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

段祺瑞
  • 姓名:段祺瑞
  • 别名:字芝泉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安徽合肥人
  • 出生日期:1865年3月6日
  • 逝世日期:1936年11月2日
  • 民族族群: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皖系军阀首领。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65年3月6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初九)生。1885年考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1889年毕业后赴德国学习军事。次年回国,先后任北洋军械局委员、威海随营武备学堂教习。1896年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诙油炒嫖湮烙揖餮米馨臁?1901年底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段任北洋军政司参谋处总办,曾带兵到广宗县镇压景廷宾起义。1903年清廷成立练兵处,段被任命为练兵处军令司正使,成为袁世凯扩编北洋军的重要帮手。段与冯国璋、王士珍被人们称为"北洋三杰"。1904年段兼常备军第三镇翼长,后调任第四镇统制、署第三镇统制兼督理北洋武备各学堂。1909年调充第六镇统制。次年调任江北提督,加侍郎衔,驻江苏清江。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召段入京任第二军军统,驰往湖北镇压革命。旋署湖广总督并任第一军军统兼领湖北前线各军,驻孝感。南北和谈期间,段于1912年初秉承袁世凯意旨率北洋将领四十六人,两次电促清廷退位。3月,袁世凯继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1913年,段一度代理国务总理,调兵镇压二次革命。此后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领河南都督,调集豫、鄂、皖等省军队镇压白朗起义。


1915年5月,他因不满袁世凯自为帝制,称病辞职。护国军兴,袁于1916年 3月22日被迫取消洪宪帝制,请段复出,任参谋总长。4月,段代徐世昌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6月,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实权。北洋军阀逐渐分化为直、皖两系,段是皖系的首领。总统黎元洪非北洋出身,为段所轻视,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间的权力之争,日渐加剧。


1917年因对德宣战问题发生冲突,黎下令免去段的总理职务,段则策动督军团倒黎。张勋以调解黎段冲突为名,带兵进京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乱平,黎被迫去职,段迎原副总统冯国璋代理总统,自任总理,但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同年9月孙中山联合滇、桂等省实力派,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段决定对南方用兵,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受到冯国璋为首领的直系的阻挠,11月段被迫辞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职务,但他策动督军团主战,迫冯请段复出和对南方用兵。当北洋军占领湖南衡阳后,直系将领吴佩孚于1918年8月接连发出罢战主和通电,并攻击段政府的亲日卖国政策,直皖矛盾加剧。9月冯国璋代理总统期满下台,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任总统,段亦去总理职专任参战督办。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军败北,段去职移居天津。此后,段与奉系张作霖及南方孙中山联合反对直系统治,至1924年10月,奉系联合冯玉祥部打败直系,段被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他召集"善后会议"以抵制孙中山所主张的国民会议。


1926年3月18日,段竟然唆使执政府卫队向北京各界人民反帝请愿队伍开枪,死伤百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4月段又图谋联合奉、直,打击冯玉祥国民军,事泄段逃入东交民巷使馆区,因不为吴佩孚、张作霖所重视,遂退居天津租界当寓公,自号正道居士。


1933年2月段移居上海,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

段祺瑞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论文杂记

论文杂记

文论著作。近代刘师培著。原载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日至十月二十日(1905年2月23日至11月16日)《国粹学报》(上海)第1期至10期,正文前有作者《自序》。一卷。共二十四则。所论诗文上自先秦,下迄清末,涉及各种文体。其论力主“文笔说”,推崇骈文,与桐城派主张迥异。所论作家按《汉书·艺文志》所列先秦诸子的“九流十家”分类,如论魏晋南北朝诸家时即指曹植诗温柔敦厚近于儒家,陶渊明诗澹雅冲泊近于道家,谢灵运诗琢磨研炼近于名家,左思诗雄健英奇近于纵横家。论唐宋诗时称李白为纵横家之诗,杜甫为儒家之诗,孟浩然、苏轼为道家之诗,王维、储光羲为农家之诗,黄庭坚为法家之诗。以时代论,则谓西汉文多阴阳家言,汉魏文多法家言,六朝文多道家言,隋唐文多小说家言,宋代文多儒家言,明末文多纵横家言,清代文多名家言。所论虽有牵强之处,却也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他如判明文学著作与实用文字之区别,倡导“文言合一”,以为文学是进化的等论述都有积极意义。然亦有门径狭窄,过于趋尚古奥之弊。原载1905年《国粹学报》,1928年印行单行本,1934年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将其与《中古文学史》合为一书标点出版,1962年又将其收为郭绍虞、罗根泽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种。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

唐《艺文类聚》卷4引本经文,敦煌遗经斯3061《太上洞玄 灵宝中元玉京玄都大献经》与本经部分相当。玄嶷《甄正论》卷 中曰道士刘无待造《大献经》。吉冈义丰《道教と佛教第三》推测 本经或出自萧梁,唐道士刘无待进行了加工。《敦煌と中国道教》 中石井昌子称其为六朝古灵宝经。秋月观暎《三元思想的形成》认 为本经撰于隋末唐初。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述罪人地狱受苦之 由,劝人依三元大献法,拔度亡灵。有释文,发挥经义。

养生辨疑诀

养生辨疑诀

养生著作。唐·施肩吾撰。文中明确指出“学道可以长生”,进而说明习练气功应“先须知其本,知其本则末无不通”,本者即“神由形住,形以神调”、精神稳定于形体之内,形体与精神和调。指出练功时应当节食调神定气, “泯思虑”,“任神庐微微”,久久行之则“元气自然遍体”, “外气不入,内气不出,兀然与天地同体”。重视人体元气,强调“精留于身则身生,精施于人则生人”。认为“服饵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又不知“草木金石之性,不究四时顺逆之义”的轻率作法,会导致欲求养生延年,反受金石之毒,而“伤和气,远不出中年之内,疾害俱生”,对修练气功又应用药物摄生、防病治病者是有益的告诫。

乾巽子

乾巽子

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三卷,今尚有三十三篇小说散见于《太平广记》里,内容涉及文人轶事以及鬼怪妖狐的奇闻异事,有简洁的琐记杂录,也有内容丰实的长篇故事。程毅中在《唐代小说史》中言:“《乾巽子》是一部兼有志人、志怪和杂记琐事的小说集,它有综合性。

万古青春

万古青春

杨朔著。作于1954年春,收于《杨朔散文选》。1950年10月,作者随中国铁路工人组成的一支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写下了许多优秀战地通讯和散文。本篇记叙的是黄继光式的一级英雄李家发的英雄事迹。李家发才十九岁,生性开朗乐观,天真纯朴,爱憎分明,虎劲十足,作战时英勇顽强,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在1953年7月12日的轿岩山攻坚战中,李家发冒着敌人密集的机枪,一马当先,奋勇冲击,在弹绝伤重的危急情势中,为消灭机枪据点,开辟部队前进的道路,他在“拖着伤脚炸掉一个小地堡”后,即毅然决然地用自己的身子扑向大碉堡的机枪射口,战士们终于冲上主峰,夺得胜利。作者通过记叙李家发的生动故事和英勇牺牲的壮烈场面,热情地讴歌了志愿军战士宽阔的革命胸怀、视死如归的英雄性格,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刻画人物富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人物牺牲时的形象描绘有浮雕效果;景物描写渲染了人物美丽的精神境界。文中把英雄比作一支“最美丽的歌子”,充满着诗意,耐人吟味。

鸯崛摩经

鸯崛摩经

佛说鸯崛摩经,一卷,增一阿含经力品之别出,西晋竺法护译。小乘部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