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允文

- 姓名:余允文
- 别名:字隐之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余允文,字隐之,以孟轲亚圣作《尊孟辩》三千余言,宋文公是其说,为之订定云。同祖公派下第八代孙,娶阮氏,位八一。生政和二年乙未,殁葬魁星楼头。生子禹功。该谱世系表明,十四世通议大夫广西安抚使余同祖为入建阳书坊第一代始祖,经余皙、余辰德、余道顺、余完、余庸、余适,至二十一世为余允文。据此,可以确定余允文是福建省建阳县崇化里书坊人(今建阳区书坊乡书坊村人)。建瓯三国时称建安郡,后又称建州、建宁府,建阳历代为其辖地。因此,余允文自序称建安人。根据族谱,余允文出生于北宋政和二年乙未即1112年阴历6月。朱熹出生于1130年,余允文比朱熹大18岁。再据《尊孟续辩》余允文自作的原序写于乾道八年夏六月,即1172年阴历6月,余允文应活到作序以后。什么时间去世无从查考。因此,余允文至少活了60多岁。
孟子在汉代虽然受到汉儒的尊崇,但没有得到皇权的重视。直至宋代以前,人们视孟子“与诸子等”。 现代经学史著名专家周予同所说的“孟子的升格运动”,是从中唐韩愈推尊孟子开始的。在北宋,尊孟派代表人物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等与非孟派代表人物李觏、司马光、晁说之等有过激烈较量。至南宋,高宗对孟子推崇备至。这个时候,闽北有一个叫余允文的人,撰写了尊孟专论《尊孟辩》,对各种疑孟非孟言论进行了有力批驳。两派争论直到大儒朱熹作《读余隐之尊孟辩》,以尊孟派胜出而宣告结束。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嘉定五年(1212),宋宁宗把《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为官学,作为法定的教科书。元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封为亚圣公,儒门地位仅次于孔子。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孔孟之道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在孟子的升格运动中,余允文可谓功不可没。
余允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急救仙方[道藏本]
急救仙方,原不题撰人。约出于明代。十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有《四库全书》本六卷,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内容分三部分。前三卷为明朝徐守贞所撰〈妇产急救方集〉,言救治妇产科疾病之方。分作妊娠诸疾品、产难诸疾品、产后诸疾品、妇女杂病品。卷四至卷五为〈济阴品〉,撰人不详。后六卷又为另一书,内言救治外科疾病方。分作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伤损方、疗疮治法、秘传五痔品、上清紫庭追痨方。可见此书乃三种医书合编而成,搜罗治妇产、外伤、痔疮、痨瘵等类验方颇多。其中卷十一收录「净明法中治痨疗法」,似为明代净明派道士编集。
虬髯客传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虬髯客因见李世民为“真命天子”,遂以家财尽付李靖,自行奔往东南。作品宣扬唐王朝“应天而兴”的正统思想,旨在维护唐朝统治。
儿童中国史
作者张荫麟。张荫麟20世纪30年代仿狄更斯《儿童英国史》为国小撰写《儿童中国史》,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其所处的时代及时代之先后,以人物的活动贯穿起时代的大事件和变化。张荫麟从禹一直写到杜甫,十三位历史人物的历史足迹,写出从夏到唐的历史。
庚申夷氛纪略
清赘漫野叟撰。稿本。成于咸丰十年(1860)。时作者居京城,根据目睹及传闻记述了英法联军入侵的某些情况,对清朝官员文恬武嬉及外国侵略者的抢掠有所揭露,然颇有虚饰夸张之处。作者站在主和派一边,诋毁林则徐等,吹捧伊里布、穆彰阿之流。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
江表志
三卷。宋郑文宝撰。郑文宝 (953—1918)北宋汀州宁化(今属福建)人,字仲贤,一字仲玉。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仕南唐,官至校书郎。入宋,久督西北边军粮运,官至陕西转运使。曾献《河西陇右图》。多次参与对西夏战争,反对放弃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善诗文及篆书。著有《南唐近事》、《江表志》、《谈苑》。此编上卷记烈祖事、中卷记元宗事、下卷记后主事、不编年月。其中记载简明,记录《韩熙载归国状》、《张佖谏疏》各一首。其记后主亡国,亦只以过于自信,越人始谋为言。今从《学海类编》补录成完帙。
梦窗国师语录
凡三卷。全称梦窗正觉心宗普济国师语录。又作梦窗语录。日僧梦窗疏石(1275~1351)撰,本元、妙葩等编。日本文和三年(1354)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卷上辑录南禅寺、净智寺、圆觉寺、天龙寺等六会之语录,卷下之一辑录升座、拈香、小佛事、佛祖赞、自赞、偈颂等,卷下之二辑录普济国师年谱、西山夜话、塔铭、宋濂所撰之碑铭,以及拾遗(临川家训、三会院遗诫、西芳遗训、末后垂诫、偈颂、祭文、疏、梁牌、法语、发愿文等)。卷下之二所收西山夜话,系春屋妙葩所编,别刊于日本元禄十三年(1700),收录疏石住于天龙寺、西芳寺时,与学人之机缘问答、教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