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虞

- 姓名:挚虞
- 别名:字仲洽
- 性别:男
- 朝代:西晋
- 出生地:京兆长安
- 出生日期:250
- 逝世日期:300
- 民族族群:
挚虞(250-300),西晋文学理论家。字仲洽,一作仲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人。皇甫谧弟子。晋武帝泰始(265—275)中举贤良,拜中郎,升任太子舍人,除闻喜令,后历秘书监、卫尉卿。晋惠帝时官至太常卿。后遇洛京荒乱饿死。其美学观点,基本遵循儒家传统观念,特别强调文学作品的教化讽喻作用:“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王泽流而诗作,成功臻而颂兴,德勋立而铭著,嘉美终而诔集。”(《文章流别论》)把文章的宗旨归结为宣扬礼教,称颂功德。并以此为鉴别文章标准,指责“今之赋”为“背大体而害政教”,赞许枚乘《七发》“虽有甚泰之辞,而不没其讽喻之义”。在文学创作中,突出宣扬宗经思想,其论颂,则以《诗经》中的颂诗为准。认为“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强调应以情义为创作的特征,反对夸大辞藻形式的审美功能:“情义为主,则言省而文有例矣;事形为本,则言富而辞无常矣。”指出过分追求铺陈夸饰巧辩藻丽的弊病:“夫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远;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坚持以“四言为正”的诗体观,强调“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提出“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其馀“曲折之体,而非音之正”(同上),反映其坚持儒家宗经立场,提倡今不如古、前胜于后的文艺史观。其观点反映了儒家美学的保守性。一生著述甚富,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答伏仲武》等诗五首,皆为四言。有《思游赋》、《太康颂》等文,明人辑有《挚太常集》。有《文章志》四卷,已佚。又主编《文章流别集》,并撰写《文章流别志论》,现仅存若干残篇片断。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清严可均《全晋文》、张鹏一《关陇丛书》中有辑佚本。
挚虞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邦斯舅舅
巴尔扎克后期重要代表作。小说所叙述的故事主要发生在1844年至1846年。主人公邦斯早年颇有音乐才能,并赢得过荣誉。但不久每况愈下。没有成为大音乐家,却养成了另外两种癖好。一是收藏古玩名画; 一是好吃好喝,离开精美的筵席就伤心得发抖。他收藏的骨董价值可达百万法郎。但是他只是为了鉴赏,绝非为了赚钱。他洁身自好,终于在贫病交迫中绝望地死去。作家通过对邦斯与亲族、社会的冲突及其悲惨命运的描写,真实地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时期由于金钱贪欲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照的手法。在邦斯同社会冲突中,作家突出了善与恶的对照。把阿曼丽、玛古斯、弗莱齐埃、波冷、雷蒙诺克、西卜女人等作为“大恶”的化身加以揭露、鞭挞。把邦斯和许谟克作为“大善”的化身,给予同情、赞美。在邦斯同许谟克的朋友关系上,突出了性格的对照。前者是一个收藏家,忙于抢救物质的美; 后者是一个幻想家,专心研究精神的美。前者放弃了对音乐的爱好,染上了恶癖;后者始终爱着音乐和他的祖国,并且规劝他的朋友戒除对于精美酒食的嗜好。但是因为他是邦斯遗产的法定继承人,所以还是和邦斯一样被社会吞噬了。
灵枢经脉翼
针灸著作。明夏英编绘。三卷。英字时彦,古杭人。是书为阐述《灵枢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的专著。以为“《灵枢》之文,世古言深,中有错简易置,况无注释,后世不无失其真者”。于是悉取祖遗诸秘籍中有裨于《灵枢》经脉之旨者,更加演绎,自成一家之言,复疏《灵枢》有关原文于下,并以滑寿《十四经发挥》注文列于后,意在羽翼《灵枢》,而有功于医道,故名。书中图文互解,通俗易懂。十二经脉以流注次序为先后,均分别绘图作注,并附歌诀。歌有“总歌”、“穴歌”、“是动所生歌”等。末附音释。成于弘治十年(1497),未见刊行,一九八四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抄本影印出版,收入《中医珍本丛书》。
壬占汇选
《壬占汇选》成书于清乾嘉年间,为壬家程树勋编辑、誊抄,间有程氏夹注。主要是囊括集录了中国历代六壬名著中的所有全部经典占验案例,堪为古今壬书占案中的集大成之作。
郴江百咏
诗别集。宋人阮阅撰。一卷。阅有《诗话总龟》已著录。此编为阮氏宣和中知郴州时所作,有宣和六年(1124)自序。作者“暇日时强作一二小诗,遂积至于百篇”,旨在“使未尝到湖湘者观之,亦可知郴在荆楚自是一佳郡也”。百首诗全为七言绝句。以100首诗分咏郴州地方风物。诗人咏人物古迹,往往涉于议论,此为当时风气使然。每题之下不注本事源流,不熟悉郴州文史的人难以理类。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原缺8首。《四库全书》用厉鹗家藏本收录。另有《宋人集丙编》本,民国十年李氏宜秋馆据《四库》本刊行。民国二十一年,陈九韶著《郴江百咏笺校》一卷,铅印行世。
西汉会要
中国古代记述西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会要体史书。徐天麟著。主要版本有明南雍刊本,清岭南学海堂刊本,江苏书局本,广雅书局重编校刊“武英殿聚珍版全书”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出版的校点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仿《唐会要》体例。采取班固撰《汉书》纪、志、表、传中所载的典章制度,以类相从,分门编述,分为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祥异、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方域和蕃夷共十五门,367类事。对于研究西汉的典章制度及其演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无所希望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象腋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