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

仲长统
  • 姓名:仲长统
  • 别名:名统,字公理
  • 性别:
  • 朝代:东汉
  • 出生地: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
  • 出生日期:180
  • 逝世日期:220年
  • 民族族群:
仲长统(180—220年)东汉末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姓仲长,名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少年好学,年二十余,曾游学青、徐、并、冀之间。官至尚书郎,后参丞相曹操军事。敢于直言,不矜小节,对当时外戚和宦官专权十分不满。“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著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后汉书·仲长统传》)。其历史观有两个有价值的见解:一是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认为政治斗争的胜负、历史发展的起伏决定于人事,而不决定于天道(指“天命”、“三统”、“五运”之类迷信)。但主张对于天文历法方面的“天道”要加以了解应用。二是关于夺权、守权、亡权的历史兴亡三步曲思想。认为各朝创业的皇帝是经过“角知”、“角力”的斗争才夺得政权的。继承者稳坐江山,安享太平。后来,“富贵生不仁,沈溺致愚疾”(同上),导致政权的危亡。然后别人又夺权、守权、亡权,“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同上)。其认识论思想在于重视人的“智”、“能”,主张言与行、名与实的统一和是非的客观性,指出:“知言而不能行谓之疾,此疾虽有天医莫能治也”。政治上主张德政教化。由于对现实愤叹而思“隐世”、“入仙”,思想趋于消沉。范晔《后汉书》把他与王充、王符合传,并称:“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传论》)。

仲长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额田女王

额田女王

《额田女王》是二十世纪日本文坛巨匠、芥川奖得主井上靖创作的一部以七世纪日本宫廷为舞台、以日本传奇贵族女性为主角的长篇历史小说。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美艳绝伦的和歌女作者,她就是额田女王,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原型。这位贵族女性不仅留下了文学价值极高的十二首和歌,而且先后与大和朝廷的两位皇子有过曲折感人的恋情,两位皇子后来也都成了日本历史上有名的锐意进取的天皇。额田女王的人生经历引发后世之人无穷的遐想。

武功县重校续志

武功县重校续志

《武功县续志》 知县李绍韩修,张文熙纂,清康熙元年(1662)刊刻问世。全书分官师、人物(附选举)、艺文三卷,约四万字。编纂者在“跋”中写道:“太史公(康海)旧志,昭若日月,兹不复赘,只就后未所及见而记者,缉而续之”。这就说明本志为什么只有官师、人物、艺文而无其他内容的原因。 本志原版已不多见,现存本多为雍正十二年(1734)重刊本。重刊前十年,即雍正二年(1724),本县著名学者、80岁高龄的康吕赐,曾对原本作了校补。“凡诸未妥,类加考订、增删,期于简质可信”,并“更定”了篇目。现在流传的就是更定本。

非烟传

非烟传

《非烟传》是唐代的一部文言传奇小说。刻画了唐代女子步非烟不甘柔情空落,红杏出墙,偷恋邻家公子赵象,最终私情泄露,惨遭摧残而死的事情,虽也有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是得到人们的悲悯和叹息。

龙飞录

龙飞录

周必大撰,《龙飞录》又称《壬午龙飞录》,乃周必大所第二部日记,内容紧接《亲征录》。“龙飞”,取意《易·乾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喻帝王即位。起绍兴午岁(1162)孝宗即位,所记主要为孝宗即位初期朝政政务,但凡军事动态、边疆军情、朝野铁闻、典章制度等都有涉及,是研究这一时期政治历史的重要资料。

续日本纪

续日本纪

日本纪(しょくにほんぎ)是日本平安时代编撰的官方史书,记载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历十年(791年)之间的历史大事,菅野真道于延历十六年(797年)完成,总计四十卷。是奈良时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国史”中的第二册。《续日本纪》以日本天皇为主轴,〈上表文〉提到:“彰善瘅恶,传万叶以作鉴”意思是跟中国的《资治通鉴》一样,为帝王提供鉴戒。

礼记析疑

礼记析疑

四十六卷。清方苞撰。苞字凤九,号买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曾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康熙五十年(1711)以《南山集》案入狱。后得赦,命入值南书房。雍正时,曾任一统志馆总裁,皇清文颖馆副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以散文着称于世,为桐城派创始人。所作散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类。着有《仪礼析疑》、《方望溪文集》、《周官集注》等。是书以融汇旧说、辨诸家是非,断以己意而成。如《文王世子》,以大司成郡大司乐,辨《注疏》以《周官》大乐正为大同乐,师氏为大司成之非。在《郊特性》中断言、凡经传中言郊礼而有献荐者,皆为祭稷之事。其论至为明晰。又如论《丧服小记》“慈母与丧母不世祭”一条,以为“庶子之子立祢庙,则可以祭父之生母”;论“士不摄大夫,士摄大夫为宗子”一条,以为“大夫以公事书,而家人摄祭,则义当使亲子弟,虽无爵者可摄,无摄以宗子之义也”等,均有所见,可称礼家之一解。说解虽有武断之处,然无伤于宏旨,多有可取之处。是书亦有被当世以为不可训者,即为随意删削经文,其《父王世子》一篇所删尤甚。有《望溪全书》本、《抗希堂十六种》本,作四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