后谋问华,华曰:“不闻。”卞曰:“卞以寒悴,自须昌小吏受公成拔,以至今日。士感知己,是以尽言,而公更有疑于卞邪?”华曰:“假令有此,君欲如何?”卞曰:“东宫俊乂如林,四率精兵万人。公居阿衡之任,若得公命,皇太子因朝入录尚书事,废贾后于金墉城,两黄门力耳。”华曰:“今天子当阳,太子,人子也。吾又不受阿衡之命,忽相与行此,是无其君父,而以不孝示天下也。虽能有成,犹不免罪,况权戚满朝,威柄不一,而可以安乎?”及帝会群臣于式乾殿,出太子手书,遍示群臣,莫敢有言者。惟华谏曰:“此国之大祸。自汉武以来,每废黜正嫡,恒至丧乱。且国家有天下日浅,愿陛下详之。”尚书左仆射裴頠以为宜先检校传书者,又请比校太子手书,不然,恐有诈妄。贾后乃内出太子素启事十余纸,众人比视(15),亦无敢言非者。议至日西不决,后知华等意坚,因表乞免为庶人,帝乃可其奏。
初,赵王伦为镇西将军,扰乱关中,氐羌反叛,乃以梁王肜代之。或说华曰:“赵王贪昧,信用孙秀,所在为乱,而秀变诈,奸人之雄。今可遣梁王斩秀,刈赵之半,以谢关右,不亦可乎?”华从之,肜许诺。秀友人辛冉从西来,言于肜曰:“氐羌自反,非秀之为。”故得免死。伦既还,谄事贾后,因求录尚书事,后又求尚书令。华与裴頠皆固执不可,由是致怨,伦、秀疾华如仇。武库火,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
及伦、秀将废贾后,秀使司马雅夜告华曰:“今社稷将危,赵王欲与公共匡朝廷,为霸者之事。”华知秀等必成篡夺,乃距之。雅怒曰:“刃将加颈,而吐言如此!”不顾而出。华方昼卧,忽梦见屋坏,觉而恶之。是夜难作,诈称诏召华,遂与裴頠俱被收。华将死,谓张林曰:“卿欲害忠臣耶?”林称诏,诘之曰:“卿为宰相,任天下事,太子之废,不能死节,何也?”华曰:“式乾之议,臣谏事俱存,非不谏也。”林曰:“谏若不从,何不去位?”华不能答。须臾(16),使者至,曰:“诏斩公。”华曰:“臣先帝老臣,中心如丹(17)。臣不爱死,惧王室之难,祸不可测也。”遂害之于前殿马道南,夷三族,朝野莫不悲痛之。时年六十九。
华性好人物,诱进不倦,至于穷贱侯门之士有一介之善(18)者,便咨嗟称咏,为之延誉。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华所。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
惠帝中,人有得鸟毛长三丈,以示华。华见,惨然曰:“此谓海凫毛也,出则天下乱矣。”陆机尝饷华鲊,于时宾客满座,华发器便曰:“此龙肉也。”众未之信,华曰:“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既而五色光起。机还问鲊主,果云:“园中茅积下得一白鱼,质状殊常,以作鲊,过美,故以相献。”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华之博物多此类,不可详载焉。
后伦、秀伏诛,齐王冏辅政,挚虞致笺于冏曰:“间于张华没后入中书省,得华先帝时答诏本草。先帝问华可以辅政持重付以后事者,华答:‘明德至亲,莫如先王,宜留以为社稷之镇。’其忠良之谋,款诚之言,信于幽冥,没而后彰,与苟且随时者不可同世而论也。议者有责华以愍怀太子之事不抗节廷争。当此之时,谏者必得违命之死。先圣之教,死而无益者,不以责人。故晏婴,齐之正卿,不死崔杼之难;季札,吴之宗臣,不争逆顺之理。理尽而无所施者,固圣教之所不责也。”冏于是奏曰:“臣闻兴微继绝,圣王之高政;贬恶嘉善,《春秋》之美义。是以武王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诚幽明之故有以相通也。孙秀逆乱,灭佐命之国,诛骨鲠之臣,以斫丧(19)王室,肆其虐戾,功臣之后,多见泯灭。张华、裴頠各以见惮取诛于时,解系 解结同以羔羊并被其害,欧阳建等无罪而死,百姓怜之。今陛下更日月之光,布维新之命,然此等诸族未蒙恩理。昔栾郤降在皂隶,而《春秋》传其违;幽王绝功臣之后,弃贤者子孙,而诗人以为刺。臣备忝在职,思纳愚诚。若合圣意,可令群官通议。”议者各有所执,而多称其冤。
太安二年,诏曰:“夫爱恶相攻,佞邪丑正,自古而有。故司空、壮武公华竭其忠贞,思翼朝政,谋谟之勋,每事赖之。……华之见害,惧以奸逆图乱,滥被枉贼。其复华侍中、中书监、司空、公、广武侯及所没财物与印绶符策,遣使吊祭之。”
初,陆机兄弟志气高爽,自以吴之名家,初人洛,不推中国人士,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华诛后,作诔(20),又为《咏德赋》以悼之。
华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
《晋书》卷三六
〔注释〕
①妻:此为嫁。②造次:拜访。③周急:帮助急难。④未拜:未及到任就职。⑤潜:秘密。⑥庙算:古人在办大事前,先至庙中占卜凶吉,故称。⑦损益:增删。⑧间言遂行:谗言得以实现。⑨何言邪:为何这样说?⑩六辔盈缩之势:驾驭六马的进退情况。(11)控带之宜:何处应该重点控制的情况。(12)算无遗策:预测时没有遗漏。(13)承望风旨:观望动静。(14)闇主虐后:昏庸的君主,暴虐的皇后。(15)比视:传视。(16)须臾:一会儿。(17)中心如丹:忠心耿耿。(18)一介之善:很小的优点。(19)斫丧:斫同砍,意为沦丧。(20)诔:为死者写的悼念文章。
张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淀君:战国的贵妃
本书讲述的是丰臣秀吉之妻茶茶(淀君)一生的故事。本书主角茶茶,是织田信长妹妹阿市夫人之女。她年少时曾数次经历城池被攻陷、家破人亡的惨事。小谷城陷落之际,母亲阿市带着茶茶和两个妹妹阿初、小督逃出城去。不久后,其母阿市改嫁,却又和继父死于丰臣秀吉之手,而随后,她又被丰臣秀吉看中,成为了杀母仇人的侧室。成为日本最有权势之人丰臣秀吉的侧室,并为他生下继承人秀赖。然而不久秀吉病逝,丰臣家在与德川家争夺天下的斗争中败北。最后,茶茶与秀赖一同,在大坂城陷落之日自尽。
中国佛教研究史
本书收录作者二十余篇有关佛教及佛教与西域、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一些佛学名篇的说解的文章,对中国的佛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本书包括的文章有: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之初输入、印度佛教概观、佛陀时代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佛教与西域、又佛教与西域、中国印度之交通、印度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读《导部宗轮论述记》、说《四阿含》、说《六足》、《发智》、说《大毗婆沙》、读《修行道地经》等,供读者阅读参考。
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
《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简明、客观、朴实的印度通史类著作。共分为二十七篇,内容涉及印度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印度文明的孕育形成,到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莫卧儿帝国等历代王朝的更替,从印度历代君主的文治武功,到印度近代的民族解放运动,论述了印度国家、民族、文化形成的曲折过程,展现了印度文明的伟大创造、珍贵遗产及其对亚洲和整个世界的深远影响。
法华三大部科文
法华经三大部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日本山阴题记,玄义科五卷。文句科六卷,止观科五卷。
维摩经疏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六卷。(1)北淡76,首尾均残,存六百零三行。所释为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经》之《佛国品第一》(首残),《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2)P.2049,首尾俱全,系卷三。所释为《弟子品第三》。(3)P.2040,首尾俱全,系卷六。所释为《香积佛品第十》至《嘱累品第十四》。(4)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533号,首尾均残,存六百九十五行,应属卷一。此疏原著不全,故全疏科分不清。疏释各品时,大体均以辩来意、解品名、释文义三门进行。文内大量引用各种佛教著作,兼引僧肇之《注维摩诘经》与慧远之《维摩义记》。释文并参考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并在一些方面引征了唯识派的观点。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敦煌遗书出土后,P.2049、2040两号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研究者或认为此疏是敦煌著名佛教学者昙旷的著作。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佛一时在维耶离乐音树下。与大菩萨三万六千比丘八万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诸眷属天龙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众会中。说此法已。大众皆闻无不欢喜。是名即为结愿神咒即薄伽梵。说咒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