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宗汉

田宗汉
  • 姓名:田宗汉
  • 别名:字云槎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汉川人
  • 出生日期:1839
  • 逝世日期:1906
  • 民族族群:

田宗汉(1839—1906),字云槎,号瀛峤,汉川人。清咸丰贡生,家有收藏万卷古书籍书楼一座,名“对古楼”,田少时读书其间。“喜轩歧医学,舆地图经,策论兵书。尤爱测算技术,怀有为乡邦澹灾拯溺”之志。幼习经史,旁通天星、地舆、兵家、医学之书。咸丰、同治(1851—1874)年间,投身军政,曾任司马。平素究心医籍,光绪九年(1883年)归里隐于医。用药精炼,治病多验。自同治九年至光绪十一年(1870—1885)年间,经反复历验,创“伏阴”说,以伏阴病乃春夏淫雨阴霾太过,阴邪伏藏孙络,至夏秋卒发。其证见先痢后呕、厥逆转筋,与先呕后痢、腹痛转筋之霍乱病不同。治当仿仲景四逆、理中、白通、吴茱萸诸汤方之法,忌猛投苦寒。著《医寄伏阴论》(一作《重订时行伏阴刍言》)二卷 (1888年)。今存《痰饮治效方》二卷(1902年)。另著《医寄温热审治》,未刊。


年未二十,投笔从戎,所经江河,留意考察,更着意于汉江利病。1858年由樊城军营返县,船过钟祥狮子口溃口处,对溃口原因实地考察,于次年2月,撰写《上请官中堂留狮子溃口不筑书》,提出治理狮子口下游水患方略。1883年,汉水决堤,汉川全境几成泽国,时田解甲归田,几次上书请求疏浚汉水,均以“集费维艰”不纳。1884年,为摸清汉水利病,以便治理水患,“裹粮带丁”,走遍汉川全境和湖北境内的汉水流域,实地测量,绘制地图。所到之处,辄访问父老,儒生和农、商,渔、樵,对水利、祥灾,深入调查考据。先后撰写《汉水源委考》、《治汉要略》、《汉川图记征实》、《湖北省汉水图说》,绘制《汉川县舆图》。《汉川县舆图》初测于1884年,后经三次复测定稿付印,前后历时11年。为湖北第一张县域平面图。《湖北汉水全图》对湖北汉水流域的城池、疆域,沿革、天度(经纬度),山镇、堤防、田赋,物产、集市,职官、兵事以及汉水利病和治水方案,作了详细记载和说明。《湖北汉水全图》定稿于1901年,始测于咸丰年间,历时40余年,为湖北最早的《汉水全图》。早在1896年,田即主持腾池河疏浚工程,设计在乌柏口修建朝天石闸的方案,创制“排壅龙”和“制沙龙”等疏河器具。“乘流排壅”,“借水制沙”,“数日之工,较挖挑两月尤多”。但十易寒暑,工未竟,田怀着“对古楼藏万卷书,乌柏口遗恨万年”的悲愤而含恨终天。疏浚之事亦随停。

田宗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耶稣手稿之谜

耶稣手稿之谜

《耶稣手稿之谜》为欧文·华莱士第8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在全世界一特别在欧美——的宗教界和非宗教界引起巨大反响的一部奇书,也是迄今为止,人们用文字形式提出并探讨基督本人和《圣经》的真实性,揭示宗教信仰和科学文明、精神寄托与物质生活矛盾关系的一部罕见的,最大胆、最深入、涉及内容广阔但却切中要害的作品。 作者为写此书,历经十年辛苦。在这十年中。他九赴西欧,阅读了478本不同年代的各种版本的《圣经》,访问了58位《圣经》专家,做了数不清的资料对比研究和实地考察,终于完成了这部煌煌巨制。 对崇尚人类文明的广大读者来说,该书从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均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启迪性——《耶稣手稿之谜》像历史上一切真正的文学作品一样,其影响是不限国界的,其价值是永恒的。

彤园三集妇人科

彤园三集妇人科

妇科学著作。6卷。清郑玉坛编撰。《郑氏彤园医书四种》之一。是书卷一为妇科总括、调经门、经闭门、崩漏门等10门;卷二为嗣育、种子、受孕、养胎、保胎5门;卷三为妊娠伤寒、妊娠感冒、妊娠中风等14个妊娠病证的辨治;卷四为胎前本病门,列述妊娠期诸病及临月调理等;卷五为生育、催生、产后3门;卷六为乳疾、前阴、瘰疬、头面、足胫5门。全编折中群言,旨归中正,辨证立言,抉摘幽隐,不托空言,多有作者创见。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原为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正一道士传授初级法箓之仪法。其中有《五种女人受要箓》,叙处女、出家女、嫁归女、寡归女、归居女等五种女人受箓之仪法。又有《下人四夷受要箓》,叙奴婢和夷狄羌戎等受箓之仪法。又叙进受「七十五将军箓」、「一百五十将军箓」等法箓后上章谢恩、奉持戒律、立功求进、忏谢罪衍等科仪章法。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是张恨水创作高峰期著名作品,展现当红女伶追求真爱却抽身不得的可悲命运。当红女伶白桂英厌倦了逢场作戏的卖艺生活,不顾母亲家人反对,毅然离开舞台。郁闷中桂英结识小公务员王玉和,顶着母亲压力与之结合,从此洗净铅华,举案齐眉。玉和不幸丢了差事谋不封出路,带桂英回了乡下老家。尽管夫妻二人小心谨慎,却仍被王家兄嫂挑剔,夫妇俩只得带着新生女儿回到北平,暂住自家。白母鄙薄嫌弃之意形于言表,令玉和委屈苦恼。桂英借故大发脾气,震慑母兄,力挺玉和,才勉强得以安稳度日。生计逼迫下桂英决定重新登台,白母喜甚,玉和忧甚。桂英重出江湖,少不得与捧角的男客们应酬,难免夫妻误会。加之白母不断挖苦讽刺,玉和终于无法忍受,离家出走,令桂英悲痛欲绝……

两宋名贤小集

两宋名贤小集

宋诗总集。三百八十卷。南宋陈思编纂,元陈世隆补辑。陈思,生卒年不详,或称陈道人,南宋末年临安商贾,曾入仕为“成忠郎缉熙殿国史实录院秘书搜访”(其《小字录》书后题衔)。编刻有《宝刻丛编》、《海棠谱》、《书苑精华》等。陈世隆字彦龙,又字彦高,钱唐人,思之从孙,顺帝至正中馆于嘉兴陶氏,殁于兵。编纂《宋诗拾遗》二十三卷。此编为北宋、南宋诗人小集之合编,始编于绍定间、前有绍定三年(1230)魏了翁《序》,谓:“予无他嗜,惟书癖不可医,临安鬻书人陈思多为予收揽散逸,叩其书颠末,辄对如响。一日以其所梓《圣宋群贤小集》见寄,且求一言。盖屡却而请不已,发而眎之,球玉琳琅,粲然在目。”至于陈思原编为多少卷,世隆增辑若干卷,今已不可知。所谓朱彝尊之《跋》所云世隆“于思所编六十馀家外,增辑百四十家,稿本散逸,曹溶复补缀之”,纯属无稽之谈。此书本以抄本流传,凡四十二册、三百八十卷,亦为“四库”馆臣所分。今人王重民言陈起曾编诸江湖诗人小集,“陈思继陈起之后继续搜辑,世隆因其家世旧藏,益以元初所出,曾勒为一编。此本虽经明、清人附益传录,其源尚出旧帙”(《中国善本书提要》)。全书所收起自杨亿,终于潘音,共收二百五十六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一百五十七家,误。)书中后部包括《江湖小集》中的绝大部分,其中也有少量与《江湖后集》所录南宋江湖诗人作品相重复。此集搜罗宏富,两宋许多小家诗作赖此以传。每家之前皆有评传,细致而详尽,可资参考。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有清顾修“读画斋”刻本。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唐义净译。补录卍十九题记。根本说一切有部所传,是现存律藏文献中最为浩繁者,也是最晚译出者,为藏传佛教徒所遵循。汉译为唐代义净翻译,藏译于吐蕃时期译出,藏译在内容上比汉译全面。1931年在吉尔吉特(今属巴基斯坦)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梵文本。传统上分为四部分,即律分别、律本事、律杂事、律上分。律分别包含比丘分别、比丘尼分别、比丘别解脱戒经、比丘尼别解脱戒经四部分。藏汉译本全,汉译为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50卷、《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20卷、《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1卷、《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