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美

梅里美
  • 姓名:梅里美
  • 全名:普罗斯佩·梅里美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巴黎
  • 出生日期:1803年9月28日
  • 逝世日期:1870年9月23日
  • 民族族群:

普罗斯佩·梅里美(Prosper Merimee,1803年9月28日-1870年9月23日),法国小说家。生于巴黎一个画家的家庭。从小就培养了对艺术的热爱和精微的鉴赏能力。1819年中学毕业,进入巴黎大学学法律。大学期间,他钻研语言学和各国的古典文学、哲学,这使他在成为一个作家之前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大学毕业后进入商业部任职。1822年结识了斯汤达,并深受其影响。1825年用假名发表了《克拉拉·加楚尔戏剧集》,作品具有异国情调和轻快自然的风格,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古典主义的戏剧法则,获得成功。1827年发表了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抒情民谣集《独弦琴》。1828年他的第一部重要的作品历史剧《雅克团》出版,1829年,又出版了著名的历史小说《查理九世时代軼事》,继《雅克团》之后,再一次表现了他强烈的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感情。1829年连续写出了一批成功的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马第奥·法尔哥讷》、《达芒哥》等。1830年以后梅里美被任命为历史文物总督察官,在发掘、整理和保存法国古代文物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个时期,他发表了中篇小说《高龙巴》和《嘉尔曼》,这是两篇最能体现他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的作品。第二帝国时期,梅里美成为上议院议员,从此,他作为文学家和学者的生命实际上已经终结。梅里美的文学生涯正处在法国资产阶级文学从浪漫主义发展到批判现实主义的时期,这使他成为一个承受了浪漫主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

猜你喜欢的书

天真时代

天真时代

又名《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小说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讲述了贵族青年纽兰·阿切尔在传统女性梅·韦兰和自由奔放的艾伦·奥兰斯卡之间艰难抉择并最终走向成熟、实现自我的故事。阿切尔出身于正宗的上流家庭,他在不可动摇的传统习俗中长大,循规蹈矩地过着有闲阶级的平静生活,他与大家闺秀梅·韦兰的婚事也称得上金玉良缘。但这位年轻绅士与他的同类稍有不同,他喜欢读书,喜欢思考,见过更多的世面。因而,他对于传统习俗的束缚与压抑有较深的感受,对墨守成规的枯燥生活不时产生反感。于是,当焕发着自由精神的埃伦·奥兰斯卡出现时,他被她深深吸引,并由同情转为爱慕。奥兰斯卡也因阿切尔的真诚相助而对他倾心。然而,面对威力强大的社会传统习俗,他们的爱情注定逃脱不了悲剧的结局。

传家集

传家集

宋代诗文别集。一名《温国文正公文集》。80卷。司马光著。司马光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此书是作者生平所著诗文的汇集。卷1为古赋,卷2至卷15为各体诗歌,卷16为制诰,卷17为表,卷18至卷57为章奏,卷58至卷63为书启,卷64、65为论,卷66、67为各体杂文,卷68至卷70为序,卷71、72为记传,卷73为题跋,卷74为迂书,卷79、80为碑铭、墓志、行状、祭文。附录收作者的本传,墓志、神道碑与年谱。司马光散文质朴简洁,少用骈偶,有西汉散文古朴自然的风格,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集中有《迂书》1卷,是晚年以迂叟自号而写下的语录格言。如“迂叟曰:天之所不能为而人能之者,人也;人之所不能为而天能之者,天也。稼穑,人也;丰歉,天也”,明快简洁,富有哲理。有明刊本,康熙中蒋氏刊本(名《司马温公集》82卷),乾隆六年陈宏谋校刊本,《万有文库》第二集据陈本排印本,《四库全书》本(无附录),《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

草堂雅集

草堂雅集

十三卷。元顾瑛 编。曾编次 《玉山名胜集》。其人早擅文章,又广交宾客,四处名士多延至于玉山草堂。因仿段成式《汉上题襟集》之例,编唱和之作为此集。自陈基至释自恢凡收七十人,又仿元好问《中州集》例,各为小传,亦有仅载字号里居者。各据其实,不虚标榜。凡与顾瑛唱和者,即附顾瑛作于其后,与他人赠答而非与瑛游者,所作可取,亦附录。集中收数十人之诗,具其生平梗概,一代精华,略备于是。此本于清代较罕见,朱彝尊仅于吴门陆其清家一见。入《四库全书》时,为抄本,虽云采进。疑是陆家藏本。有《四库全书》 本。

净土三部经音义集

净土三部经音义集

凡四卷。日本信瑞编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七册。本书系注释净土三部经中之梵语及难解之字、句、名相等。

大乘庄严宝王经

大乘庄严宝王经

梵名Avalokites/vara -gun!a-ka^ran!d!a-vyu^ha ,西藏名Za-ma-tog-bkod-pa 。凡四卷。又称庄严宝王经。宋代天息灾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说观自在菩萨之威力化现及六字大明陀罗尼‘唵(om!)么(ma)抳(n!i)钵讷铭(padme)吽(hu^m!)’之功德。现存之梵本系一八七三年出版于加尔各答。至于西藏译本,据传,西元四、五世纪顷,藏王曾自空中得此经,其后,派遣端美三菩提自尼波罗(今之尼泊尔)得梵本而携返,译成藏文。

大乘缘生论

大乘缘生论

一卷,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缘生论》同,实小乘之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