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冯翼

- 姓名:孙冯翼
- 别名:字凤卿,号凤埔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奉天承德(今沈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孙冯翼,生卒年不详,清藏书家、校勘学家。一名孙彤,字凤卿,号凤埔,奉天承德(今沈阳)人。 孙星衍的侄子。以荫生官至通判、候补郎中。嘉庆四年(1799年)孙星衍与孙冯翼依《证类本草》同辑有《神农本草经》三卷。另著《禹贡地理古注》、《江宁金石待访录》、《许慎淮南子注辑本》等,又有《问经堂丛书》三十一卷。
孙冯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马来狂人
《马来狂人》,又译作《热带癫狂症患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的代表作之一,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齐名。故事描写了一个医生出于法律抑或私欲,拒绝帮一位贵妇堕胎,但后来又后悔,甚至因此而变得神经。可怜的贵妇最后死去,固执的医生誓死替她保守死亡的秘密。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心理的“惊悚剧”。
宋景濂未刻集
二卷。明宋濂(1310—1381)撰。宋濂集重刻于嘉靖中,行世甚久。此本乃清顺治十二年(1655)宋濂裔孙实颖得文征明家所藏旧稿以示金坛蒋超,超择其中今本未载者得三十八篇,编为此集,以补其遗。并以韩叔阳刻本重勘,其中跋何道夫所著《宣抚郑公墓铬》等十一篇皆今本所已载,超盖检之未审。其余二十七篇则实属佚文。推究当日之意,大概因元代功臣诸颂及志铭诸篇大抵作于元,至明不免有所讳。或以尊崇二氏,不免过当,嫌于耽溺异学而隐之。观杨士奇《东里集》、倪谦《文僖集》并用杨杰《无为集》例,凡为二氏而作者,皆别为卷帙,附缀末简,不散入各体之中。则正德、嘉靖以前士大夫之持论,可大略睹之。然古来操觚之士,如韩愈之于高闲、文畅,持论始终严谨,固其正。其余若苏、黄诸集,不入学派者勿论。至于胡寅、真德秀,皆讲学家所谓大儒,致堂、西山二集,此类正复不少。盖文章一道,随事而言,与训诂经义,排纂语录,其例小殊。宋儒尚不能拘,则濂作释、老之文,何必欲灭其迹。四库已存目。
客亭类稿
诗文词别集。宋杨冠卿著。十四卷。前六卷,四六编,表、箴、启一百余篇;卷七至卷一○,杂著编,古赋、述赞、序跋等六十余篇;卷一一至卷一三,古律编,各体诗二百三十余首;卷一四,乐府编,词三十六首。冠卿别集,诸家书目皆无著录,但有宋刊巾箱小字本传世,为《四六编》四卷,《杂著编》三卷,《古律编》二卷,《诸老先生惠答客亭书启编》一卷;前后无序跋。清修《四库全书》,馆臣据知不足斋藏宋刊巾箱本抄,又从《永乐大典》中搜辑补缀,析为十四卷。又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补辑诗四首。另有《湖北先正遗书》本,民国十二年(1923)沔阳卢氏慎始基斋据《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影印。
茅山志
三十三卷。道教经书。题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刘为嗣上清经箓四十五代宗师,号洞观微妙玄应真人,元朝人。前有元泰定元年(1324)集贤大学士光禄大夫赵世延序、泰定四年(1327)玄教大宗师吴全节序以及天历元年(1328)刘大彬叙录。据吴全节序,此书在茅山旧志的基础上前后凡二十年始成,凡十五卷,自汉晋而下及齐梁唐宋之书搜括无遗。据刘大彬叙录,此书增纂旧志历时十余年而成,凡十二篇十五卷。今《道藏》本为三十三卷,按陈国符《道藏源流考》附录一《引用传记提要》所说,因为《正统道藏》板式有定规,每卷字数不能过多,乃析为三十三卷。又依陈说,此书实即句曲外史张天雨所修,刘大彬窃取其名而已;此志详审而有条理,非通常道士所能为。卷一至四是《诰副墨》,载汉哀帝至元仁宗历代诏诰。卷五为《三神纪》,述三茅君世系和传记。卷六至七是《括神区篇》,记山、峰、洞、水和坛石桥亭。卷八《稽古篇》记茅山古迹。卷九《道山册》录张鲁古本《道德经》、《上清大洞宝经》篇目、《上清大洞宝录》篇目、众真所著经论篇目和《通志·艺文略》茅山道书目。卷十至十二为《上清品》,系茅山宗历代宗师传略。卷十三至十四《仙曹署篇》记诸仙真职署。卷十五至十六《采真游篇》记山中历代修道有成者。卷十七至十八《楼观部篇》记宫观道院。卷十九《灵植俭篇》记山中神芝奇药和名木异卉。卷二十至二十七《录金石篇》录梁代至元代的碑文。卷二十八至三十三《金薤编》录齐梁至宋元各家诗及杂著。此书为研究道教茅山宗的重要史料。收入《道藏》洞真部记传类。
会真集
会真集,原题「超然子王吉昌撰」。约成书于金元间。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主要论述内丹道法。卷一为图说,内载太极图、五行生数图、四象生八卦图等十余幅图,每图后附论说。卷二、卷三为曲集,收入曲子九十余首。卷四、卷五为词集,收入词七十余首。其图说词曲,皆以阐述太极、五行和八卦运行变化之数为主旨,以供内丹修炼者取法。对五行八卦生成合会之数,解释尤为精详。认为五行生数始于水,其数一,其色黑,乃乾元之始,八卦之宗,即金丹之本也。炼丹者呼吸升降、采炼抽添、周天运转等,皆须合于阴阳逆顺之数。又称内丹九转功成,再炼神合道而彻了本元生灭之性。其说兼融全真道与南宗张伯端之丹法。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三卷,元明本说,卷上内题天目中峯广慧禅师语录,卷中下内题天目中峯普应国师法语,附淨土诗、梅花诗、一花五叶集跋。广录见碛韩弊烦函。又称《中峰和尚杂录》。收录《中峰和尚广录》所未收的示众、法语、偈颂、头陀苦行歌、托钵歌等,卷末附日本僧人此山玄的题跋,约编成于日本明和六年(1769)。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