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南英

许南英
  • 姓名:许南英
  • 别名:字子蕴。号蕴白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台湾安平(今台南市)
  • 出生日期:1855
  • 逝世日期:1917
  • 民族族群:

许南英(1855—1917),字子蕴。号蕴白,一作允白。别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马书生、毘舍耶客、春江冷宦。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先人由广东揭阳移居台湾安平(今台南市)。六岁丧父,由母抚育成人。光绪四年(1878)为家庭塾师。后在其家窥园设闻樨学舍授徒讲学。三十五岁以前均以教书为业。十一年中举。十六年中进士。授兵部主事,旋辞归。二十年,应台湾巡抚唐景崧之聘为台湾通志馆协修。中日开战后,改台南采访局为团练局,使之统兵两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抗日事起,为筹防局统领。事败,赴汕头。漫游泰国、新加坡等地。两年间囊金荡尽,复被迫走上仕途。二十三年,赴京,自请开去兵部职赴广东任知县。二十三、二十四两年,帮广州周知府与番禺裴县令评阅试卷。二十五年,随潮州镇总兵赴惠阳、潮州、嘉应办理清乡事务。二十六年,委充佛山汾水税务总办。次年,署徐闻县知县。其后,调署阳春知县、阳江军民同知,兼办清乡事务。曾开办阳江习艺所、阳江师范传习所,选派留日学生。三十三年,改任三水知县。后调电白知县,未及赴任,武昌起义。回漳州,被举为革命政府民事局长。1913年任龙溪县长,旋辞职。1917年12月24日病逝于印度棉兰岛。于诗崇尚苏轼、黄庭坚。汪春源《窥园留草·序》称其诗“不尚涂饰,栩栩然自镜其元象”。著有《窥园留草》,《窥园词》附其后,收诗一○三九首,词五九首。卷首刊有《窥园先生自定年谱》、许赞堃《窥园先生诗传》。

许南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铁流

铁流

《铁流》是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创作的描写苏俄内战中库班红军千里转战经过的长篇小说。1931年由曹靖华翻译为中文,鲁迅为译本做序,称赞它是“鲜艳的铁一般的鲜花”。小说描写了真实历史事件。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一度在全俄境内普遍夺取了地方政权。但随着协约国英法美日列强开始大规模支援白军乃至直接登陆参加苏俄内战,苏维埃俄国在东、西、南、北四境迅速遭到白军与协约国干涉军的打击而大幅度撤退。1918年夏季,南俄塔曼半岛的红军——“达曼军”,主要由新罗西斯克的工人与黑海舰队革命水兵3万人组成,在四面楚歌境况下,带领被库班哥萨克富农和邓尼金与波克罗夫斯基白军残害的红军家属和革命群众2.5万人,从格连吉克出发,沿黑海海岸线南下至图阿普谢,再沿图阿普谢-阿尔马普尔铁路翻越高加索山脉,沿途突破白军包围,收容途径各地的溃散红军与革命群众,千里转战,最终与北高加索红军主力会师的事迹。反映了苏俄内战期间的阶级斗争风暴中的生死搏斗,表现了一群溃军与大批随军群众由乌合之众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的“铁流”的过程,塑造了坚定勇敢的革命领袖郭如鹤(Кожуха)的形象。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该小说首次发表于1927年。一位年过六十、富有高雅的英国寡居女人C太太,旅人们对饭店发生的风化案发起激烈的争论之后,向“我”倾诉了困扰她一生的二十四小时经历:当年,也就是她丈夫去世的第二年,四十二岁的C太太独自一人来到蒙特卡罗,空虚寂寞的她在赌馆里迷上了一位嗜赌如命的年轻人。短短的二十四个小时里,C太太对这位年轻人产生了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从一开始只是好奇那双具有无限魔力的手,到急切挽救站在死亡边缘的他,再到意乱情迷失身于他,后来疯狂到不顾一切地想要和他远走天涯。可是,C太太一厢情愿的牺牲并没有让这个年轻赌徒洗心革面,换来的却是当众的侮辱和情感的欺骗,这样的结果使得C太太之后的人生蒙上了羞愧、痛苦和自责的阴影。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轶事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作。原称《世说》,唐人改称《世说新书》,五代以后易今名。原八卷。今本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汉末迄东晋士大夫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及清谈放诞习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颂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练,意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甚大。又不少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创作素材,或被诗文引为成语典故。梁刘孝标为作注,引书达四百余种,资料价值较高。自唐以下传本甚多,尤以明嘉靖间袁氏刻本、清道光间周氏刻本、清末王先谦校订本及日本珂版影宋本称善本。今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据日本珂版影宋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王先谦校订本影印本等。

清初海强图说

清初海强图说

书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题为「台湾图说」之抄本重编、改称而成。今本篇次,首列三论,曰「天下舆地总论」、曰「天下海强总论、曰「七省海强总论」。次为图说,有「京师二东海图说、有「江南海图说」、有「浙江海图说、」有「福建海图说」、有「粤东海图说」、有「台湾图说」有「澎湖图说」;所作各图,颇为简明。至其撰作年代,观乎「台湾图说」中『今北路半线适中之处多增一县曰彰化,以分诸罗之势』云云,当知在雍正初年台湾府彰化设县之后不久。书末,今加俞正燮「癸已类稿」中嘉庆十七年作「台湾府属渡口考」一则,作为「附录」。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天师账道陵,言醮祀南斗六司延寿消灾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于汉永寿元年(155)正月十五降于成都太昊玉女修丹之所,升于玉局座告张道陵,南斗位处离宫,主司阳官,宰御火帝,北斗位处坎宫,主司阴府,宰御水源。此二斗陶魄铸魂,魂既受炼,迁转生人,能依老君教法,可洗涤众灾。

词坛丛话

词坛丛话

清陈廷焯撰。陈氏曾编选历代词作为《云韶集》,计二十五卷,三千四百三十四首,一千一百馀家。在此基础上,写成《词坛丛话》,计一百零一则,综评历代名家词作,并述《云韶集》编选大旨。其论词之发展,认为汉乐府“长短句不一,是词之祖也”。六朝“《江南》、《采莲》诸曲,去倚声不远”,经唐五代,至南宋形成高峰,以后由衰而亡,复盛于清初。他提出词中“五圣”(北宋贺铸、周邦彦,南宋姜夔,清代朱彝尊、陈维崧),称“方回词,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美成乐府,开阖动荡,独有千古”,“白石词中之仙也”。对清代词人,又以唐诗拟之,朱彝尊为李白,陈维崧为杜甫,厉鹗为韩愈。称“朱竹垞词,艳而不浮,疏而不流,工丽芊绵中而笔墨飞舞”;“陈其年词,纵横博大,海走山飞”;“樊榭词之妙,窈曲幽深,脱尽凡俗”。此书代表陈氏早年词学观点,推尊浙西词派,论词以雅正为宗,讲求格律,以朱氏《词综》为“千古词坛之圭臬”。这与《白雨斋词话》中推尊常州词派,论词主沉郁、重比兴、以张惠言《词选》为指归的见解异趣。《词坛丛话》置于《云韶集》前。此书为未刊稿本,1930年前后陈氏长子兆瑜捐赠南京国学图书馆,今存南京图书馆。屈兴国《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将此书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