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铸成

徐铸成
  • 姓名:徐铸成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江苏宜兴人
  • 出生日期:1907年6月24日
  • 逝世日期:1991年12月23日
  • 民族族群:

徐铸成(1907年6月24日-1991年12月23日),著名报人和新闻记者。江苏宜兴人。1907年6月24日生。笔名荆紫、银丝、丁宁。出身贫寒家庭。1922年入无锡省立第三师范。1926年考取北京清华大学,课余向天津《庸报》投稿。次年上半年转入保定河北大学,下半年又转入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底,以半工半读方式入国闻通讯社北京分社,任记者。1929年秋,被调至天津《大公报》,任体育、教育、经济、各地新闻等版编辑。1931年底任《大公报》驻汉口特派记者,曾为汉口《大中报》、《大光报》撰写社论。1936年初被调至上海,参加筹办《大公报》上海版,任该报要闻编辑,并为《国闻周报》撰写一周大事述评。1938年1月,在上海“孤岛”参加刚创刊的《文汇报》,任主笔,负责言论编辑工作,至次年5月19日该报被迫停刊。1939年8月到香港任《大公报》编辑主任,直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该报停刊。1942年2月,辗转到桂林,任《大公报》桂林版总编辑。1944年9月赴重庆,主编《大公晚报》。抗战胜利后到上海,筹备复刊上海《大公报》,任总编辑。1946年3月重入《文汇报》,任总主笔,至1947年5月25日该报被封闭。1948年3月摆脱反动当局的监视,到港筹备香港《文汇报》;9月9日该报创刊,任总主笔兼管经理部事务。1949年2月底离港赴北平,5月回上海继续主持上海《文汇报》。同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仍任上海《文汇报》社长兼总编辑。1956年5月,该报迁北京并入《教师报》,一度赴京任《教师报》总编辑。同年10月1日《文汇报》迁回复刊,仍回上海。1957年3月,任中国新闻工作者访苏代表团团长,5月初回国后7月被打成“右派”被迫去职,下乡劳动学习。1959年转入出版界,担任《辞海》及《汉语大辞典》的编写工作。十年浩劫中成为新闻界的主要批判对象,并在“五七干校”劳动4年。蒙受不白之冤长达20年。1980年6月中共中央发文改正错划,任《文汇报》顾问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复旦大学新闻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兼职教授。还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参议会常委、民盟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晚年还从事新闻学研究,提倡“新闻烹调学”,强调新闻采访、写作和编排的艺术,在我国新闻界有一定影响。1991年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著有《报海旧闻》、《旧闻杂忆》、《旧闻杂忆续篇》、《旧闻杂忆补篇》、《新闻艺术》、《新闻丛谈》、《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徐铸成新闻评论选》、《徐铸成通讯游记选》、《八十自述》等17本书。一生所写稿件累计达2000篇约300多万字。

猜你喜欢的书

俗书刊误

俗书刊误

辨正文字的字书。明代*焦竑撰。凡十二卷。前四卷按四声分类,刊正讹字,如“豊”非“丰”,“容”不从“谷”。第五卷考字义,如“赤”通“尺”,“鼬”同“犹”。第六卷考骈字,如“句娄”不当作“岣嵝”,“辟历”不当作“霹雳”。第七卷考字源,如“對”字改口从士,本于汉文,“疊”字改晶从畾,本于新莽。八、九两卷考音同字异,如“庖犧”之为“炮羲”,“神農”之为“神由”。第十卷考字同音异,如“敦”有九音,“苴”凡两读。第十一卷考俗用杂字,如山岐曰“岔”,水岐曰“汊”。第十二卷考字形疑似,如“稽”之与“禾”,“支”之与“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其辨最详,而又非不可施用之僻论,愈于拘泥篆文、不分字体者多矣。”现有《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经部小学类》两种版本。

扁鹊心书

扁鹊心书

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 (附 “神方” 1卷),据窦氏自序称,他初学医时曾博览方书,包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等名家的著述,后遇“关中老医”,认为窦氏所学并非岐黄正派,经指点后,遂以《内经》为医学正传,后撰写此书,托名为扁鹊所传。上卷论经络、灸法等内容,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戒用寒凉之剂;卷中、卷下列述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疠风、水肿、消渴、厥证、黄疸、肠痈、肠痔、膏肓病等等

金陵春梦之五:和谈前后

金陵春梦之五:和谈前后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五集《和谈前后》‌聚焦抗战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的博弈(1945-1946年),揭露表面和平下的暗流涌动:美国调停的局限性、双方政治角力、东北争夺及军事摩擦,为全面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心经白话解

心经白话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心经》言简意赅,能背诵的人不少,能了义的人却难得。 读诵《心经》,唯求明心见性,此亦儒家格物、致知、正心、修身之意。能明心,能正心,不在言,而在于行。 知亦难,行亦难,全不知不能行,不深行无真知。欲了《心经》真实义,唯其在行乎! 欲得明心见性,先要修心养性。佛是大圣人。大圣人教人们通过修养达到明心见性,大圣人的教化,便是佛教。 如果你好好修学《心经》,你会惊奇地发现,人们长夜求索的光明,就在自己心中。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佛在祇园,愍念未来众生,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

达摩多罗禅经

达摩多罗禅经

原名《禅经修行方便》或《修行方便禅 经》,亦作《修行道地经》《不净观经》。佛教经典。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义熙六年(410)或七年(411)译出。介 绍罽宾高僧达摩多罗和佛大先(佛陀斯那)的禅法,而以佛 大先的禅法为主。佛大先受禅法于婆陀罗,婆陀罗受学于 来罽宾的天竺僧达摩多罗,而达摩多罗所传属上座部禅 法。主要讲五门禅,或称五停心,指不净观、慈悲观、界分 别观、因缘观、数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