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法兰

- 姓名:麦克法兰
- 全名:查尔斯·麦克法兰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99年
- 逝世日期:1858年12月9日
- 民族族群:
查尔斯·麦克法兰(Charles Macfarlane 1799年-1858年12月9日)苏格兰作家,麦克法兰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小说一直重印到二十世纪。但到1916年,他作为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声誉早已不再。塔特萨尔被麦克法兰的轶事中记录的19世纪上半叶著名和不那么著名的人物的名字所吸引。 除了《文学生活回忆》(1917)中的记载外,人们对麦克法兰知之甚少。他出身高地人,可能出生在伦敦。他告诉我们,1809年斯潘塞·佩西瓦尔被谋杀的那天,他正在威斯敏斯特散步,1815年,当他还是个男孩的时候,他去了葡萄牙。从1816年到1827年,他住在那不勒斯,在那里他结识了珀西·比西·雪莱,结识了约翰·济慈,并与当地贵族混在一起。1820年,他出版了一卷诗集,并为《伦敦杂志》撰稿。1828年,他前往黎凡特,在那里他在君士坦丁堡认识了拜伦的回忆录作者朱利叶斯·米林根。1829年,他回到伦敦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游记,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经常光顾约翰·默里出版社,他的一些轶事就是从那里得到的。
1829年冬天,麦克法兰在布莱顿养病,在那里他成为了威廉·斯图尔特·罗斯的挚友。19世纪30年代,他结婚并结识了历史学家乔治·利利·克雷克,他与麦克法兰的长期出版商查尔斯·奈特一起与他们交往。这三个人与实用知识传播协会关系密切,麦克法兰与克雷克合作,为该协会创作了《乔治三世统治时期的英国图史》(1841-44)。不久之后,奈特放弃了出版业务,麦克法兰发现自己陷入了财务困境,当时他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需要养活。
1848年,麦克法兰带着他的长子查尔斯(1832-72)第二次前往黎凡特,这次经历让他得以写了两本书。回来后,他把家人安顿在坎特伯雷。1850年,亨利·布鲁厄姆(麦克法兰曾在SDUK工作过)组织了一次捐款,以支付查尔斯前往印度的费用(在印度,他将在勒克瑙围城战中脱颖而出)。1854年,麦克法兰的妻子夏洛特-艾米丽去世。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在1855年的《回忆录》序言中,他形容自己“跛脚失明”——大部分手稿都由一名抄写员代笔。1857年6月,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提名下,他被接纳为“济贫院贫苦兄弟”,十八个月后去世。
麦克法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是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时代小说,作者是山冈庄八。本书主要讲述了织田信长从统一尾张到重立将军、控制京畿,最后在事业巅峰遭部将背叛,梦断本能寺的悲壮一生。日本畅销巨著《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冈庄八,以文学化的传奇之笔再现了织田信长从统一尾张到重立将军、控制京畿,最后在事业巅峰遭部将背叛,梦断本能寺的悲壮一生和狂傲盖世的独特个性。笔法轻快,情节跌宕起伏,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节孝集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附有语录1卷,事实1卷。徐积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为20卷,而《宋史·艺文志》载有《徐积集》30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旧本首载《事实》一卷,后附《语录》一卷,景定甲子淮安州学教授翁蒙正合编刊行。明嘉靖间淮安兵备副使刘祐又依据翁蒙正本重刊。”本集第1至14卷为古诗,第15至26卷为律诗,第27卷为古律诗(均系挽词),第28至30卷为各体杂文。其文奇谲恣肆、不主故常,正如《直斋书录解题》所引,“东坡谓其诗文怪而放,如玉川子。”《四库全书总目》谓:“今观其集往往纵逸自如,不可绳之以格律,轼所论者诚然。然其文虽雅俗兼陈、利钝互见,颇有似于卢仝,而大致醇正,依经立训,不失为儒者之言,则非仝之所及也。”本集传世版本有元刻明补本,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刘祐刻本,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山阳丘迈刻本,清康熙六十年锡山王邦采刻本。各本都是文集30卷,附语录1卷、事实1卷;元刻明补本另附有《本朝名臣言行录》1卷,《皇朝东都事略卓行传序》1卷,《诸君子帖》1卷。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
三卷。又作《曹洞五位显诀》、《重编曹洞五位》。宋代慧霞编。全书收录晦然和尚序、慧霞序、广辉的《重集洞山偏正五位曹山拣语》并序、《洞山五位显诀》、《天童四借颂》、《逐位颂》、《宝镜三昧》、《汾阳广智歌》、《曹山三种堕四种异类》等。收入《续藏经》。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唐北天竺沙门无能胜译,佛临涅盘,化现力士降螺髻大梵,说咒。
贤劫经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园时,答覆喜王菩萨之请问,首先说诸种三昧(梵sama^dhi ,巴同,精神集中之最高境地)及其功德,次言八万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胜功德,又列举贤劫(现在住劫)期中所出现之千佛名称及所居之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寿量、三会之众数等,最后叙及传持本经之各种功德。然汉译本文字艰涩,阅读困难,故研读者少。此经于各种佛名经中,乃最早之汉译本,故保有最古之型态,译出后即受到相当之重视。
受岁经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后,比丘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叙述目连尊者为诸比丘说夏安居结束后,所行‘自恣’戒仪之意义。比丘若谦抑自省,坦陈自己所犯之过错,请大众予以纠正,大众即欢喜举出其罪过,并施以教诫。反之,比丘若叛逆难驯,又俱恶法,大众即不予举罪、教诫与顾念。此外,本经与中阿含经第八十九比丘请经之内容相近,或为中阿含经之别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