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适

- 姓名:赵汝适
- 别名:字伯可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庆元府鄞县人
- 出生日期:1170
- 逝世日期:1231年
- 民族族群:
赵汝适(1170~1231年)南宋地理学家。字伯可,宋太祖八世孙。庆元府鄞县人。赵善待之子。祖籍河南开封,绍兴初定居临海。绍熙时赵善待卒,因荫授将仕郎,登庆元二年进士第。历任湘潭县丞、绍兴府观察判官、武义县令、临安通判等职,嘉定时为提举福建路市舶司,对南宋海外交贡、贸易情况颇为熟稔。绍定时以朝议大夫卒。
赵汝适著《诸蕃志》一书,是我国对外交往史的重要文献。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诸蕃志校释》。
宋赵崇缜《赵汝适圹志》:“先君讳汝适,字伯可,太宗皇帝八世孙,而濮安懿王六世孙也。曾祖讳士说,保顺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安康郡王;妣向氏夫人。祖讳不柔,承议郎、通判潮州,赠银青光禄大夫;妣郭氏,大宁郡夫人。考讳善待,朝请大夫、知岳州,赠少保;妣季氏,卫国夫人。
“先君生于乾道庚寅三月乙亥。绍熙元年,受少保遗泽,补将仕郎。二年铨,中第一,授迪功郎、临安府余杭县主簿。庆元三年锁试,赐进士及第,授修职郎。五年,循从政郎。以应办人使赏,循文林郎。六年,知潭州湘潭县丞。开禧元年,为绍兴府观察判官。三年,以奏举,改宣教郎。嘉定二年,知婺州武义县。五年,转奉议郎。六年,充行在点检赡军激赏酒库所主管文字。八年任满,赏转承议郎。九年,转朝奉郎。二月,通判临安府。十一年四月,丁卫国忧。十三年,转朝散郎。十五年,皇帝受宝恩,转朝请郎。十六年,知南剑州。十七年,转朝奉大夫。八月,上登极恩,转朝散大夫。九月,除提举福建路市舶。宝庆元年七月,兼权泉州。十一月,兼知南外宗正事。三年六月,除知安吉州,未上,改知饶州。绍定元年二月,转朝请大夫。三年闰二月,被旨兼权江东提刑。以疾,三上辞请。三月,依所乞,主管华州云台观。四年,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庆寿恩,转朝议大夫。三月,召为主管官告院。七月属疾,乞致仕。丙申卒,享年六十有二。是年十月癸酉,葬于临海县重晖乡赵岙山之原。
“娶陈氏,献肃詹事讳良翰之孙、宝制侍郎讳广寿之长女。封恭人。先卒一纪矣。子二人:崇缜,从事郎,严州司户参军;崇绚,从事郎,绍兴府余姚县主簿。孙必协,将仕郎。孙女尚幼。
“先君端方凝重,廉洁之操,始终不渝。教子以义方,理家有法度,居官所至有声绩,而寿不百年,哀痛罔极!崇缜等忍死襄人事,未及丐铭于立言君子,敢叙世系官迁岁月,书石以藏诸幽。孤哀子崇缜泣血谨记。忝戚朝奉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陈成之填讳。”
《宝庆四明志》卷十《进士》:“庆元二年邹应龙榜:赵汝适。”《延祐四明志》卷六《人物考下》:“庆元二年邹应龙榜:赵汝适,善待子。”《光绪鄞县志》卷二十《选举表一》:“庆元二年丙辰:赵汝适。”
赵汝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小王子
法国小说家、散文家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1900—1944),一生以驾机飞行为职业,1944年在一次执行空中侦察任务时失踪。1943年,他流亡在纽约时写成并出版了一部“文学水准很高,却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透彻理解”的童话作品《小王子》。童话书的扉页这样写着:“我请求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一个大人”,即献给他的犹太朋友雷翁·威特尔的。他的这部作品迥异于过去他的所有作品,不再那么庄严、那么紧张,仿佛是一次恬静的憩息。圣—埃克絮佩里在童话中有意识地追求着一种超越人的生命的价值。他以为爱和友情是高于一切的。《小王子》艺术地也是明确地体现着这种追求。小王子从外星球来,他曾先后访问过六颗行星。第一颗行星上住着一个可笑的权欲迷,第二颗行星上住着一个虚荣迷,第三颗行星上住着一个酒鬼,第四颗行星上住着一个贪婪的商人,第五颗行星上住着只容得下一人的灯夫,第六颗行星上住着一个不知海洋、山脉为何物的地理学家。爱和友谊往哪里寻觅?童话尾段出现的狐狸透露了底蕴:“爱和友谊就应在你身边寻觅。珍惜一切美好事物,努力把好的变得更好,这样你就会感到幸福。如果你使别人的心感到亲热,那么你对周围的存在都不会感到空虚。”这部童话仍没离圣—埃克絮佩里的总体风格:形象新奇、丰富多采,语言纯净,格调明快,情操高尚,思绪富于激情和诗意。
湛渊集
诗文别集。一卷。元白珽著。白珽诗与仇远齐名,人称“仇、白”,戴表元称他为“穷书生”,月泉吟社第十八名唐楚友即白珽寓名。成化《杭州府志》载《湛渊集》八卷,《文渊阁书目》尚著录,后佚。此一卷本为清高宗乾隆(1736—1795)时杭州沈崧町所辑,凡赋二篇、诗六十三首、文六篇,冠以戴表元序,附以宋濂所作墓志。因系散佚之后重辑,大略只存什一。其中又不免间杂伪作,如《杭州府志》所载《三月八日过西马塍》一首,中四句全与月泉吟社诗同,而诗中又以“塍”字与“晴”、“声”、“名”字同押,这显然据明《洪武正韵》,当非白珽所作。集中《游后湖赋》又载方回《桐江续集》中。此集有《四库全书》本,《武林往哲遗著》本,《知不足斋丛书本》作三卷。八千卷楼有抄本,题作《湛渊遗稿》三卷、补遗一卷。
骖鸾录
笔记。宋范成大著。一卷。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者由中书舍人出知广西静江府。十二月七日,作者自吴郡(今江苏苏州市)起程,经过水陆三千多里程途,于次年三月十日至桂林。此编为沿途纪行之书,取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句意,名为《骖鸾录》。书中记录了沿途秀丽的江南风景、名胜旧迹、寺院宫观、碑碣铭文、前人题咏、时俗风情等等。文字简洁,雅丽可诵。今有《续百川学海》、《宝颜堂秘笈》、《稗乘》、《说郛》、《四库全书》、《知不足斋丛书》、《小重山房丛书》、《古今说部丛书》、《古今游记丛钞》、《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旌孝堂医案
医案,清赵履鳌撰,《旌孝堂医案》记载医案近二百。常先论病机,次述脉证,立法处方有当。所载医案包含内、外、妇、伤、五官等多种疾病,从目录上看,涉及四十余种病证。反映出医家学识广博,勤于实践,具有多方面的医疗经验。
皇华纪闻
志人小说集,作者王士祯。书前有韩菼和作者侄王源序。韩菼序称此书为康熙二十三年作者奉命祭告南海,沿途见闻所作。王源序作于康熙二十九年,可知此书写作于康熙二十三年以后,书成于康熙二十九年之前。本书韩菼序、 《四库提要》及现存王渔洋遗书本均作四卷,唯王源序中称王士祯“因出所著《皇华纪闻》六卷, 命源序”,未知所据。现存有王渔洋遗书本、乾隆二十九年刻本。在王士祯的笔记中, 《皇华纪闻》故事内容较多。 韩菼说“读渔洋集而知诗,读是集而知史”。 《四库提要》云其书“多采小说地志之文,直录其事,无所考证,不及其《池北偶谈》诸书也。”说明此书偏于记事,有一定小说价值。
造塔延命功德经
一卷,唐般若译。波斯匿王知却后七日寿尽,诣佛请延命之法。佛劝造塔供养,并说其仪轨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