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塞

- 姓名:缪塞
- 全名:阿尔弗雷德·德·缪塞
- 性别:男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10年12月11日
- 逝世日期:1857年05月02日
- 民族族群:
阿尔弗雷德·德·缪塞(Alfred de Musset,1810年12月11日—1857年05月02日),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1852年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第一本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集》(1830)已体现出浪漫主义倾向;异国情调,强烈的感情和疯狂的欲望; 爱情、 嫉妒、背叛、 血腥复仇,构成诗集的基本内容。这部作品为缪塞带来诗人的声誉。
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大资产阶级窃取政权。缪塞创作的基调变得激奋,对现实表示极为不满。第二本诗集《椅中景》(1832)极力宣扬诗人所追求的自由思想,并对寡头政治大加揶揄。长诗《洛拉》(1833)的主人公是个“世纪病”患者:否定过去,忽视现实,没有未来,悲观失望,郁郁寡欢。在抒情长诗《四月之夜》(即《五月之夜》、《十二月之夜》、《八月之夜》和《十月之夜》,1835~1837)中,诗人又进一步“歌颂”了人的孤独感。《四月》被誉为世界浪漫抒情诗的杰作。
早期用散文写的剧本以细致的心理分析著称,如《威尼斯之夜》(1830)、《毋以爱情为戏》(1834)等。触及社会政治问题较深的剧本是《洛伦扎西奥》(1834)。主人公是个悲剧性的孤独者:内心空虚,自我分裂,最后是无谓的牺牲。
1835年发表了著名的讽刺诗《出版法》。1836年,缪塞发表其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小说开头部分描绘了王朝复辟时期青年一代的精神面貌。他们看到周围的自私自利和卑鄙无耻,深感自己无能为力,陷入悲观主义泥潭,对未来失去信心。长篇小说的男主人公奥克塔夫开始是完好的,相信人们的善良,可是一旦看到包围他的全是难以克服的丑恶和欺骗,他随波逐流,在荒淫无耻的中心巴黎,纵欲作乐,最后不仅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幸福,而且断送了自己的情人。缪塞并未提出医治“世纪病”的任何处方。小说尖锐提出的社会问题, 以及深细的心理分析,使它在缪塞的整个创作中占有一席独特的地位。
缪塞还写过一些短篇故事,但题材并未超越个人感受的范畴。
猜你喜欢的书
星际迷航
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中,地球上的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的需求已远远超出土地供应量。而这时,科学技术也有了极大的飞跃,时空隧道取代了宇宙飞船,担负起了向其他星球输送移民的任务。罗德·沃尔克这个高中生,选择了一门叫做“高级生存”的课程,这门课程的结业考试是将参试者送往一个陌生的且存在着敌对生物的星球上生存2~10天。在这段时间中,参试者要靠自己携带的各种装备生存,也可以与他人组队,但是得不到来自地球的任何帮助。最终,谁能活下来,谁就通过了考试。但是,当把这些参试者送到陌生星球后,恰巧赶上了超新星爆发,超新星使时空发生了裂变,用于召回参试者的时空隧道出现了故障。罗德·沃尔克在那里生活了10天后,没有发现任何召回他们的迹象,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被困在了这个荒无人烟的星球上。在这里考试的幸存者慢慢聚集起来,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境。罗德·沃尔克成为了他们的首领,一个75人左右的稳定群落由此形成。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遵循着祖先的脚步,建起了一整套社会制度。他们盖起了城堡、选举了政府、建立了法律、开发了农田、驯养了动物、繁衍了后代,并对纺织、冶炼等工业领域进行了初步开发。几年后,地球再度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并将他们召回地球,他们辛辛苦苦创造的文明被瓦解了。罗德·沃尔克,成为了唯一一个坚持留下来守护所创文明的人。他的姐姐和他的生存课老师最终改变了他的想法,说服他重返地球。故事的最后,罗德·沃尔克成为了一名移民开发管理者,他准备领导他的团队向另外一个星球进发。
太史公书义法
近代孙德谦撰。民国时期重要的《史记》学研究著作。孙氏此书的研究方法既非史料考证(如赵翼、梁玉绳),亦非文章评论(如吴见思、牛震运),而是致力于探讨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史法”与“体例”,即所谓“义法”。共五十篇,不仅揭示了司马迁“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的著史意图;亦从“义法”着眼,对《史记》的编纂体例、史料剪裁、书法运用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同时,通过揭示《史记》的“义法”,此书对一些《史记》学上长期争论不休的疑案也提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本草经集注
中国古代本草学著作。陶弘景约撰于南北朝南齐永元二年 (500) 前后。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现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其一出土于敦煌,存卷一 “序例”部分,曾于1915年题名 《开元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影印入 《吉石庵丛书》,1955年上海群联出版社题名为 《本草经集注》再次影印。其二出土于新疆吐鲁蕃,仅存燕屎等4种药物残文。其内容除《神农本经》365种药物之外,又增入了《名医别录》所载药物365种,共730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
西湖佳话
清代话本小说集。全称《西湖佳话古今遗迹》。16卷。无名氏撰;题“古吴墨浪子搜辑”。有康熙十二年(1673)金陵王衙精刊本,卷首有西湖全图1幅,西湖佳景10幅,用五色套板印,极精美。又有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卷首有乾隆十五年东谷老人序。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了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新一版。全书均以西湖名胜为背景,叙述了16个人物的故事。各自成篇。合为16篇。书中记述的16个人物可分为5个类型:一类是抗敌保国的英雄于谦、岳飞,他们一个生于西湖,一个葬于西湖,英勇反抗民族压迫,终因诬陷被杀。一类是文学故事人物苏小小、文世高、冯小青、白娘子、他们生于西湖,长于西湖,为了爱情进行了执意的追求,有的悲惨的结束了生命。一类是隐居的林逋、骆宾王,他们全都隐于西湖,不趋炎附势,有着极高的文学才华。一类是道教和佛教中的人物:葛洪、济颠、远公、圆泽、莲池,他们全都活动于西湖。一类是白居易、苏轼、钱镠,他们全都在杭州主过政,为西湖的建设建立了功绩,西湖也留下了他们的不朽佳作。这部小说集的作者不肯蹈袭前人,全书大都根据民间传说进行创作,情节完整,故事性较强,告诫说教的意味相对较少,笔调干净、朴素,时时流露出对美丽湖山的热爱。此书流传颇广,日本在文化元年(1804)曾有刻本《通俗西湖佳话》问世。
往生要集
三卷。也称为《往生集》。源信撰。成书于宽和元年(九八五)四月。在比睿山横川首楞严院隐居的源信,收集了一百六十多部佛教经典、论疏到九五二文的要文,为了往生极乐净土,念佛的实践是最重要的,由此确立了净土教的基础。代表平安时代的佛教书。永观二年(984)一月开始写,半年后写完。
续原教论
续原教论,明 沈士荣著,二卷,金陵刻经处,辩论宋儒谤佛之言。最为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