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钦

贺钦
  • 姓名:贺钦
  • 别名:字克恭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辽西义州卫(今辽宁义县)人
  • 出生日期:1437
  • 逝世日期:1510年
  • 民族族群:

贺钦(1437—1510年),明学者。字克恭,别号医闾,世称医闾先生。辽西义州卫(今辽宁义县)人。原籍浙江定海。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对政事不满辞职。后起为陕西参议,因年老母死辞官。临行前上疏言不许宦官干预政事,并推荐陈献章。曾从学于陈献章。其学不博涉,专读四书五经及小学,潜心读书杜门不出10余年,静思默想。强调反身实践,认为“事事物物各具本然实理,吾人之学不必求之高远,在主敬以收放心,勿忘勿助,循其所谓本然者而已。”(《明儒学案》)在哲学上提倡以静为本,动静分离,认为静可以独立,静者自给无欲。“静无资于动,动有资于静,凡理皆如此。如草木土石是静物,便皆自足,不资于动物;如鸟兽之类,便须食草栖木矣。故凡静者多自给,而动者多求取。故人之寡欲者,多本于安静;而躁动营营者,必多贪求也。”(《言行录》)主张天理与人事相结合,“世教不明,言天理者不知用之人事,言人事者不知本乎天理,所以一则流于粗浅,一则入于虚无。”(同上)以中庸划分善恶,认为合乎中庸才是善。“天地间本一大中至正之道,惟太过不及,遂流于恶”。(同上)强调要别善恶,不以其小而苟且,“善恶虽小,须辨别如睹黑白”。(同上)平时注重礼仪,严守行为要合乎礼,“为学须躬行,躬行须谨隐微。小小礼仪尚守不得,更说什躬行,于显处尚如此,则隐微可知矣”。(同上)晚年好读《易经》,究心象数,手不释卷。著作有《医闾集》。


“明代辽东人而被称为理学家者,唯贺钦一人而已”,贺钦是明代东北地区唯一可称大儒的文士,其《医闾先生集》也是唯一流传至今的东北文人别集。贺钦自幼好学。明中期,广宁地处边远,文教不兴,民众多将入卫学读书视为重役。但贺钦一心向学,且醉心于文艺,十八岁时学诗艺于辽阳举人邱时雍。景泰七年(1456年),贺钦乡试第二名,十年后成化二年(1466年)中进士,次年授户部给事中。在京师,贺钦结识陈献章,因钦佩其学问,遂事之以弟子礼,而受陈献章之学。成化四年,眼见朝政日非,言道无以改变政局,贺钦辞官归里,返回辽东,自此未离辽东。辞官里居后十余年间,贺钦闭门读书,潜心向学,声名日隆,慕名求学者日众,于是开始讲学授徒,为辽东培养了大批人才。

贺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曼哈顿中转站

曼哈顿中转站

1925年发表的《曼哈顿中转站》以大战前后的纽约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记者、律师、演员、水手、工会干部等人物形象。他们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意者,生活苦闷,精神空虚。作品中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人公,人物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有的只在某些事件中相遇。评论家们称它为群像小说。对于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来说,曼哈顿只是一个中转站,他们陆续来到这里,试图寻找新的生活,却发现这是一个充斥着冷酷和漠不关心的城市,因而最终只能选择离开,去往另一个地方。作者在书中描述了那些富有的政治掮客和在底层奋斗的移民,体现了人与城市间,人与人之间现代性的疏离与斗争。他的记述第一次使这些不为人知的移民进入了美国历史的范畴,使得本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中充满了乔伊斯式的意识流词汇和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而新闻报导和摄影机眼的写法也使本书别具一格。

唐阙史

唐阙史

本名《阙史》。笔记。唐高彦休(854—?)撰。二卷。彦休号参寥子。乾符进士。祖辈历仕唐朝,常听长者议论国事,留心草记,岁久所录甚繁。逢黄巢义军攻入长安,逃奔途次,旅泊江表,亡逸过半。整理编次,又删削芜杂,十存三四,故曰“阙史”。于僖宗中和四年(884)成书。原本三卷,今见上卷二十五篇,下卷二十六篇,共五十一篇,二万余字。各篇均首列标题,记唐末社会人物掌故,有则后附评议,申明作者观点。有《知不足斋丛书》《龙威秘书》《丛书集成初编》以及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诸本。原书散佚过半,故名“阙史”。书凡五十一条,所记多中晚唐人物琐事及掌故,间亦杂神鬼怪异事。

保成公径赴渑池会

保成公径赴渑池会

简名《渑池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剧写秦昭公欲夺赵国国宝和氏璧,许以十五城相交换。赵派蔺相如携璧使秦。相如至秦,知彼存诈而无诚意,遂乘深夜携璧返赵。赵成公以相如完璧归赵,升其为上大夫,廉颇妒而不平。秦又约成公在渑池相会,意在擒拿成公。成公命相如同往,廉留赵防秦来袭。渑池会上,相如以智勇使成公免受秦辱,又剑逼秦昭公护成公出关。成公因之封相如为上卿,廉妒而愈恼,遣人殴打相如。时秦军来犯,相如卧病在家,廉疑相如挟私记仇,故派副帅吕成入相府探视。相如向吕表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愿与廉失和。廉闻知后大为感动,负荆请罪。最后将相协力,大破秦兵。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以重印。今地方戏有《完璧归赵》、《将相和》等,亦演此故事。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世凯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小学诗礼

小学诗礼

《小学诗礼》是宋代陈淳撰写的蒙学课本,用五言诗体,便于学童记诵。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元魏菩提流支译。思益梵天所问经之异译。同《思益梵天所问经》。而不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