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经

- 姓名:罗大经
- 别名:字景纶
- 性别:男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罗大经,南宋笔记作家。字景纶。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约宋宁宗嘉定末(1224)前后在世。少年时曾就读太学,宋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乡试中举。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进士及第。作过容州法曹掾,淳祐十一年,为抚州军事推官。博极群书,于先秦、两汉、六朝、唐宋文多有品评。后因事去官,隐居林下,专心著述。曾将平生所撰杂记、议论等文字编为18卷,名为《鹤林玉露》,分甲、乙、丙三编,每编各六卷。原著已散佚,另有十六卷的版本为后人重编,《四库总目》有收录,但不全。该书以议论为主,杂记读书所得,兼有杂闻琐事和诗话文评,作者常借题发挥,抒发己见,自序说:闲居无事,与门客清谈于鹤林(寺观名),又,杜甫有“清谈玉露蕃”之句,所以将所谈记录整理成书,命名为《鹤林玉露》。玉露,形容秋露晶莹洁白如玉。书中还多摘录南宋道学家的话,介于诗话与语录之间,引用资料、记载见闻,多未考订,中有不少错误和失实之处,阅读时加以鉴别,作一些去伪存真的工作。作者的议论以讥讽现实的见多,如《论菜》、《末世风俗》、《韩璜不刚》等,言简意赅,雅观畅达,寓意深刻,讽时评世别有新意。参考书见周绪庚、马啸风《历代笔记选注》。
罗大经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闻一多散文集
作者闻一多。本书收录了闻一多先生的十五篇散文精品。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开创格律体的新诗流派,是中国现代诗歌历史进程中重要的阶段性人物之一。闻一多的作品。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凝聚成一种不可多得的沉郁的美,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耐人回味。
伤寒治例
伤寒类著作。明刘纯撰。一卷。纯字宗厚(一作景厚),为当时名医,祖籍淮南,洪武中移居咸宁(今陕西西安一带)。著有《玉机微义》、《医经小学》等书。本书依《内经》、《伤寒论》之理,补入后世方药治法,约撰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约刻于永乐十七年(1419)。列载从发热起至循衣模床止伤寒病证八十七条,温病、疟疾等八条。以病证为纲,体例与杂病治例同,不标六经、亦不分表里。每证推其病源治法。如发热病,治法为解表、发汗、解肌和营卫等。其例设有随经、随病、随时、变例、禁例、针例等。治法精详,于仲景原论之外,补入后世名家治法、方药,对临床治疗,颇切实用。现存明永乐十七年萧谦刻本。
琼瑶发明神书
又称《琼瑶神书》 、《针灸神书大成》 、《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针灸著作。宋刘党撰。三卷。分天、地、人三部。天部论述针法灸法等共七十七法,地部论针灸治疗诸疾凡二百一十三法,人部针灸问答等六十五法。全书备注三百六十穴,详于针刺手法。内容多以歌赋体写成,后附经脉循行图。有明翻刻宋本,道光二十八年(1848)信元堂刻本,同治十年(1871) 重刊本等。
古史
纪传体史书。北宋苏辙撰。60卷。辙据司马迁《史记》,参考诸书,上自伏羲、神农,下迄秦始皇,为7本纪,16世家,37列传。自谓追录圣贤之遗意,以明示来世。至于得失成败之际,亦略论之,于《史记》有纠正补缀之功。书成于绍圣二年(1095),朱熹赞之曰:“近世言史者,唯此书为近理,而学者忽之。”书中附注,不著姓名,据叶大庆《考古质疑》之说,乃辙子苏逊为明其去取之意而作。有宋刊本及元、明刊本,《四库全书》著录。
庚子国变记
义和拳起嘉庆时,民间私相传习,其时禁令严切,犯者凌迟死。燕齐之间,犹有秘传其术者。光绪庚子,毓贤为山东巡抚,民间传习义和拳,以扶清灭洋为帜。时各省多闹教案,外人逼我甚,民情益愤,闻灭洋说,争鼓吹之。义和拳自山东蔓延及于直隶,聚众称义和团,遂围涞水。县令祝芾请兵,直隶总督裕禄遣杨福同剿之。福同败死。义和团进攻涿州,知州龚荫培告急。顺天府何乃莹格不行,以荫培召变,免其官。慈禧太后以戊戌政变,康有为遁,英人庇之,大恨。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一卷,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的一部分节录,主要宣说观世音菩萨的普门示现。长行叙述无尽意菩萨与佛的两番问答。初次问答观世音菩萨得名因缘。二次问答观世音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方便。末段特别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弘大誓愿与神奇力量,并劝众生忆念归敬观世音。颂文之后,以持地菩萨称赞闻持本品功德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