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元

- 姓名:吴长元
- 别名:字太初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仁和(治今杭州市)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长元(约公元一七七o年前后在世)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字太初,别号西湖安乐山樵。浙江仁和(治今杭州市)人。乾隆年间,久住北京,为公卿讎校文艺,以著述自娱,是一位饱学的潦倒文人。继朱彝尊编《日下旧闻》和乾隆敕编《日下旧闻考》之后,他编纂了清代北京的地理志书——《宸垣识略》。又作《燕兰小谱》,该书主要以咏颂当时京都名旦王湘云所绘墨兰及诸士大夫赓和之作,故名《燕兰小谱》。全书共五卷,除第一卷外,二、三两卷系为44位名享北京的花部旦角演员所写,并先设传略,后以七言诗咏之,卷四为20位雅部演员传记;卷五为演员轶事及杂咏,还忠实地记述了甘肃西秦腔之别名、乐器配置、音乐特点、演唱特色以及在京盛传的情形,为后世研究西秦腔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猜你喜欢的书
张长史集
诗文集,南朝齐张融(444—497)撰。一卷。融字思光,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刘宋时,初历新安王中郎参军,迁封溪令。举秀才,对策中第,为仪曹郎。高帝萧道成建元初,任司徒右长史,建武四年卒。善文辞,孔稚圭曾从他学诗。其诗以《别诗》著名。曾泛海至交州,于海上作长赋《海赋》,文词诡越,独标逸韵。自序曰:“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又戒其子曰:“吾文体屡变,变而复奇。”故《诗品》说他:“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所著甚丰,有《玉海集》、《大泽集》、《金波集》等凡八十卷,皆散佚。明张溥辑刊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九要论
《九要论》又名《岳武穆九要论》,是一篇武学经典,其包含九篇,有数理结构,内容包括一贯,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进,八身,九步。从其武学思想和所用术语来看,无疑是来自心意六合拳的理论体系,从与《九要论》合抄在一起的《心意要诀》和《交手法》这两部分来看,更是与心意六合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内容基本上都是出自《心意六合拳谱》,字句皆相同。那么,《九要论》与《心意六合拳谱》孰早孰晚,谁是谁的发展演变呢?心意拳谱的《六合十大要》已经系统整理了心意拳的内容,其十则为:一曰三节,二曰四梢,三曰五行,四曰身法,五曰步法,六曰手法、足法,七曰上法、进法,八曰顾法、开法、截法、追法,九曰三性调养法,十曰内劲法。《六合十大要》的体系不仅有理论的,也有技术的,每一篇都能够指导修习,互相之间没有联系,是各自独立的,这与《九要论》有本质的差别。
越缦堂读书记
笔记。近代李慈铭著。不分卷。系由云龙辑录《越缦堂日记》中有关读书札记编成。由辑本民国间曾经排印,但并未发行,建国后商务印书馆据原辑及李氏二种日记原书,加以补订、标点,重新分类排列,分为“哲学思想”、“政治·社会经济”、“历史”、“地理”、“科学技术”、“军事”、“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综合参考”、“劄记”十二类,出版行世。此书可见作者一生学问成就,其中“确有一些前人所未发的创见,往往能在短短数语中击中要害,又能触类旁通,剖析入微,而不流于琐屑的考证”(排印本出版说明)。内“文学”部分篇幅最多,内容最富,评诗文总集如《唐文粹》、《明诗综》、《历朝诗集》,评诗文别集如《柳河东集》、《白氏长庆集》、《樊川文集》、《袁中郎全集》等,皆有卓识。论清代诗文家尤多,亦有较高参考价值。有1959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63年中华书局用商务印书馆纸型重印。
近代笔记过眼录
《近代笔记过眼录》内容大致有:中国现代警政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内幕,晚清教育制度和教官生涯的写实,学部留学生的考试,书吏的贪污腐败情况;慈禧太后深宫祷雨和一次内廷召对的细节,官府断案的谬误,史念祖、英果敏、僧格林沁的军事生涯;咸同年间江南战乱后的残破景象,厘税制度建立后的腐败现象,以及科考中的大挑以貌取人、八股与策论并考的趣谈,官场失态的笑料,张之洞被欺购赝鼎,李鸿章未掌文衡为憾事,状元及第的殊荣,赛金花身陷囹圄纪事,谈八字、星象与算命,“刺字”残忍谈,颐和园掌故,等等。这些内容多是笔记作者的亲闻亲历,是不易觅得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而且文笔生动流畅,读来赏心悦目。
佛母般泥洹经
全一卷。刘宋慧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述佛母大爱道比丘尼入灭送终等有关之事迹。西晋白法祖译之大爱道般泥洹经为本经异译,较本经详细。
法印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出于杂阿含经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