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承辉

冯承辉
  • 姓名:冯承辉
  • 别名:字少眉,一字伯承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云间(今上海松江县)人
  • 出生日期:1786
  • 逝世日期:1840
  • 民族族群:

冯承辉(1786~1840),清印学家。字少眉,一字伯承,号眉道人、梅花画隐。云间(今上海松江县)人。所居曰“梅花楼”,“古铁斋”。一生嗜学,工诗词,善书画及文字学,能书法,篆学石鼓,隶学史晨、校官碑。兼善人物、花卉,尤长画梅。擅印学,不屑时俗风貌,行刀辛辣,布局潜心变化,直欲逼真魏、晋而又有独特风格。其篆刻美学思想,强调创作构思、精神饱满的重要性,提出“凡一印到手,不可即镌,须凝思细想,若何结字,若何运笔,然后用周身精神砉然奏刀,如风雨骤至,有不可遏之概,其印必妙。”“刻成后,间有不饱满处,或润一二笔,不可多润,多润则无天然之妙。”强调于“古朴中仍带秀气”、“疏落中却又整齐”,“光洁中仍有锋芒”,“似直而曲”,“似曲而直”,“虚实相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要求达到“绚烂之后,必归平淡”的审美境界。在审美接受效果上,“乍视之若无妙处,及谛审久,始觉其妙”。“若不从工致中来,徒以貌古愚人,如游骑无归,不足以当识者一盼。”(《印学管见》)反映其注重内在审美气质和风度之美的思想。著述甚丰,有《金石䇷石鼓文音训考证》、《椶风草堂诗稿》、《题画小稿》、《琢玉小志》、《国朝印识》、《历朝印识》、《古铁斋词钞》、《古铁斋印谱》、《印学管见》、《两汉碑跋》。

冯承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濒湖脉学白话解

濒湖脉学白话解

“白话解”的体例分为原文、提要、注释、白话解、解析五个方面。“原文”力求反映是书全貌,并依据各种版本对个别字句做了修订;“提要”部分,提纲挈领地将每篇所述之脉理总结出来,以便于读者抓住重点;“注释”部分针对个别难读难懂的字及难以理解和容易歧义的知识点,做了简明扼要阐述,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掌握。“白话解”部分则力图用忠实原文、明白晓畅、直截了当的语言,将原文译成现代书面语言,进一步帮助读者扫清理解上的障碍;“解析”部分是本书的特点,其内容针对在注释和白话解方面不便展开的某些理论进行较深入的阐述,意在使本书反映时代特点,加强理论深度。

针灸大全

针灸大全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捷法大全》、《徐氏针灸大全》。明徐凤辑。六卷。凤字廷瑞,江右 (今江西省) 人。收集历代针灸文献资料,选辑编次,于正明四年(1439)成书。卷一、二载针灸歌赋。卷三载周身穴法歌,以按经列穴两种形式介绍腧穴,且以歌括概述。卷四、五载窦氏八法流注、梓岐凤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及子午流注、论按时取穴法及针刺手法。卷六主要论述灸法,载定取膏盲俞、定取肾俞、骑竹马灸、灸气穴等几种灸法及特殊定穴法。所择资料,多为歌赋,其中如“十二经脉歌”、“周身经穴赋”、“禁针穴歌” 、“千金十一穴歌”、“经脉气血多少歌”、“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灵光赋”、“席弘赋”、“标幽赋”等,均为较有影响的针灸歌赋。为综合性针灸著作。书中对经络、腧穴、手法、禁忌、治疗等内容都有记载,并配有插图。内容丰富,简明实用。对于研究针灸学及临床应用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参考书。有金陵三多斋刻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金陵唐翀宇刻本,一九五八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外科发挥

外科发挥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八卷。己另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本书刊于嘉靖七年(1528)。约六万字。书中记载有关治疗肿疡、溃疡、脑疽、肺疽、作呕、时毒、疔疮、肺痈、肺痿、肠痈、痔漏、脱肛、乳痈、疮疥等三十一种外科病证,后附治验。论病简明扼要,辨证治法通俗易懂。如论“肿疡”、“肿高焮痛,脉浮者,邪在表也,宜托之;肿硬痛深,脉沉者,邪在内也,宜下之。”寥寥数语即将邪之在表、在里,以及宜托、宜下的治则阐明,确有可取之处。所载汤、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颇切实用,足资临床参考。有明刊本,《薛氏医案》本。

腐蚀

腐蚀

茅盾著。1941年连载于香港《大众生活》,同年上海华厦书店印单行本,解放战争时期曾在大连、长春、太行、晋察冀等地区出过多种版本。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腐蚀》是一部日记体长篇小说,是一部“暴露书”,如作者所说,“《腐蚀》是通过赵惠明这个人物暴露了1941年顷国民党特务之残酷、卑劣与无耻,暴露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只是日本特务组织的‘蒋记派出所’……暴露了国民党特务组织中不少青年分子是受骗、被迫,一旦陷入而无以自拔的”(《腐蚀·后记》)。作品写于1941年初夏,是第一篇对“皖南事件”作出反应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腐蚀》又是一部忏悔书,一个“心灵破碎了的人”的忏悔自白。它以主人公赵惠明内心独白的日记体裁的形式,表达沦为特务的堕落生涯人的痛苦和悔恨,塑造出一个心上布满累累创痕,最终走上忏悔自新道路的复杂人物。作者带几分残酷又带几分宽容地驱使这个女主人公陷入堕落与悔恨交错,痛苦与复仇交织,绝望与追求交杂的心理漩涡,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把人物按进污浊水之中,又让她在强烈的犯罪感中结晶出心灵的珍珠,从而完成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性格,一曲回肠荡气的心灵交响曲。

般若心经说

般若心经说

般若心经说,一卷,明洪恩述。

因明入正理论直疏

因明入正理论直疏

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一卷,明明昱疏,大善序,相宗八要解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