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璇

- 姓名:子璇
- 俗姓:郑。号东平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杭州钱塘(一说秀州嘉兴)人
- 出生日期:965
- 逝世日期:1038
- 民族族群:
子璇(965~1038)北宋华严宗僧。杭州钱塘(一说秀州嘉兴)人,俗姓郑。号东平,又称长水大师。九岁师事普慧寺契宗,诵楞严经。十三岁受具足戒。初从秀州洪敏学华严之教,后参谒琅琊慧觉而有所省悟,慧觉教其返故居,弘阐华严,乃住长水寺,设讲席,以华严、楞严授徒。从学徒众,几及一千。有宋一代,华严宗之再振,师居功甚伟。大中祥符六年(1013),翰林学士钱公易奏赐紫衣,署号‘长水疏主楞严大师’。着有首楞严义疏注经二十卷、首楞严经科二卷、金刚般若经纂要科一卷、大乘起信论笔削记二十卷等行世。宝元元年示寂,世寿七十四。[释门正统卷八、佛祖统记卷二十九、五灯会元卷十二、释氏稽古略卷四]
猜你喜欢的书
帝国浮沉
帝国浮沉:关于拿破仑一世的私人回忆(1802~1815),本回忆录从作者初入社会讲起,到他获知拿破仑的死讯时结束。虽然标题的时间段只是1802年至1815年,但除了重点讲述自己与拿破仑共同经历的这段时光之外,作者还通过引述时人的回忆,摘录当时的资料等方式,重现了拿破仑戎马倥偬的一生,以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由诞生到覆灭的整个历史过程。 作为第一手资料,本书提供了巨细靡遗和鲜为人知的历史记录。读者可以借此了解大革命及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及欧陆政治生态,包括拿破仑是如何赢得法国民心,建立帝国;如何四方征战,称霸欧陆;如何发展实业,稳定国内政局;如何折冲樽俎,对抗反法同盟,又是如何折戟滑铁卢,最终殒命海岛的。不仅如此,作者还以大量笔墨追忆了拿破仑的宫廷生活、家庭生活、军旅生活和私人性格,拿破仑与廷臣的关系,与妻儿的相处,与战友和士兵的情谊,其天才般的头脑和骄傲的性格,均跃然纸上。因此,除了丰富的史料价值外,本书还可以满足读者对那个时代和那个伟人的诸多好奇。
全蜀艺文志
地方诗文总集。六十四卷。明周复浚编纂。周复浚字子吁,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副都御史。周氏曾官四川按察副使,以为宋代所编《成都文类》所收未备,故重编蜀中文献,广收博采有关当地之诗文,自汉魏以降,止于明。三至二十四卷为诗,其他为文。包括风谣、楚辞、都邑、城郭、楼阁、宫苑、江山、学校、陵庙、亭馆、寺观、怀古、纪行、时序、题咏、赠送、杂赋、道释、哀挽等类,分类极为不伦。所录并非全部为蜀人作品,其他流寓在蜀如杜甫等人有关蜀地诗作也在采录之列。此编本为《四川总志》艺文之部,故明嘉靖刊本附“总志”以行,前有巡按四川监察御史谢瑜重修《四川总志》序,又有嘉靖二十一年(1542)周复浚后序,后总志散佚不传,而艺文志则独自刊刻行世。嘉靖中有两种刊本,一为大字本,一为嘉靖谭言蔼所刊小字本。另有万历间刊本,题杨慎所编,杨慎序谓此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受四川巡抚刘东阜(大谟)委托而编纂,仅用二十八日即完成,以详远略近,同时年近大老之作概不收录,有集盛行于世者(如杜甫、苏轼)百取其一。以杨氏所述体例,揆之此书亦大体相合。可知两者本为一书。因杨慎以待罪之身,故嘉靖时刊刻不便署名,至万历刊刻方恢复其编纂资格。
王九峰医案两种
①系以民国时期医家朱方依据邗江徐荫庭、入门弟子蒋宝素所录九峰医案复抄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原书恭楷笔录,字迹工整,然鲁鱼亥豕,差错衍缺,亦所在不少。按底本将内容分为正卷一、副卷一、副卷二计三部分。副卷二中附有“补遗”和“集方”。为存原貌,校注者对全书内容归类及先后次序未作变动。就书中 医案内容看,比以往任何付梓面世的王氏医案类书更丰富、更广阔。 综观王氏医案,其病机分析,深入浅出,遵经发微,脉络清晰;针对病情,一语中的;其证治方药,善用脏腑五行生克制化之机、阴阳交感相错互根互用之理,注重扶正补肾、培运中土之法,把握养生保精、怡情悦性之则,堪称诊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之高手。 本书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民国抄本整理。②系由门人辈集临证方案整理而成,此后医家互相抄阅,散布流传。而公开发表者,就我们所知,最早见于公元1927年,是在上海中医学会发行的《中医杂志》上分期刊出(共49个病症),由余继鸿介绍;至1928年沪上医家秦伯未氏,在辑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即据余氏介绍医案,摘选部分充入其中(共41个病症)。嗣后越八年,于1936年江苏镇江王氏后裔王硕如重又编纂出版,书名《九峰医案》,系铅印本,原书病症分类未详列,前有焦易堂序文。
妇人规
妇产科著作。明张介宾撰。二卷。介宾有《类经》 已著录,此为其妇科部分。张氏认为妇人诸病本于男子无异,而其异者,惟经水胎产之属。乃将妇科病证分类论述,于明天启四年(1624)撰成此书。约四万八千字。有妇科总论及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梦遗、乳病类、子嗣、瘕类、前阴等九类。类下赅病,每病多择取诸家之精要,详述辨证施治之法,后附效验之方,书中分类明晰,辨证清楚,治法井然,多以温补为主,立论多有独到之处,颇为后世医家所重。有明刊本,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瀛海贾棠刻本,一九八四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后岳峙楼刊本影印精装本。
太上洞玄灵宝飞仙度人经法
太上洞玄灵宝飞仙度人经法,原题「高明大使神功妙济真君许旌阳释」。据考此书应出于元代西山净明道道士,乃许真君降授。据编首目录,此书原本五卷,分为三篇四十一章。即〈叙微〉篇十章,〈叙经〉篇二十八章,〈释例〉篇三章。今《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收入是书五卷,另有《飞仙度人经法释例》一卷,其卷数篇次已与原本不合。〈叙经〉、〈叙微〉二篇有经有注,其经文多抄录《灵宝度人经》,注文则源出南宋《上清灵宝大法》。〈释例〉篇通释前两篇体例。是书所叙道法,大抵以灵宝派符箓咒术为主,内丹法则受南宗影响,惟忠孝净明之说为净明道道士独创。
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
经名:太上三皇宝齐神仙上录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载三皇斋仪及信物制作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黄帝述三皇斋法与醮仪。述三皇八帝、合上元香珠法、作香玄腴法、作云水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