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璨

道璨
  • 姓名:道璨
  • 俗姓:陶,字无文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南昌(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212
  • 逝世日期:1271
  • 民族族群:

道璨(1212~1271)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弱冠,入白鹿洞书院,师事晦静汤先生。以应举不利,遂出家。从育王堪得法,曾侍径山无准禅师。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嘉熙三年,游东山。淳祐八年,自西湖至四明,复归径山。宝祐二年,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元寺五年,还住荐福。为退庵空禅师法嗣。尝与日本僧人有交往,又与张即之、方逢辰等多有交游。咸淳七年卒,年五十九。九年,其徒惟康辑其遗稿为二十卷,李之极为序,称其文“刻厉警特”。后张师孔游庐山,录其诗二百首以归,序称其诗宗江西派,“识议超卓,不袭故常”。曹庭栋称其“格调清迥,真入陈、黄之室。厕之江湖派中,亦可独当一面”(《宋百家诗存》卷二○《柳塘外集》)。《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边幅颇狭,未能脱蔬笋之气,而短章绝句,能善用其短者,亦时有清致。如《题水墨草虫》、《陈了翁祠》、《和恕斋》、《濂溪书院》诸作,未尝不楚楚可观”(卷一六五)。著有《柳塘外集》四卷,今存《四库全书》本;《无文印》二十卷,末附惟康编《语录》一卷,今存宋刊残本配清钞本。《全宋诗》卷三四五五至三四五六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八○七三至八○八七收其文十五卷。事迹见李之极《无文印序》、《续灯正统》卷一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九六。

猜你喜欢的书

迪功集

迪功集

诗文集。明徐祯卿撰。六卷,其集版别较多,但本集系作者自定,所以精华尽在,流传较广。卷首有李梦阳序、顾璘序。卷一至卷四为诗,卷五、卷六为文。卷末一般附刊《谈艺录》一卷。祯卿字昌毂,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官国子监博士。少与唐寅、文征明、祝枝山号“吴中四才子”,登第后与李梦阳、何景明游,并称“前七子。”收诗歌和散文等。该集收赋10篇:《反反骚赋》、《放言赋》、《丑女赋》、《述征赋》、《怀归赋》等。其赋多为抒怀言志之作。顾璘评介他的赋是“词旨沉郁,遂闯晋宋之藩。”是贴切之喻。是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另有明正德庚辰刊本、明嘉靖戊子刊本。

女科秘旨

女科秘旨

清·轮应(亦作印)禅师撰。8卷。为《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之一。卷1为安胎、辨胎、养胎、小产等,列方8首;卷2~4为胎前病;卷5~6为临产及产后病;卷7~8为产后病。是书较《女科秘要》论述稍详,方剂多切实用,纲目清晰。卷1及卷8多涉及女性性医学内容。

玉镜台记

玉镜台记

明代传奇剧本。朱鼎撰。《曲品》著录。据《世说新语·假谲》及史传敷演。写晋代温峤奉母命探望姑母,姑托温为女刘润玉择婿。温毛遂自荐,以玉镜台为聘,娶表妹为妻。会石勒起兵,晋室南渡江左,祖逖、刘琨北伐,温峤被召为总兵司马,进军淮西,大败石勒。正趁胜北进,不意都督王敦谋篡东晋帝位,温率兵勤王,声讨叛贼。王敦拘温峤家属,令其作书招降,温母和妻润玉宁愿就戮,决不从命。后温击破王敦,凯旋归来,全家欢聚。此剧与关汉卿《温太真玉镜台》杂剧迥然不同,主要突出温峤、祖逖、刘琨诸人的民族思想,以玉镜台为关目的爱情故事,所占比重却极小。剧中《新亭对泣》、《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系狱》诸出,写得慷慨激昂,有声有色。今存明末汲古阁原刊初印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以影印。

雨华盦词话

雨华盦词话

晚清钱裴仲撰,共12则,今收入唐圭璋 《词话丛编》中。其内容主要是评价北宋词人,对苏轼评论颇中肯,对柳永则贬抑过分。

崇祯记闻录

崇祯记闻录

本书(一册一二四面七四、四○○字)分八卷,据「痛史」本「崇祯记闻录」略去卷一前半部天启元年至七年部分,改题今名。作者苏州人(书中屡有「吾苏」语),在籍记明季遗闻。书为随笔体裁,逐条列举;其中记地方杂事以外,对于崇祯朝政并甲申国衄、乙酉南都败亡以及后此苏、松变故与海上关系,多所记述。所可异者,原书起自明天启初元,讫于清顺治十年(癸巳);而末尾十年已非崇祯时事,何以名为「崇祯记闻录」?书首有崇祯戊寅(十一年)天寥道人叶绍袁撰序(自序),所言与原书不合。今加「弁言」,因作考略;结语云:『书非叶氏所作,序文亦非本书所有。作者苏州人(籍吴县或长洲),堪以认定:以当时人记当时事,已足可取,固不必问其出自谁手!原书名为「崇祯记闻录」,原止有四卷,卷末因另收他人之作为「附录」。卷五以下,为原作者所续,或为他人所增』。本书略去天启部分,约尚不及全书十分之一。至卷囚末所收他人之作,计有三文:首篇后署草莽陈莽波臣(疑有错字)记「国难睹记」,系记目击北都国变事;次篇未署撰人「史阁部、黄虎山殉国纪略」,系记史可法、黄得功成仁事;

新岁经

新岁经

一卷,东晋昙无兰译。坐夏既竟,佛集众僧,使各相忏悔,诸天来供养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