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

阿多诺
  • 姓名:阿多诺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法兰克福市
  • 出生日期:1903年9月11日
  • 逝世日期:1969年8月6日
  • 民族族群:

特奥多尔·W·阿多诺(德语:Theodor W. Adorno;1903年9月11日—1969年8月6日),又译阿尔多诺或阿道尔诺,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03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的一个酒商家庭。早年学习音乐。1922~1923年进入大学学习音乐理论、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1924年以有关胡塞尔的论文获博士学位,1925年赴维也纳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928~1932年主办音乐杂志《开拓》。1930年受霍克海默尔的邀请到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任职,德国法西斯上台后,他流亡英国,又以关于克尔凯郭尔美学的论文获英国的博士学位。1938年参加流亡于美国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工作。1949年返回法兰克福,受聘为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同霍克海默一起主持研究所的工作。1963年起任西德社会学协会主席。60年代末移居瑞士。主要著作《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1949)、《克尔凯郭尔:美学的构思》(1953)、《否定的辩证法》(1960)、《社会批判论集》(1961)、《黑格尔的哲学》(1963)、《新音乐的哲学》(1963)等。阿多诺的思想主要受新黑格尔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影响,直接来源于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他提出否定的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只是研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立场,只有客体与主体联系在一起时,客体才被认为是存在的;同时,主体也不能没有客体,脱离了客体,主体就陷入一种虚幻之中。主客体就是这样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在主客体的总体性的范围内才能决定真理。在主体之外并不存在辩证法。辩证法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在否定和肯定之间不存在着任何的联系,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乌托邦等革命理论,都以他的否定辩证法为根据。

猜你喜欢的书

救荒本草译注

救荒本草译注

明代朱橚撰。朱橚(1360—1425)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被封为周王,就藩于开封,死后谥为“定”。朱橚好学,他从当地野生植物中查出荒年可以采来充饥的,都一一绘制成图,附以说明,编成这部《救荒本草》。本书成于1406年,总收录了414种植物,其中未见以前本草书著录的有276种,分为五部:草木、米谷、果、菜等。朱橚将搜集到的野生植物栽种于园子里,亲自观察研究,把每一种植物的可食部分记下,态度相当严肃,本书的价值也正在于此。本书为救荒而作,所以作者非常注重其通俗性和实用性。对一些难字注以字音;深入浅出地记述植物名称的由来;对不常见难认的植物,以常见易认的植物来比拟;除指明植物可食部分外,还叙述了加工、食用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直接生食,腌制与干藏,水提法,制粉食用及其它特殊处理。最为突出的是对植物特性的描述,显示出较高的植物学成就。本书很重视花器官的描述,不仅述及花形、形色,而且记有花瓣的枚数、果实和种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此外书中对植物生长习性有颇多的术语,对植物叶及其形状、茎、结实器官的描述,对植物花期、蒴果等的记述,对植物生态环境的调查,都较以往本草书籍详尽。《救荒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目的植物专著,同时也代表着我国15世纪植物科学的水平。正是由于其较高的学术价值,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后被译成英文并传播于欧美各国。

自勉斋随笔

自勉斋随笔

《自勉斋随笔》是陈邦贤著的一本随笔丛书,1997年1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根据读书所得及平昔风闻随笔漫录而成,材料信实,言多切近。收《史公祠的对联》、《革命姻缘》、《梁任公的年谱》、《国防地理》、《汪继声的花卉》、《张四先生》、《上海的租界是怎样来的》等331篇。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题洪都百炼生撰,实为清末刘鹗作。二十回。内容写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反映了晚清的某些社会现实。全书以玉贤、刚弼两个“清官”的暴政为线索,写出社会的黑暗。书中着重抨击那些名为“清官”,实即酷吏的虐民行为。但书中又美化清政府,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运动采取否定的态度。《老残游记》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对事物的描写比较细腻,文笔生动,对自然景物和某些主要人物的心理状态方面描写,具有特色,这在我国已往的小说中是少有的。另有续集九回,其中六回曾于解放前印成单行本,后三回收在《老残游记资料》中。

庚巳编

庚巳编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明陆粲撰。十卷,今存《纪录汇编》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以上二种均十卷)、《烟霞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说库》本(以上三种均四卷)、 《古今名贤汇语》本、 《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以上三种均一卷)。本书作者陆粲系一嘉靖名臣,敢言直谏,颇有声誉。书成于正德年间,为作者早年所作。约一百七十篇,多志怪与传奇,富故事性。如《洞箫记》,写书生徐鏊初与仙女相爱,后娶妻相绝,遭到仙女杖责。《芭蕉女子》写学士冯权遇一绿衣女来,欲相狎,女截衣而去。冯所执得一衣角,恰与庭中一芭蕉新断叶相吻合,自是悟为蕉蕉精怪。《金华二士》叙王生、张生遇酆都使来阳间捕人。张生遵使者所嘱得以避难,而王生则于当晚死去。

玄怪录

玄怪录

唐代传奇小说集。又称《幽怪录》。牛僧儒撰。原书十卷,《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等书著录,但已散佚。现今传本是明刻本《幽怪录》四卷本,题唐陇西牛僧儒编,附李复言《续幽怪录》。此书是一部以传奇为主的优秀小说集,所记全是异闻,主要是神仙鬼怪,绝大部分是作者自撰。本书除明代陈应翔刻本外,未见其它单刻本,一九八二年中华书局程毅中校点本即据陈本为底本。但此本只有四卷,可见也不是全本。至于其它丛书本,则更为散乱不全了。本书的写作和成书时间,学术界尚无定论,多数人认为是牛僧孺登进士前的作品;一部分人认为是牛僧孺当宰相时所作;还有人认为是他中进士后至大和年间长期积累的结晶,这些说法均无确证。

成唯识论俗诠

成唯识论俗诠

成唯识论俗诠,十卷,明明昱俗诠并序,顾起元序,游士任序,吴用先序,王肯堂序,黄汝亨序,金云鹏序,葛寅亮序,秦能友序,有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