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辟之

- 姓名:王辟之
- 别名:字圣涂
- 性别:男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宋青州(今山东淄博一带)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辟之,北宋时期大臣。《宋史·艺文志》写作王关之,《东观集》、《文献通考》皆为王辟。字圣涂,宋青州(今山东淄博一带)人。约宋神宗元丰中(1082)前后在世。学识渊博雅正,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中进士,然后到各地做官。哲宗绍圣时退居到青州、渑水边。常与贤士大夫宴游。游宴时所闻之事都加以记录,久而得笔记三百余篇,辑成《渑水燕谈录》十卷(《文献通考》、《稗海》都有载,《知不足斋丛书》本中述录较为完整。)该书卷首有作者的自序,说回到渑(sheng绳)水旧居,与田夫樵叟闲燕而谈说,即取此意为其书名。书中叙述了北宋哲宗绍圣以前的轶闻、杂事,其中描写了文臣于富弼、韩琦、司马光、范仲淹、欧阳修、田锡和武将曹彬、王德用等事迹,较有文采,同时又不失事实真相。如卷二中,说欧阳修出使辽时,辽主挑选有学问的贵臣陪宴,表示对欧的敬重,还有描写契丹很怕武将王德用,常叫王德用名来唬吓小儿。书中编次按帝德、谠论、名臣、知人、杂录、谈谑等分为17门,内容范围涉及较广泛。还记有官制、贡举、谈歌咏、书画等内容,史料丰富,很有参考价值。
王辟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茗柯文编
文别集。清张惠言著。九卷。凡《茗柯文初编》一卷,《二编》上、下二卷,《三编》一卷,《四编》一卷,《补编》上、下二卷,《外编》上、下二卷。此集凡六编,一至三编为作者自定,四编为董士锡辑,补编、外编为高澍然辑,外编二卷多属代笔。初编,二编成于嘉庆五年(1800),三编成于嘉庆六年。约十五万字。收文、赋凡百二十一篇。本书收入其经学论著以外之全部古文、词赋。作者始攻骈体文,后致力于古文。与恽敬同为古文中阳湖派创始人,反对当时统治词坛的“浙江词派”无病呻吟和单纯咏物之风。《送左仲甫序》、《吏难》等文章,深刻揭露社会黑暗,抨击科举制度,指斥封建官吏贪酷害民。《书山东河工事》可谓代表作,描写河工痛苦生活,并对嘉庆间农民起义有某些客观反映。笔力纵恣,语言流畅,修洁质朴,并富有文采。所作赋,状物切体,寓情于景,文笔恢宏清丽。此编对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风俗人情均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嘉庆十四年刊阮元序本(无补编、外编),道光三年(1823)杨绍文刻《受经堂汇稿》本,《四部备要》本,载五卷,附词一卷。一九八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黄立新校点《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本,最详备。
唐宋传奇集
唐宋传奇小说选集。鲁迅于1927年编成,北新书局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重印,以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校勘最精,并有校勘记附于书后,最为通用。全书分8卷,前5卷为唐代传奇,第6卷为传奇小说的作者和时代存疑,第7、8两卷为宋代传奇。计收唐宋两代单篇作品45篇(其中有3篇又各分上下)。唐代传奇,自有《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全唐文》等总集出现,得以大量保存和流传;宋代传奇,也由《太平广记》、《青琐高议》、《夷坚志》等书收编不少;加之明清时期如《说海》、《古今逸史》、《唐人说荟》等汇编之书繁出,这两代的传奇小说流传面相当广,影响力相当大。但是由于明清以后书贾牟利,往往为欺骗读者,不惜将作品改头换面,削头斫足,妄制篇目,改题撰人,因而使唐宋传奇小说作品大失原貌。鲁迅对中国文学遗产十分重视,特发意匡正,斥伪反本,继辑录自汉至隋的文言小说成《古小说钩沉》之后,又据《文苑英华》、《太平广记》、《青琐高议》等著作,精选了唐宋两代传奇作品中脍炙人口的篇章45种,详加校订,黜除明清人所辑丛刊之伪欺,并于书末附《稗边小缀》1卷,对各篇的作者、版本等都作了考证说明,成为一部可以凭信的唐宋传奇小说选本,收到了使读者“稍减考索之劳,而得玩绎之乐”(本书“序例”)的效果。其中《离魂记》、《枕中记》、《柳毅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李娃传》、《长恨歌传》、《莺莺传》、《飞烟传》、《虬髯客传》等唐人作品,《开河记》、《迷楼记》、《流红记》、《李师师外传》等宋人作品,都因本书而更加受到世人的重视。本书是研治中国小说史、阅读和欣赏唐宋传奇小说精华的重要的甚至是必备的著作。
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由邓中夏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时在苏联写成,1930年在苏联出版。本打算写30章,因回国参加革命斗争而未能全部完成,实际上写了13章,即从第4章《原始的职工运动》至第16章《省港大罢工》。叙述了中国职工运动主要是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到大革命为止的中国革命职工运动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状况,工人阶级的重大斗争,工人群众的组织情况都有详尽的论述,提供了许多具体斗争史料,并对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特别是共产党对于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的领导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经验。如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及其斗争策略,党在领导工人运动时同其他政治派别的关系和斗争,党与工会的关系等。这本书已成为中国职工运动的宝贵文献,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宝贵文献。
燕山夜话
杂文集。作者马南邨(邓拓)。作者在1961年至1962年应《北京晚报》之约,开设了杂文专栏——《燕山夜话》。作者说:“燕山,是北京的一条山脉;夜话,是夜晚谈心的意思。”邓拓先后共发表了近150篇杂文,形式自由,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伦理、文学、艺术,以及工、农、医、史、地等等,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十年动乱中,《燕山夜话》被诬为“大毒草”,作者被迫害致死。1979年,北京出版社再版此书,由邓拓夫人丁一岚写了前言,补充了1963年编印时未收入的《陈绛和王耿的案件》、《鸽子就叫鸽子》、《今年的春节》3篇文章。知识性强,内容博杂。古今中外,无所不谈,被人称之为“小百科全书”。所收杂文针对性强,面对现实,评论时政。如《事事关心》,启发人们,“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爱护劳动力的学说》针对“大跃进”的狂热指出“爱护劳动力是发展生产、使国家富强的重大措施之一”,对头脑发热、好大喜功,无视群众疾苦的人进行了有力的针砭。《说大话的故事》讽刺了说大话、吹牛皮的空谈家。《一个鸡蛋的家当》影射了当时不从实际出发,以空想代替现实的主观主义者。此集杂文,绝大部分在一千字以内,深入浅出,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平易近人。美中不足是,有些文章纯客观谈知识,类似读书笔记。
赵太祖三下南唐
《赵太祖三下南唐》,又名《侠义奇女传》,叙演赵太祖赵匡胤平定南唐的故事。书凡八卷五十三回,作者题“好古主人撰”,生平不详。今有咸丰八年(1858年)初刻本。小说仿照旧时英雄传奇杂糅神魔怪异的故套,人妖并存,情节离奇,荒诞怪异,亦属神怪小说。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三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又名《清朝文献通考》。其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完全一致,分为二十六考,有“田赋考”十二卷,“钱币考”六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五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六卷,“土贡考”一卷,“国用考”八卷,“选举考”十六卷,“学校考”十四卷,“职官考”十四卷,“郊社考”十四卷,“群祀考”二卷,“宗庙考”十二卷,“群庙考”六卷,“王礼考”三十卷,“乐考”二十四卷,“兵考” 十六卷,“刑考”十六卷,“经籍考”二十八卷,“帝系考”七卷,“封建考”十卷,“象纬考”十二卷,“物异考”一卷,“舆地考”十四卷,“四裔考”八卷。卷首并有“凡例”十六则。是书所记始于清开国时的天命之年 (1616),止于乾隆五十年(1785),是一部记载清前期社会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书。其内容较《清朝通典》更详细,分类更细致,使用也方便。其细目较《续文献通考》略有增删,如田赋考增加了八旗田制,钱币考增加了银色银直及回部普儿,户口考增加了八旗壮丁,土贡考增加了外藩,学校考增加了八旗官学,封建考增加了蒙古王公等,市籴考则删除了均输和买和籴,选举考删除了童子科,兵考删除了车战等,这些根据清代制度的变化而所做的修改,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当然与清代乾隆时所修的其它“几通”一样,书中也多有重复、混乱之处。是书原为《续文献通考》的一部分,其编修始于乾隆十二年 (1747),乾隆二十六年才提出另编是书,故名《清朝文献通考》,以示区别。是书目前通行的本子也是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清朝文献通考》影印精装二册。