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

- 姓名:茨威格
- 全名:斯蒂芬·茨威格
- 性别:男
- 国籍:奥地利
- 出生地:维也纳
- 出生日期:1881年11月28日
- 逝世日期:1942年2月22日
- 民族族群: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德语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到西欧等地游历, 在巴黎结识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 深受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发表了反战的诗体悲剧 《耶米雷亚》 (1917), 并和罗兰一起从事反战活动。1918年后长期隐居萨尔茨堡, 埋头写作。他以诗歌创作开始其文学活动, 早期受印象主义及里尔克等人影响, 但主要成就在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重要的传记如写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三位大师》 (1920) 及 《罗曼·罗兰》(1921)、为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作的《同精灵的斗争》(1925),还有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人作的传记《精神疗法》(1931)。他对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学说颇感兴趣, 在创作中进行了细致的性格、心理刻画。他主要的中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恐惧》 (1925)、《感觉的混乱》 (1927)、《人的命运转折点》 (1927) 及 《象棋的故事》(1941)等。他的中短篇小说多描写孤独的人的奇遇及他们为不可知的命运和神秘的力量所左右而毁于某种热情, 著名的如《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茨威格曾于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4年被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籍。1940年又移居巴西。他在新环境中感到越来越孤独和失望,于1942年2月22日与妻子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双双自杀。他的遗作, 回忆录《昨日的世界》(1942)及未完成的传记《巴尔扎克》 (1946) 都先后得以出版。
猜你喜欢的书
殉教
《殉教》是三岛由纪夫自杀前的第三部自选短篇集。收入的短篇作品皆通过反时代的主人公,象征性地描绘了三岛文学的中心主题--对罗马式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日常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寻求现代的"贵种流离"(有着尊贵血统的人被命运捉弄,遭到流放)和异类孤立的意义。
回浪湾
卡特琳娜的爷爷十分富有,可他突然暴死一只留下了一座破庄园,接着庄园里怪事不断:无人之处飞出枪弹射死了大孙女婿,小孙女也几次差点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莫普拉
《莫普拉》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46年。该小说描写一个封建家族的两个后代莫普拉和艾德梅的爱情故事。莫普拉在艾德梅的启迪下,改变了封建观念和流寇恶习,结成互敬互爱的夫妻。 该小说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和抨击。故事以莫普拉家族为背景,莫普拉家族中分长幼两支。长支中,孤儿贝尔纳由七个独身的叔叔看管。幼支的于贝尔骑士只有一个女儿爱德梅。双方已断绝来往。爱德梅被骗入莫普拉,贝尔纳爱上了她。骑上队围剿了莫普拉,贝尔纳的五个叔叔战死,两个逃跑。贝尔纳带爱德梅逃出。爱德梅把他带回家,并劝他改掉恶习。爱德梅与参加战争获得荣誉归来的贝尔纳在一起猎狐时遭到枪击,被误认为是凶手的贝尔纳被判了死刑。爱德梅在法庭上宣布了与贝尔纳的爱情。后来查出真凶原来是贝尔纳的两个叔叔。最终,于贝尔临终成全了两人的婚姻。
坤舆图说
中国古代地图的说明书。二卷。清南怀仁撰。南怀仁,西洋人,康熙中,宫钦天监监正。本书上卷自坤舆至人物,分十五条,皆言地之所生。下卷记载海外诸国道里、山川、民风、物产、分为五大洲,最后是西洋七奇图说。与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大体相同,亦时有出入。此书虽有所粉饰,但不全属虚构。
未生怨经
全一卷。三国时代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作未生冤经。内容系叙说佛陀在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之频婆娑罗王为其子阿阇世(未生怨)太子所害之史实。频婆娑罗王于受幽禁期间,欣喜佛陀之教法,虽受幽禁,然对于阿阇世之恶行亦不愠怒。
阿罗汉具德经
一卷,宋法贤译。是说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者。与增一阿含经之弟子比丘尼品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