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涛

- 姓名:何秋涛
- 别名:字愿船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光泽人
- 出生日期:1824年
- 逝世日期:1862年
- 民族族群:
何秋涛,(1824年-1862年),字愿船。清代地理学家,福建光泽人。自少年时代即喜好地理学﹐能历数府﹑厅﹑州﹑县名及其四境所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刑部主事。咸丰间﹐擢升员外郎﹑懋勤殿行走。同治初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不久去世,年仅三十八岁。
他长期究心北疆形势﹐始著《北徼汇编》六卷。后复详订图说﹐鸠集蒙古﹑新疆﹑东北及早期中俄关系史料﹐起汉晋﹐迄道光﹐增为八十卷﹐咸丰帝阅后赐名《朔方备乘》﹐学术价值甚高。又考订俞正燮《俄罗斯事辑》﹑魏源《海国图志》诸书讹误﹐辩证徐继畲《瀛环志略》疏失﹐用力甚勤。其友人张穆故世后﹐为之校订《蒙古游牧记》并付印。补辑《魏书‧地理志》﹐功不可没。自著尚有《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等。
何秋涛,清代著名学者。福建光泽人,字愿船。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主讲保定莲池书院,代院长。喜治经史、小学,精于考据文学,边疆舆地尤所擅长。与时人张穆以学问文章相契合。鉴于北方边徼多事,中俄一带接壤历史与现状应有所考究,乃广采公私载籍有关资料,著《北徼汇编》六卷,述汉、晋至清中叶东北、蒙古、新疆沿边舆地形势,历史沿革及近世中俄关系,后复增衍图说,旁及域外地理与政治形势,成80卷,咸丰帝赐名《朔方备乘》。此书对俄属西伯利亚及中亚、东欧之地理均有考证,尤着重历代北徼用兵和清初中俄交涉之阐述。其中《辽金元北徼诸国传》、《元代北徼诸王传》、《考订元代北方疆域考》及其他诸篇,皆精审可据。其校勘学方面之重大成就,亦见于《校正元圣武亲征录》一书。《亲征录》原抄本传写讹误,脱字失句,不一而足,经其逐字逐句细校,加以是正,始为可读。著作还有《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篆隶源流》等。
中国清代地理学家。福建光泽人。字愿船。自少年时代即喜好地理学,能历数府、厅、州、县名及其四境所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刑部主事。咸丰间,擢升员外郎、懋勤殿行走。他长期关注北疆形势,始著《北徼汇编》6卷。后复详订图说,汇集蒙古、新疆、东北及早期中俄关系史料,起汉晋,迄道光,增为80卷,咸丰帝阅后赐名《朔方备乘》,学术价值甚高。又考订俞正燮《俄罗斯事辑》、魏源《海国图志》诸书讹误,辨证徐继畲《瀛环志略》疏失,用力甚勤。其友人张穆故世后,为之校订《蒙古游牧记》并付印。补辑《魏书。地理志》,功不可没。自著尚有《王会篇笺释》、《一镫精舍甲部稿》等。
猜你喜欢的书
钵池山志
《钵池山志》设山水志、建置志、古迹志、金石志、人物志、方外志6卷,附《志余》1卷。其体例堪称简洁而严谨。全志计5万多字,按照当今新编志书动辄数十百万字的格局来衡量,似嫌太简太短。然而,这对于一座附培嵝之末、胜迹十湮八九,而又前无旧志可资借鉴和甄录的小山来说,当今编志者,又有几人能有这种渊博,能字字有据地敷衍出这么长的篇幅、这么耐读的文字?前清进士、淮上著名学人田鲁渔评价道:"考其所录,虽止一编,然蒐讨之勤、征引之富、去取之严,伐木开山,厥功亦伟矣。"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论文。今人陈寅恪著。本篇前半部分略论魏晋两朝清谈之发展演变,后半部分由两晋、南北朝世奉天师道之士大夫对于儒学及佛教之不同态度,论及陶渊明之思想。著者认为,魏末与西晋即清谈之前期,老庄“自然”与周孔“名教”之异同为当时清谈主旨所在,清谈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是士大夫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完全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演变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认为陶渊明终生保持陶氏世传之天师道信仰,虽服膺儒学,却绝不受佛教影响。究其原因,乃在于他能自创一新自然说,自有其安身立命之所。其新自然说既是承袭魏晋清谈演变而来,又是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旧自然说而加以创改。它虽主张“自然”而反对“名教”,但其非“名教”之意,仅限于不与当时政治势力合作,而不似阮籍、刘伶等人之佯狂任诞;亦不似旧自然说过于看重有形的生命,唯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与大自然合为一体。渊明之思想,实为“外儒内道”。在此以前,历代论陶者,多着眼于文学的批评,而较少侧重于其思想的探讨。本篇就魏晋时代之学术思潮的广度作探讨,从清谈内容的演变与陶氏家传之信仰立论,成一家之言,别开生面。但著者把渊明之思想归结为“外儒内道”,并誉之为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有的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本文有1945年9月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所出单行本,今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
歇浦潮
长篇小说。朱瘦菊著。1916年至1921年5月在《申报》连载。主人公钱如海是一名成功的冒险家。他开设富国水火人寿保险公司发了财,还监守自盗,将存放一批假鸦片的仓库烧毁,又赚了一笔黑心财。书中还写袁世凯称帝时革命党利用租界展开秘密斗争。而袁世凯则收买革命党的叛徒,千方百计将党人引入华界,捕捉后施以极刑。作品用较多篇幅描写了这场“诱捕”与“反诱捕”的斗争。另外还写文明戏的堕落、富人家庭间的各种矛盾等。该书后又有续作《新歇浦潮》。书中以无数短篇连缀而成,擅长从姨太太群的角度来反映民国初期上海社会情状,揭露穷形极相,酣畅淋漓。该书与《广陵潮》被视为姐妹篇。
麴头陀济颠全传
清代长篇白话神魔小说,又名《麴头陀济公全传》,三十六则。康熙刊本,有图十二幅,正文半叶八行,行二十字。题“西湖香婴居士重编”, “鸳水紫髯道人详阅”, “西墅道人参定”。首康熙七年(1668)香婴居士自序。按香婴居士即王梦吉,杭州人。本书内容全同《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其不同者,本书分则,且书标题,又于书前著高宗、孝宗事,末增济公圆寂后轶闻数则。高宗、孝宗事采自《西湖二集》第二卷,文字同。
大唐纪功颂
简称《纪功颂》。在河南汜水(今荥阳西北)等慈寺。唐显庆四年(659)刻。高宗李治撰文并书,述太宗擒窦建德功业。三十五行,行七十至七十二字不等。超俊劲拔,古雅有致。额飞白书,亦矫若游龙。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又作八大摩拏罗经、大乘八大曼拏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属于八大菩萨法,内容系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曼殊师利、除盖障、地藏等八大菩萨之根本心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