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凯之

戴凯之
  • 姓名:戴凯之
  • 别名:字庆顶
  • 性别:
  • 朝代:晋末刘宋王朝
  • 出生地:武昌郡 (今湖北省武昌)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戴凯之,字庆顶,晋末刘宋王朝武昌郡 (今湖北省武昌)人。441年(宋元嘉十八年, 魏太平真君二年)宋邓琬奉命征广州, 时任南康郡(今江西省赣州市)相的戴凯之为其部将, 随邓率军出征, 戴兵败遁走, 浪迹于桂林郡、郁林郡、番禺郡(今广西、广东)诸地,沿途留心于竹类考察。回来后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竹类专著《竹谱》, 记述了61种竹子, 涉及竹类形态、分布、生长发育、竹类利用及其生产诸方面。体例以韵文为纲, 逐条注释, 备极典雅。自刘宋以来, 广为流传。历代农业书籍中, 均纂辑此书。至今仍为研究中国农林史和从事竹子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戴凯之为刘宋时代人,出身于贫寒人家。在刘宋时期,土族门阀制度森严,规定清官只能由土族高门子弟担任。戴凯之身世低微,官位不高。虽然,他会写诗作画,有真才实学,也未能受到重用,只当了一名“参军”和“南康相”,过着贫寒的生活。由于宋魏战争,刘宋皇室骨肉互相残杀,从此战争不断。身为南康相的戴凯之战败后逃走,从此过上隐居生活。他一生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后又去了交州。他沿途考察“五岭”地理位置,对我国岭南和“交州海石林”竹类进行了考察,并在广西、越南的北部地区生活了较长时间。他到过宁州,进行实地考察。晚年的戴凯之隐居在南齐时的扬州,写成了《竹谱》一书。

戴凯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里斯本之夜

里斯本之夜

《里斯本之夜》是德国小说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62年。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后。主人公约瑟夫反对德国法西斯政权,被他当纳粹冲锋队长的妻弟告密,关进集中营。获释后,他逃出德国,过着流亡生活。后来他弄到一份已故熟人的护照,冒名顶替,潜回德国把妻子海伦带出来。池们历经种种艰险,到达巴黎。大战爆发以后,夫妇二人都被关进难民拘留营,但又先后逃出来。在马赛,约瑟夫又被德国秘密警察抓住,他巧妙地打死一直追踪他的妻弟,带着妻子跑到西班牙,后来又到了葡萄牙的里斯本,准备去美国。可是这时身患癌症的海伦绝望自杀,约瑟夫取消了去美国的打算,决定参加外籍志愿兵团,与德国法西斯斗争到底。

考工记图

考工记图

戴震撰,2卷。乾隆二十一年(1756)刊行。《考工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科技著作,主要记述百工技艺之事,从先秦至宋明对此书研究不断。因该书文字奥曲艰深,所涉名物难以理解,乾嘉学派戴震以图绘形式,对此书加以释义。乾隆十一年《考工记图》初稿完成,10年后,重新修订。他吸收东汉经学家郑众与郑玄研究成果,将两人旧注加以考订补入书中;将初稿插图分刻51幅,每半页1幅,以图说作为补注。主要是对宫室、车舆、兵器、礼乐等列图说明,对古物、制度、字义等加以考证。其插图的释义富有创见,对某些名物的辨析非常精细,考证清晰、明朗;提出并解决了许多自汉唐以来对《考工记》研究不解的问题,纠正了前人的误说。此书文字内容、图像绘制都优于先前研究著作,引领清代《考工记》研究成为一门独立学问。是研究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珍贵资料。初刻本由纪昀阅微草堂刊行,曾收刻于《戴氏遗书》,又收入《皇清经解》。【图片可以下载PDF版阅读】

天工开物译注

天工开物译注

中国明代含有农业内容的科学技术专著。宋应星撰。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举人。崇祯七年(1634)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后又任福建汀州府(今福建省长汀县)推官、毫州(今安徽省亳县)知州等。明亡后弃官回乡终生不仕。《天工开物》是作者任分宜教谕时所著,初刻于1637年,但此后几乎失传,直到1929年才出现据日本所藏翻刻本的影印本,后又出了日本营生堂本的影印本及万有文库等本。60年代初中国发现原刻本后,又出了原刻本的影印本。全书共三卷,有18篇,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在农业方面,“乃粒”讲耕作栽培,“乃服”讲蚕桑,“粹精”讲米粮,“甘嗜”讲种蔗、制糖和养蜂。此外“彰施”记制植物质颜料,“膏液”记榨油,“蘖”记酿酒,也与农业有关。本书在每篇后均有多幅附图,表达具体操作情状。书中绝不引经据典,全是经作者直接观察、访问和研究所得,内容丰富充实,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火莲经

火莲经

火莲经(又名淮南王王行火莲经),一卷,汉 刘安 撰。见存《藏》外外丹书集成。

清史论丛

清史论丛

张荫麟除史学外,在哲学、伦理学、 社会学、政治学、翻译等方面都有相当涉及,其涵盖面广,概括性强,识见高明, 富于现代批判精神。其学术作品有真挚感人的热情,有促进社会福利的张荫麟自承“尝有志于近世史”,投身清史研究甚早,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曾为研究生开设“清史专题研究”等课程,研究亦颇有成绩。本书主要收入张荫麟的清史研究论著,是张氏清史论文的首次汇总出版,既包括其正式的论文,也有论学函札与史料整理,以期展现其清史研究的全貌,呈现张荫麟丰富的学术世界。另附张尔田和温廷敬的商榷之文,以供参考。

未曾有正法经

未曾有正法经

凡六卷。宋代法天译。为阿阇世王经之新译本。又作未曾有经、未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阿阇世王曾幽禁其父,欲致之死。后悔悟其弑逆之罪行,故求佛救度。佛陀乃与文殊等诸菩萨为之讲说无污、无著、无畏、无想、无愿等般若空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