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

仲长统
  • 姓名:仲长统
  • 别名:名统,字公理
  • 性别:
  • 朝代:东汉
  • 出生地: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
  • 出生日期:180
  • 逝世日期:220年
  • 民族族群:
仲长统(180—220年)东汉末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姓仲长,名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少年好学,年二十余,曾游学青、徐、并、冀之间。官至尚书郎,后参丞相曹操军事。敢于直言,不矜小节,对当时外戚和宦官专权十分不满。“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后汉书·仲长统传》)。其历史观有两个有价值的见解:一是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认为政治斗争的胜负、历史发展的起伏决定于人事,而不决定于天道(指“天命”、“三统”、“五运”之类迷信)。但主张对于天文历法方面的“天道”要加以了解应用。二是关于夺权、守权、亡权的历史兴亡三步曲思想。认为各朝创业的皇帝是经过“角知”、“角力”的斗争才夺得政权的。继承者稳坐江山,安享太平。后来,“富贵生不仁,沈溺致愚疾”(同上),导致政权的危亡。然后别人又夺权、守权、亡权,“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同上)。其认识论思想在于重视人的“智”、“能”,主张言与行、名与实的统一和是非的客观性,指出:“知言而不能行谓之疾,此疾虽有天医莫能治也”。政治上主张德政教化。由于对现实愤叹而思“隐世”、“入仙”,思想趋于消沉。范晔《后汉书》把他与王充、王符合传,并称:“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

仲长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医理真传

医理真传

综合类著作。清郑寿全撰。四卷。寿全字钦安,临邛 (今属四川) 人。学医于刘止唐。认为陈修园医书颇得仲景之微,但间有略而未详者,故撰此以补陈氏之未逮。成书于同治八年(1869)。卷一首载八卦、五运六气内容,并联系人之生理、病机。次述辨证方法,包括辨阴虚阳虚、内伤外感,以及四诊、伤寒六经等内容。卷二阳虚证问答,包括论头面畏寒、畏寒与畏风之别等,凡三十一条。卷三阴虚证问答,论阴虚所致诸症凡二十九条。卷四杂问,论及血症、三消、吐蚘、关格等杂病及妇、儿、外、伤、五官诸科的有关理论并临床问题。全书从总论阴阳化生之理为始,依次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所附方解颇详。对虚证研究尤精,多有独到见解,非学验俱富不能臻此。可供研究及临床参考。有同治八年抱木山房刊本,光绪二十九年 (1903) 七星会重刊本,同治十三年 (1874) 与 《医法圆通》 合刊本等。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撰人不详。书中出现元代加封许逊尊号「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盖为元末明初净明道道书。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载净明道主礼忏科仪,首先称扬真君、志心归命三清、金阙四天帝及真君父母。其次逐条列举道教上品十戒,忏悔自身前世以来违犯十戒之罪,礼赞真君之懿行神迹。赞文提及许真君训留八宝、沉符水浒、漂竹江滨、挂冠求道、化炭为妇、全家拔宅飞升等灵异事蹟,皆出于《旌阳许真君传》。

陶朱新录

陶朱新录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南宋马纯著。马纯致仕后居越州陶朱乡,搜辑见闻著成此书,故名。一卷,有《说郛》本、 《墨海金壶》本、 《五朝小说》本等。本书记北宋至南宋初的杂事。涉于怪异之事占全书的大部分,如说汉泉井中有三鱼,刳之而不死;熊入永嘉城,后城中遭火灾,大致均得之于传闻。所录黄定《冤牛文》,为有感于时人称司马光为牛而作的寓言,写华州村民养牛,在虎欲食人时以身翼卫主人,但主人不察,反以牛为妖,归而杀之。其意为司马光忠于朝廷而不为世人理解鸣不平。此文作于绍圣党禁时,作者当时敢为司马光讲话,颇为不易。另载建炎间金人已攻入汴京,而驻守陈州的宋军尚掠取妇女, 滥杀无辜,对了解宋朝军队的腐败,也有价值。书末附有《元祐党籍碑》全文,与全书体例不合。

客杭日记

客杭日记

一卷。元郭畀撰。郭畀字天锡,号云山,京口(今江苏镇江)人。着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雪山日记》、《快雪斋集》等。《客杭日记》为雍正三年(1725)厉鹗从郭日记中辑出的一册,所记自元至大元年(1308)九月初一至次年二月初九。其中颇记请托吏胥之事,亦有一些关于古迹文物的记载,可资参考。有《知不足斋丛书》(第一集)本、《武林掌故丛编》(第五集)本、《笔记小说大观》(第六辑)本、《丛书集成初编》(文学类)本等。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诸子学略说》一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二十八药叉大将名号

二十八药叉大将名号

二十八药叉大将名号,一卷,唐不空译,日本弥伊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