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伯子

荀伯子
  • 姓名:荀伯子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南北朝
  • 出生地:颍川颍阴(今许昌)
  • 出生日期:378年
  • 逝世日期:438年
  • 民族族群:

荀伯子(378年~438年),南朝宋大臣,史学家。颍川颍阴(今许昌)人。仕晋,为附马都尉、奉朝请、员外散骑侍郎。著作郎徐广重其才学,荐举伯子与王韶之并为佐郎,助撰晋史。入宋,任御史中丞。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谤毁,或延及祖宗,以说明自己忠直,因此为时论所贬。出补司徒左长史、东阳太守。元嘉十五年卒,时年六十一。著有《荀氏家传》叙祖上之事,今已佚。

荀伯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选

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选

费奥多尔·米哈依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对于我国广大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同为俄国文学卓越的代表作。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在群星灿烂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着十分特殊的一席。

孙宗伯集

孙宗伯集

诗文集。 明孙继皋(1550—1610)撰。十卷。继皋字以德,号柏潭,江苏无锡人。万历进士第一。官礼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论救诸谴谪言官,无所避讳。陈太后梓宫发引,神宗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灾,遂致仕去。此集约万历末成书,收入《四库全书》,清咸丰兵焚版毁,光绪间重新排印。约二十九万字。卷首有作者画像,后附徐宏基等五人赞,《四库全书》总目、明史传、行状等。共收各体文五百余篇,诗四百六十首。末有其八世孙祖绳撰《先公伯公集十卷会蒙》。继诗文雍容恬雅,风格近台阁派。有《四库全书》(题名《宗伯集》)本,光绪十六年(1892)鼎元堂本。

咸丰武定府志

咸丰武定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李熙龄修,邹恒纂。李熙龄,江西南城人,咸丰八年(1858)任武定府知府。旧志自乾隆二十四年知府赫达色修后,已过百年未有续修了。且旧志因历时既久,版章残缺不全,漫漶过半,内容漏略讹误甚多。李熙龄莅任后,恐百年文献渐至湮没,与郡人谋为重纂。令各州县官绅,分任采访之责,整理文献,网罗旧闻,取旧志为蓝本,正其舛谬,补其缺略,增以近事,再三审订,历数月而书成。《武定府志》咸丰九年(1859)刻本。全书三十八卷首一卷,志目为:星野、沿革、疆域、形胜、风俗、物产、山川、城池、公署、乡都、市镇、学校、坛壝、古迹、驿递、田赋、兵制、祥异、封建、职官(文秩、武秩)、宦迹、选举、征辟、进士、举人、副贡、拔贡、文化官、武进士、武举人、武仕官、封赠、恩荫、人物、名医、忠节、循节、循吏、孝友、儒林、文苑、武功、列女、艺文、杂记。卷首有序,凡例、辨误和图考。此志不分纲目,只列门类,唯选举、人物、艺文等门下附以细目。其虽分卷多,而编次条理,叙述清晰。对旧志中的谬讹,订正甚多。新增门类,皆加注明。可称之处是卷首有辨误一篇,考据详博,使读者不为旧志之说所混淆。然其不足之处,即艺文志所占篇幅太多,所收太冗太滥。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

中医临床医案著作。十卷。叶桂于临症时所述,由门人辑成。首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1766年华岫云又出其采辑所得,并加分类、校勘再印。清代曾多次刊刻,此后有石印本、铅印本等。1958、1959年上海卫生出版社、科技卫生出版社都曾铅印出版,迄今存版本40余种。其中内科杂病医案八卷、妇科、幼科病案各一卷。共分89门,次第罗列医案,每案先论证,言简意赅,每症之后,由华岫云邀集同行撰写一段文字,提纲挈领,探析病源。体现了叶氏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的特点。全书以病症类案。

般若心经小谈

般若心经小谈

般若心经小谈,一卷,明观衡述,出颛愚和尚语录卷十四。

定慧相资歌

定慧相资歌

在佛教的修学体系中,作为戒定慧三学之过渡环节的禅定,与般若智慧同是佛法修证过程的根本,是佛法修行实践的重要法门。永明延寿禅师秉承大乘佛教的立场,对定慧二学的理解和实践,贯穿着他一生对佛法的修证与弘扬。“五家七宗”时期的禅门,多强调慧解脱的直截方便,而忽视了定学对治散乱心的重要性。这种“一切无着,放旷任缘”的空疏禅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宗门和教下的佛法弘扬。为克服禅宗内部的弊端,协调定慧修习的关系,延寿重新在教理教行上圆融定学与慧解,主张定慧相资不可偏废。永明延寿禅师的《定慧相资歌》,也在此种时势下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