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涛

何秋涛
  • 姓名:何秋涛
  • 别名:字愿船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光泽人
  • 出生日期:1824年
  • 逝世日期:1862年
  • 民族族群:

何秋涛,(1824年-1862年),字愿船。清代地理学家,福建光泽人。自少年时代即喜好地理学﹐能历数府﹑厅﹑州﹑县名及其四境所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刑部主事。咸丰间﹐擢升员外郎﹑懋勤殿行走。同治初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不久去世,年仅三十八岁。


他长期究心北疆形势﹐始著《北徼汇编》六卷。后复详订图说﹐鸠集蒙古﹑新疆﹑东北及早期中俄关系史料﹐起汉晋﹐迄道光﹐增为八十卷﹐咸丰帝阅后赐名《朔方备乘》﹐学术价值甚高。又考订俞正燮《俄罗斯事辑》﹑魏源《海国图志》诸书讹误﹐辩证徐继畲《瀛环志略》疏失﹐用力甚勤。其友人张穆故世后﹐为之校订《蒙古游牧记》并付印。补辑《魏书‧地理志》﹐功不可没。自著尚有《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等。


何秋涛,清代著名学者。福建光泽人,字愿船。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主讲保定莲池书院,代院长。喜治经史、小学,精于考据文学,边疆舆地尤所擅长。与时人张穆以学问文章相契合。鉴于北方边徼多事,中俄一带接壤历史与现状应有所考究,乃广采公私载籍有关资料,著《北徼汇编》六卷,述汉、晋至清中叶东北、蒙古、新疆沿边舆地形势,历史沿革及近世中俄关系,后复增衍图说,旁及域外地理与政治形势,成80卷,咸丰帝赐名《朔方备乘》。此书对俄属西伯利亚及中亚、东欧之地理均有考证,尤着重历代北徼用兵和清初中俄交涉之阐述。其中《辽金元北徼诸国传》、《元代北徼诸王传》、《考订元代北方疆域考》及其他诸篇,皆精审可据。其校勘学方面之重大成就,亦见于《校正元圣武亲征录》一书。《亲征录》原抄本传写讹误,脱字失句,不一而足,经其逐字逐句细校,加以是正,始为可读。著作还有《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篆隶源流》等。


中国清代地理学家。福建光泽人。字愿船。自少年时代即喜好地理学,能历数府、厅、州、县名及其四境所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刑部主事。咸丰间,擢升员外郎、懋勤殿行走。他长期关注北疆形势,始著《北徼汇编》6卷。后复详订图说,汇集蒙古、新疆、东北及早期中俄关系史料,起汉晋,迄道光,增为80卷,咸丰帝阅后赐名《朔方备乘》,学术价值甚高。又考订俞正燮《俄罗斯事辑》、魏源《海国图志》诸书讹误,辨证徐继畲《瀛环志略》疏失,用力甚勤。其友人张穆故世后,为之校订《蒙古游牧记》并付印。补辑《魏书。地理志》,功不可没。自著尚有《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等。

何秋涛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战国城砦群

战国城砦群

[日] 井上靖著,武田家灭亡之后,原本身为武田家武士的酒部隼人来到明智家出仕,而同僚藤堂兵太则投身成为了野武士群的一员。另一边,织田家的旗本武士大手荒之介爱上了隼人的恋人千里,却又与兵太的情人弥弥结下了缘分。在这些寻常武士的爱恨情仇之中,日本历史上最大谜团“本能寺之变”拉开了帷幕……

人类的故事

人类的故事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它的故事从远古的时候讲起,讲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讲述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宗教兴起的线索讲述到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从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讲述到世界性的变革和各国的革命。在追溯到一些主要国家的历史线索时,也讲述了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评述他们的功过。在这本书中,房龙展开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历史画卷,请读者站在一个高塔之上,俯瞰着奔腾不息的历史之河。

伤寒括要

伤寒括要

伤寒类著作。明李中梓撰。二卷(另有三卷,方二卷本)。中梓有《内经知要》已著录。李氏曾撰有《伤寒授珠》十卷,毁于兵燹,后将其内容删繁去重,择其精萃,十存其二,而无遗漏,名曰“括要”,撰成于清顺治六年(1649)。首列总论,示人分六经、辨阴阳、审表里、察虚实辨治之要。继则以证为纲,分门别类,详析辨治之法。后则以方例证,简言临床应用之法,探究制方精义,末附杂方五十六首。阐发仲景奥旨,采诸家之长,条目清晰,立论公允,简明扼要,切于实用。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有清朱二然校白鹿山房活字本,一九八五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刊《珍本医书集成》本。

台湾兵备手抄

台湾兵备手抄

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按清代台湾兵备掌于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之手,「台湾兵备字抄」,即为台湾总兵掌理兵备随时应用之手册。据考,此一「手抄」为同治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台湾总兵林宜华所用。经整理后,各类事项分为台澎各营在职员弁名单、台澎新章营制、台湾南路汛塘尖宿里站、台湾北路汛塘尖宿里站、艋舺营所辖地方洋面程途里数、澎湖水路程途里数、台湾四县四至陆路里数、各项规费银数、出巡事项、部颁枪靶箭靶定式、操演全图、参加操演官兵人数、台湾府城操阵号令、台湾郡城水陆合操大小队弁兵名数、郡城炮位、台澎水陆十六营额设官兵马船数、镇标中左右三营城守左右两军营制、同治八年裁兵加饷台澎定额官兵汛塘、台湾镇标中营官兵马匹俸薪心蔬饷干养廉、札发简明告示、牌示南巡日期等二十一目。上列事项,就中以「各项规费银数」为最堪注意之史料。

十一家注孙子

十一家注孙子

军事理论书。分上、中、下3卷。亦名《孙子注解》、《孙子集注》、《校定注释孙子十三篇》、《孙子十家注》、《十家会注》等。春秋孙武撰,三国魏曹操等注,宋吉天保辑。武有《孙子兵法》、操有《曹操集》,均已著录;吉天保生平无考。是书除照录《孙子兵法》原文外,所收注家有曹操、李筌、杜佑、杜牧、王晳、张预、贾林、梅尧臣、陈皥、孟氏、何氏等11家。一说“郑友贤撰——说三十则。盖本有十家注,友贤辑且补之,为十一家也。”余嘉锡《四库全书辩证》则谓:“自曹操至何氏,实十一家,郑友贤谓之十家者,盖注中引及杜佑,乃《通典》之说,佑本不注《孙子》,去佑不数,则十家耳。《书目》谓并友贤十一家者,误也。”《辩证》之说为是。是书本着“注不破经”的原则,对原文详加注解,且举出大量战例加以解说,亦有为注作注者,并多有阐发。如注“兵者,诡道也”句:曹云“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李云“军不厌诈”;梅云“非谲不可以行权,非权不可以制敌”;王云“诡者,所以求胜敌;御众必以信也”;张云“用兵虽本于仁义,然其取胜必在诡诈。故曳柴扬尘,栾枝之谲也:万弩齐发,孙膑之奇也;千牛俱奔,田单之权也;囊沙壅水,淮阴之诈也。此皆用诡道而制胜也”。是书系各家军事思想的汇集,对研究古代军事思想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曾有1961年中华书局影印宋刻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授菩萨戒仪

授菩萨戒仪

授菩萨戒仪,全一卷。唐代湛然(711~782)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列叙戒仪十二门:开导、三归、请师、忏悔、发心、问遮、授戒、证明、现相、说相、广愿、劝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